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梁成富

    梁成富

      梁成富(?──1865)廣西郁林人。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麾下大將。屢建戰(zhàn)功,參加金田起義。后隸陳玉成部。1860年,為則天義。次年冬封啟王。1865年6月城陷受傷被俘,不屈犧牲。


    概況

      梁成富(?──1865)太平天國將領(lǐng),啟王。

      廣西郁林人。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麾下大將。參加金田起義。后隸陳玉成部。1860年,為則天義。次年冬封啟王。1862年1、2月間,與陳得才、賴文光、藍成春等軍遠征西北,從廬州渡淮河,進河南,后入陜西。5月,攻西安。聞廬州危急,撤圍東返河南,營救陳玉成未果。旋下湖北,擬東援天京,為清兵所阻,北走河南。復(fù)奉命往西北擴軍,經(jīng)湖北鄖陽等地入陜。1863年2月,取紫陽,后攻漢陰。10月,占漢中、城固。次年春,率部出陜回援天京,至湖北鄖西,遇阻,徘徊于鄂、陜間的漫川關(guān)、米糧川等地。后見勢不能東下,返陜西,自鎮(zhèn)安,孝義占尹家衛(wèi),攻西安、鄠縣,奪幸攵皿屋,越過秦嶺,至洋縣,再行西撤,由略陽轉(zhuǎn)戰(zhàn)甘肅邊境。9月,克階州。1865年6月城陷受傷被俘,不屈犧牲。

    基本介紹

      姓名:梁成富

      性別 :男

      民族 :漢族

    梁成富

      籍貫:廣西郁林(今玉林)

      出生年月: ?年

      逝世日期:1865年06月26日

      梁成富,廣西郁林(今玉林縣)人,太平天國義軍將領(lǐng)。他屢建戰(zhàn)功,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升為太平天國啟王。太平天國晚期,中原戰(zhàn)場失利,梁成富為保存兵力,遂進入敵軍薄弱之地,由陜?nèi)敫手钡蛛A州(今武都) 。

    生平事跡

      1851年 參加金田起義,后隸英王陳玉成部。

      1860年 以功封則天義。

      1862年 封為啟王,銜號為“殿前南方統(tǒng)帥天軍,頂天扶朝綱,啟王寧千歲”。是年2月,與陳得才、賴文光、藍成春等四王率軍遠征西北,從廬州渡淮河,進河南,入陜西。

      5月,攻西安。聞廬州危急,撤圍還師河南,謀救陳玉成未果。旋進入鄂東,為清兵所阻,北走河南。

      10月,奉忠王李秀成之命遠征西北擴軍,經(jīng)湖北勛陽(今勛縣)入陜南。

      1863年2月,取紫陽,后攻漢陰。10月,占領(lǐng)漢中、城固。次年春,率中路軍回援天京,由石泉、漢陰、興安而出勛陽。

      5月在河南與清軍交戰(zhàn),失利,遂走淅川,旋入湖北,由勛西經(jīng)漫川關(guān)再入陜西。

      6月自鎮(zhèn)安、孝義(今柞水)出大路口,占領(lǐng)尹家衛(wèi)(今引駕回),進逼西安、縣(今戶縣),奪(今周至)。

      8月率部從南走,至洋縣擬南渡入川被阻,即西走城固。

      9月1日攻占陜西略陽、進入甘肅。

      9月18日攻克甘肅階州城(今武都),擊斃知州沈鳳才等。清四川總督駱秉章、新任甘肅按察使林之望、陜西湘果軍總兵肖慶高率三路人馬前來鎮(zhèn)壓,階州城被圍,他率  孤軍英勇奮戰(zhàn),堅守階州城達九個月之久,不斷殺傷敵人。

    1865年 6月6日,階州城陷,他傷重被俘。6月26日,在成都英勇就義。

    太平天國運動

    概述

       太平天國(1851年—1864年)是清朝后期,由洪秀全(稱號“天王”)建立的政權(quán)。1851年洪秀全領(lǐng)導(dǎo)金田起義。1851年成立太平天國,1853年建都天京(今南京),曾占領(lǐng)長江中下游地區(qū),至1864年天京陷落止,存在14年。太平軍在全盛時期的兵力超過100萬人(包括女兵10余萬人),實力雄厚,但天京變亂后,由盛轉(zhuǎn)衰。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國滅亡。太平天國運動動搖了清朝的統(tǒng)治,對中國近代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運動簡介

