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桑卻丹
羅布桑卻丹生于公元1875年(光緒六年),清末內(nèi)蒙古卓索圖盟喀喇沁左旗人,他自小聰明好學,利用農(nóng)家閑暇時間,或求師或門務學通了蒙古語文。
公元1890年,羅布桑卻丹被指派為旗佐領章京。公元1894年,他又被指派到哲里木盟各旗普查由喀喇沁左旗遷往他鄉(xiāng)的從員及戶口。這個工作他整整進行了3年時間。3年間,他深深地體驗到蒙古族勞動人民身受層層剝削,過著極度艱難的生活,同時也了解到當時社會的狀況和蒙古族社會生活的變遷。為其后來撰寫《蒙古風俗鑒》這部巨著提供了最原始的資料。羅布桑卻丹極力主張普及文化知識,并希望以此來拯救蒙古民族的命運。
公元1898年,羅布桑卻丹想到拉薩去學習。但由經(jīng)費不足,便留在北京雍和宮拜師學習蒙、滿、漢、藏4種語言文字。公元1902年冬,羅布桑卻丹參加清朝宮廷翻譯考試,曾獲"四種語言固師"的稱號。同年,羅衍桑卻丹借駐北京蒙古王公府的機會,遞交了一份"廣譯各種書丈,普及蒙地文化"的建議書。并為此東奔西走,花掉了一千多兩個人積蓄的銀子,但沒有收到任何結(jié)果。
羅布桑卻丹非常熱愛家鄉(xiāng),公元1903年,他聽說東北地區(qū)發(fā)生了日俄戰(zhàn)爭后,便從北京返回家鄉(xiāng),為蒙古族地區(qū)和喇嘛寺廟等不遭受戰(zhàn)火的洗劫而四處奔波。
公元1906年,羅布桑卻丹應學部邀請,任北京"滿蒙高等學 堂"的蒙文教師。
公元1907年11月,羅布桑卻丹又應邀東渡日本。執(zhí)教于東京"外因語學堂"。羅在日本生活、工作的4年間,接受了西方新文化思潮的影響。原先利用普及文化來拯救民族命運的決心變得更加堅定了。于是,羅布桑卻丹回國后,又一次呈文,重申自己的主張?墒撬慕ㄗh如泥牛入海,沒有任何回音。
回國后
羅布桑卻丹回國后,在北京繼續(xù)任教。在封建保守的國度里,他的主張雖然找不到知音,甚至幾遭劫難,但他始終矢志不移。到了公元1914年,他調(diào)到奉天南滿鐵路辦事處后,又找到奉天巡捕張元和哲盟各旗的頭面人物,建議改良草場,改進畜牧方法,提高民族經(jīng)濟。這項建議一開始得到了有關各方面的大力贊同,但后來,由于羅布桑卻丹本人受到嫌疑,建議隨之中止。作品
羅布桑布丹一生坎坎坷坷。但他利用4年時間編纂而成的《蒙古風俗鑒》,卻為人們留下了永恒的紀念。
《蒙古風俗鑒》,成書于公元1918年,是一部內(nèi)容豐富的百科全書式的蒙文著作!睹晒棚L俗鑒》共10冊,凡60章,計約20余萬字。其內(nèi)容包羅極廣,從蒙古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和物產(chǎn)以及風俗民情,到蒙古族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情況,無不分門別類,一一加以詳述。這部書對于了解和研究蒙古族風俗習慣的發(fā)展變化情況是十分難得的,也是現(xiàn)今蒙古學研究不可多得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