題匾圖
乾隆五十八年石韞玉題的《書林》老匾額。 | |
乾隆五十八年石韞玉題的〈翰墨〉匾額。 |
人物生平
石韞玉生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一年,卒于宣宗道光十七年,年八十二歲。年十八,補(bǔ)吳縣舉博士弟子員。乾隆五十五年(1790)中一甲一名進(jìn)士,授翰林院修撰。五十七年,任福建鄉(xiāng)試正考官。旋視學(xué)湖南。歷官四川重慶府知府,山東按察使。因事被劾革職,念舊勞賞編修。乃引疾歸,主講蘇州紫陽書院二十余年。嘗修《蘇州府志》,為世所重。韞玉未第時,見淫詞小說及一切得罪名教之書,輒拉雜燒之。家置一庫,名曰孽海,收毀幾萬卷。一日閱《四朝聞見錄》,有劾朱文公疏,忽拍案大怒,亟脫婦臂上釧質(zhì)錢五十千,遍搜東南坊肆,得三百四十余部,盡付一炬。
嘉慶十年(1805),《浮生六記》的作者沈復(fù)始為其幕僚。
個人作品
韞玉著有《獨(dú)學(xué)廬詩文集》《晚香樓集》《花韻庵詩余》及《花間九奏樂府》。《花間九奏》共含九個短劇,為《伏生授經(jīng)》《羅敷采!贰短胰~渡江》《桃源漁父》《梅妃作賦》《樂天開閣》《賈島祭詩》《琴操參禪》及《對山救友》皆為純粹之文人劇。清嘉慶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公歷4月23日),清代大詩人、石韞玉進(jìn)士同年摯友張問陶(船山)病逝于蘇州,石韞玉于嘉慶二十年(1815)十月編成《船山詩草》20卷及《船山詩草選》,刊行吳中。石韞玉《刻〈船山詩草〉成書后》云:“文園遺稿嘆叢殘,手為刪存次第刊。名世半千知己少,寓言十九解人難。留侯慕道辭官早,賈島能詩當(dāng)佛看。料理一編親告奠,百年心事此時完!贝┰缴乐颜x,令人感動萬分!
《清代稿鈔本》中收錄有其《竹堂文類》鈔本。
藏書介紹
清文學(xué)家、藏書家。字執(zhí)如,號琢堂,晚稱竹堂居士、獨(dú)學(xué)老人。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進(jìn)士,授翰林院編修。后任福建鄉(xiāng)試正考官,旋即視學(xué)湖南,官四川重慶府知府、山東按察使、布政使。鎮(zhèn)壓白蓮教起義,獻(xiàn)堅壁清野法,對起義軍威脅頗大。遂升為山東按察使。后因事被革職,引疾歸。主講蘇州紫陽書院20余年。修《蘇州府志》為世推重。喜藏書,但收書范圍頗為激進(jìn),見淫書、小書及一切與朝綱不符之書即燒。閱《四朝聞見錄》中有劾朱熹之語,忽拍案大怒,又集資5萬元,遍搜東南書坊、書肆,得書340余部,凡有詆語之書,盡付一炬。家有書庫名為“孽海”,傳收欽定經(jīng)典及儒家之書,至4萬余卷。在京師建有藏書樓“獨(dú)學(xué)廬”,由成親王題寫匾額,又有“五柳園”、“花韻庵”、“晚香樓”、“凌波閣”等,嘉慶十七年(1812)在蘇州建有藏書樓3間,樓座東向西,取其朝暮有日色入樓中,而無朽蠹之患,名為“獨(dú)學(xué)廬”。編撰《凌波閣藏書目錄》和《獨(dú)學(xué)樓題跋》,前者分類為10大類,著錄家藏1 200余種,后者是其金石碑刻和書畫題跋。藏書印有“平江石氏圖書”、“吳中石氏凌波閣藏書”、“石韞玉印”、“琢堂校藏”、“凌波閣藏書印”、“觀我生”等。著有《獨(dú)學(xué)樓詩文集》《晚香樓集》《花間九奏樂府》《花韻庵詩余》《竹堂類稿》等。
主要功績
《船山詩草》,清嘉慶二十年(1815)石韞玉刻本。十冊,半頁十行二十字,白口,左右雙邊,單魚尾。題“翰林院檢討臣張問陶恭撰”。卷首有遂寧靈泉寺釋道嶸乾隆五十七年(1792)序、船山嘉慶十三年(1808)自序。書后有石韞玉嘉慶二十年(1815)《刻船山詩草成書后》。張問陶(1764—1814),清代著名詩人,有“青蓮再世”的評價,系石韞玉同年摯友。張問陶于嘉慶十六年(1811)辭官,漫游吳越,后僑寓蘇州虎丘,嘉慶十九年(1814)病逝于蘇州。張問陶逝世后,石韞玉將其所撰《船山詩草》二十卷刊刻于吳中。石韞玉《刻船山詩草成書后》云:“文園遺稿嘆叢殘,手為刪存次第刊。名世半千知己少,寓言十九解人難。留侯慕道辭官蚤,賈島能詩當(dāng)佛看。料理一編親告奠,百年心事此時完!贝阶髟娭餍造`,與袁枚、蔣士銓齊名。袁枚《答張船山太史書》云:“詩人洪稚存太史,曠代逸才,目無余子,而屢次來信頌執(zhí)事之才為長安第一!薄洞饛埓教芳膽鸭捶缕潴w》云:“忽然洪太史,夸我得奇士。西川張船山,槃槃大才子!笨梢姶疆(dāng)時影響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