      太平天國,是在滿清統(tǒng)治后期的一次最為轟轟烈烈的農(nóng)民起義,最終被清朝聯(lián)合列強鎮(zhèn)壓下去,但是其余部仍進行了斗爭。太平天國前期所到之處都實現(xiàn)了男女平等,廢除裹腳等惡習(xí),女子的地位得以和男子同等,是近代中國民主的開端。西方的一些見聞記中,都稱當(dāng)時中國最為俊美及威武的男子只有在太平天國才能看到。馬克思認為太平天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具有共產(chǎn)主義性質(zhì)的政權(quán),曾稱太平天國為“中華共和國”。

    疆域版圖

      太平天國的疆域最廣闊之時曾占有中國半壁江山 ,其勢力發(fā)展到18個省,太平天國實際控制的區(qū)域發(fā)展到23個府州,總共面積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

    爆發(fā)原因

      1、西方列強侵略中國,激化了階級矛盾

      2、清王朝的腐朽統(tǒng)治和沉重剝削(根本原因)

      3、連年不斷的自然災(zāi)害(直接原因)

      4、西方宗教的影響

    發(fā)展歷程

    前期發(fā)展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與表親馮云山、族弟洪仁恿悍ⅰ度笆懶佳浴分形∧承┗澆桃,后来自行洗礼,并栽忋东花县薁畹A(chǔ)鞍萆系勱獺薄?/p>

      1844年,洪秀全和馮云山到廣西傳教。

      1847年,洪秀全和洪仁焦闃莞婷攔濫轄嘔崠淌柯扌⑷啊妒ゾ罰蛺樾閎翟渭約菏巧系鄣畝櫻扌⑷芫┫礎(chǔ):樾閎肟闃?biāo)|胤倒鬮鞴鵪劍敕朐粕交岷稀?月,洪秀全與馮云山一起制定“十款天條”。

      1848年春天,拜上帝會的領(lǐng)導(dǎo)人之——馮云山被地方團練逮捕,送往廣西桂平知縣衙門囚禁。洪秀全前往廣州欲以“傳教自由”為由,找上層關(guān)系營救。后馮云山被信徒集資賄賂桂平知縣,而得到釋放。

      1849年,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韋昌輝、石達開結(jié)為異姓兄弟,并稱東、西、南、北、翼五王。

      1850年9月初,洪秀全發(fā)布總動員令,會眾立即到金田團營編伍,達兩萬人。同年11月太平軍在蓉村江木橋伏擊清軍成功。農(nóng)歷十二月,他們在金田村內(nèi)的韋氏大宗祠,舉行拜上帝儀式,并宣布國號為太平天國。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會眾萬人在金田村“恭祝萬壽”起義,是為金田起義。洪秀全稱天王,建立“太平天國”。同年3月23日,洪秀全封楊秀清為“左輔正軍師”、蕭朝貴為“右弼正軍師”、馮云山為“前導(dǎo)副軍師”、韋昌輝為“后護又副軍師”。同年秋季,太平軍占廣西永安州(今蒙山縣)。12月在永安封五王,其他四王皆歸東王楊秀清節(jié)制。南王馮云山制訂了太平天國初期的官制、禮制和軍制,又創(chuàng)造了一套獨特歷法,在太平天國內(nèi)使用,并且實行公有財產(chǎn)制。

      因太平天國首義發(fā)生在廣西,故有大量壯族人民參加了太平天國起義,西王蕭朝貴, 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他的母親是壯族人),北伐主將林鳳祥、李開芳等等,皆為壯族人。太平天國第一位烈士、后被追封為嘏王的盧六以及后封的慕王譚紹光、贊王蒙得恩皆為壯人。盧六是太平天國起義前的洪秀全、馮云山最得力的助手,為發(fā)動太平天國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摘自黃現(xiàn)璠撰《太平天國革命中的壯族子弟》1852年(咸豐二年)4月5日,太平軍自永安突圍,5月19日離開廣西進入湖南省,5月太平軍路經(jīng)全州時,馮云山被清軍炮火擊中,6月傷重死亡。8月21日蕭朝貴、石達開攻長沙(太平天國第一場硬仗),9月12日蕭朝貴在攻城時戰(zhàn)死。太平軍攻長沙近三個月仍未能成功,撤圍北上。

      1853年1月太平軍攻克武昌,人數(shù)增至五十萬,此后太平軍進展較快,直至正式建國。

    北伐西征

    天朝天京城

      1853年3月太平軍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在此,隨即展開北伐及西征。

      1853年5月洪秀全派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等率2萬多太平軍將士北伐。北伐軍雖然一度進至天津附近,因孤軍深入,后援不繼,最終在1855年全軍覆沒。但北伐軍廣大將士英勇奮戰(zhàn),震撼清朝心臟地區(qū),牽制大量清兵,客觀上對太平軍西征起到了支持作用。

      與此同時,洪秀全派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賴漢英等率戰(zhàn)船千余艘,兵員兩三萬人,自天京溯江而上西征。西征軍的進展比較順利,先后攻下安慶、九江、武昌等地。1853年秋,翼王石達開奉命出鎮(zhèn)安慶,節(jié)制西征。1854年西征軍在湖南遭遇新建立的湘軍抵抗,湘軍反攻至九江附近。1855年初,石達開大破湘軍,復(fù)陷武昌。

      1856年3月,石達開在江西樟樹大敗湘軍,至此,湘軍統(tǒng)帥曾國藩所在的南昌城已經(jīng)陷入太平軍的四面合圍,對外聯(lián)絡(luò)全被切斷,可惜石達開適于此時被調(diào)回天京參加解圍戰(zhàn),令曾國藩免遭滅頂之災(zāi),未能給湘軍以殲滅性打擊,軍事上潛伏著巨大隱患。5月石達開與秦日剛會師天京,參加天京解圍戰(zhàn),大破清軍江南大營,解除了清軍對天京三年的包圍,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

    天京事變

      太平天國前期,軍政大事由軍師負責(zé),洪秀全退居幕后少理朝政,大權(quán)落在東王楊秀清手上。

      1856年(咸豐六年)6月,太平軍攻破清軍向榮的江南大營,解天京三年之圍。向榮在8月9日死后,其死訊不久便傳入天京,東王楊秀清見當(dāng)時太平天國形勢大好,另有圖謀,假裝“天父下凡”迫天王封他為“萬歲”。

      韋昌輝在9月1日到天京,與秦日綱在夜間入城,2日凌晨突襲東王府,楊秀清及其家人被殺,東王部屬、他們的家人及其他軍民共2萬多人亦被殺,史稱“天京事變”。

      翼王石達開抵達天京后,責(zé)備韋昌輝濫殺,二人不歡而散,石達開當(dāng)夜逃出城外,韋昌輝其后盡殺翼王府中家屬。

      石達開從安慶起兵,聲討韋昌輝,此時在天京以外的太平軍大多支持石達開。洪秀全為平眾怒,11月2日將韋昌輝處死,不久又處死秦日綱和陳承瑢!疤炀┦录笔翘教靽墒⒍サ霓D(zhuǎn)折點。

    石達開遠征

      天京事變后,石達開奉詔回京,被軍民尊為“義王”,合朝同舉“提理政務(wù)”。他不計私怨,追擊屠殺責(zé)任時只懲首惡,不咎部屬,連北王親族都得到保護和重用,人心迅速安定下來。在石達開的部署下,太平軍穩(wěn)守要隘,伺機反攻,陳玉成、李秀成、楊輔清、石鎮(zhèn)吉等后起之秀開始走上一線,獨當(dāng)一面,內(nèi)訌造成的被動局面逐漸得到扭轉(zhuǎn)。但天王見石達開深得人心,心生疑忌,對石達開百般牽制,甚至意圖加害。為了避免再次爆發(fā)內(nèi)訌,石達開不得已于1857年5月避禍離京,前往安慶。

      1857年9月,天王迫于形勢的惡化遣使請石達開回京,石達開上奏天王,表示無意回京,但會調(diào)陳玉成、李秀成、韋俊等將領(lǐng)回援,并以“通軍主將”身份繼續(xù)為天國作戰(zhàn)。此后,石達開前往江西救援被困的臨江、吉安,擁戴他的安徽太平軍將領(lǐng)大都留守安徽。因沒有水師,無法渡過贛江,救援行動失敗,石達開又于次年進軍浙江,并聯(lián)合國宗楊輔清進軍福建,欲開辟浙閩根據(jù)地,與天京根據(jù)地連成一體。

      浙江是江浙皖清軍的主要餉源,為阻止石達開攻浙,清廷急調(diào)各路兵馬增援,最終不得不命丁憂在籍的曾國藩重任湘軍統(tǒng)帥,領(lǐng)兵入浙。太平軍在浙江取得許多勝利,但江西建昌、撫州失守后,入浙部隊失去了后方,協(xié)同作戰(zhàn)的楊輔清又在被天王封為“木天義”后從福建撤軍,為免四面受敵,石達開決定放棄攻浙,撤往福建,后又轉(zhuǎn)戰(zhàn)到江西。石達開建立浙閩根據(jù)地的努力雖因內(nèi)外矛盾以失敗告終,卻牽制了大量清軍,為太平軍取得浦口大捷、二破江北大營、三河大捷等勝利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是年冬,石達開經(jīng)與部將會商,決定進攻湖南,取上游之勢,再下趨湖北,配合安徽太平軍作戰(zhàn),并伺機分兵入川。1859年春,石達開自江西起兵入湘,發(fā)動 “寶慶會戰(zhàn)”。彼時湘軍正計劃分兵三路進攻安慶,聞石達開長驅(qū)直入湖南腹地,軍心全線動搖,只得因勢利導(dǎo),全力援湘。面對湘軍的重兵馳援,石達開孤軍作戰(zhàn),未能攻克寶慶,被迫退入廣西休整。

      1861年9月,石達開自桂南北上,于1862年初經(jīng)湖北入川,自此,為北渡長江,奪取成都,建立四川根據(jù)地,石達開轉(zhuǎn)戰(zhàn)川黔滇三省,先后四進四川,終于1863年4月兵不血刃渡過金沙江,突破長江防線。5月,太平軍到達大渡河,對岸尚無清軍,石達開下令多備船筏,次日渡河,但當(dāng)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漲,無法行船。三日后,清軍陸續(xù)趕到布防,太平軍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漲水所阻,多次搶渡不成,糧草用盡,陷入絕境。為求建立“生擒石達開”的“奇功”,四川總督駱秉章遣使勸降,石達開決心舍命以全三軍,經(jīng)雙方談判,由太平軍自行遣散四千人,這些人大多得以逃生。剩余兩千人保留武器,隨石達開進入清營,石達開被押往成都后,兩千將士全部戰(zhàn)死。

      1863年6月27日,石達開在成都公堂受審,慷慨陳詞,令主審官崇實理屈詞窮,無言以對,而后從容就義,臨刑之際,神色怡然,身受凌遲酷刑,至死默然無聲,觀者無不動容,嘆為“奇男子”。石達開受刑時,被割一百多刀,他從始至終默然無聲。石達開的凜然正氣和堅強意志使清軍官兵感到震驚,四川布政使劉蓉說他“梟桀堅強之氣溢于顏面,而詞句不卑不亢,不作搖尾乞憐語。臨刑之際,神色怡然,是丑類之最悍者。”

    后期戰(zhàn)爭

      天京事變起于1856年7月。在西線,這年11月,武昌、漢陽就因為糧盡援絕被迫撤退,曾國藩湘軍水陸師立即長驅(qū)直入,兵臨九江城下。在東線,清江南大營卷土重來,于1857年6月,攻陷江蘇句容,11月,攻陷鎮(zhèn)江,12月,就兵臨天京,寬掘長濠,堅筑高壘,連營百余里,四面合圍。到1858年3月,石達開放棄百戰(zhàn)經(jīng)營的江西,4月,九江失陷,西線湘軍就進攻廬州和安慶。

      太平天國的領(lǐng)導(dǎo)者為擺脫這種困境,把長江北岸清朝統(tǒng)治區(qū)內(nèi),因年荒糧盡的廣大饑民編為軍隊,補充實力受到嚴重損失的太平軍。又積極聯(lián)絡(luò)在淮河流域起義的捻軍,封捻軍首領(lǐng)張樂行為征北主將,爭取捻軍在太平天國的旗幟下共同戰(zhàn)斗。

      當(dāng)時擺在太平天國面前的首要任務(wù),是解救天京的圍困。太平軍采取攻勢防御,計劃在西擊敗湘軍,保住安慶,控制安徽;在東線消滅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在陳玉成和李秀成的指揮下,1858年8月,先發(fā)動浦口戰(zhàn)役,攻破江北大營,打通天京北岸的交通。10月,揮軍西上在廬州三河鎮(zhèn)殲滅湘軍最精銳的李續(xù)賓部。由于取得了這兩役決定性的勝利,才扭轉(zhuǎn)了天京事變后瀕臨覆亡的形勢,粉碎了清軍攻取天京的企圖,從而穩(wěn)定了太平天國后半期的戰(zhàn)局。

      1859年12月22日,浦口江邊營壘、隘卡盡被江南大營攻陷,第二天,保衛(wèi)天京興北岸及水上交通的九洑洲要塞又失陷,天京再被合圍。1860年2月,太平天國定計先以輕兵襲破江南大營的餉源杭州,迫使江南大營調(diào)動精兵去救,然后迅速回師,在安徽建平集中大軍,3月26日,一戰(zhàn)而粉碎了江南大營,天京解圍。 天京既解圍,太平天國又制定了先東進、后西上的戰(zhàn)略。于是乘勝東進,1860年4月16日克常州。23日克蘇州。5月初六克浙江嘉興。于是以蘇州為省會建立起蘇福省,建設(shè)成天京的東南屏障和物資供應(yīng)基地。這是太平天國後期取得輝煌勝利的一年。

      太平天國建都天京,地在長江下游,要保衛(wèi)天京,必須虎踞上游武昌、九江、安慶三重鎮(zhèn)。自天京事變后,武昌先失,九江繼陷,天京最后一道屏障只有安慶。太平天國守得住安慶,在軍事上可以阻擋湘軍東下進攻天京,在政治上可以保衛(wèi)基層政權(quán)最鞏固的安徽地區(qū),在經(jīng)濟上可以保衛(wèi)江南、江北產(chǎn)糧區(qū)的生產(chǎn),使天京得到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yīng)。安徽那時的戰(zhàn)略地位,關(guān)系到太平天國的存亡。所以,東征告一段落,西上的戰(zhàn)斗任務(wù)即緊接上了日程。西上的目標(biāo),是上取湖北,在戰(zhàn)略上是力爭上游,取得勝利,以粉碎湘軍對安慶的圍攻。

      1860年冬,太平天國以英王陳玉成統(tǒng)北路軍,從皖北進蘄、黃,以李秀成統(tǒng)南路軍,從皖南進江西,會師武昌,合取湖北。北路軍于1861年二月,攻克湖北黃州,時武昌空虛,聞太平軍將到,城中已發(fā)生混亂,唾手可得。那時候,英國海軍提督何伯(J.Hope)帶船隊到漢口,出來干涉,陳玉成有了顧慮,他把進攻武昌的軍隊,改向麻城、德安一帶進軍。到了3月,又把精兵調(diào)回下游去救安慶。南路軍也于1861年4月底進入湖北,克復(fù)了大冶、鄂城、通城、通山、興郭、咸寧、嘉魚、蒲圻等州縣,再進則武昌動搖,敵人也要被迫撤退安慶的圍師。而李秀成卻從湖北退兵,經(jīng)江西入取浙江。曾國藩后來說如果當(dāng)日北路軍于3月攻取武昌,或南路軍于6月兵臨武昌城下,他圍攻安慶的軍隊就必定要撤走?墒牵愑癯、李秀成都竟功虧一籌,沒有進行到底,遂致良謀碩算,付之東流。1861年7月26日,安慶被湘軍攻陷。從此湘軍以安慶為大本營,【踞上游之勢,建瓴而下】,向天京進攻。南路軍于8月入浙,雖收復(fù)浙江,卻彌補不了安慶的失陷。北路軍于安慶失陷後,退駐廬州,旋向西北遠征,陳玉成孤軍留在廬州,1862年4月,突圍到壽州,被苗沛霖誘俘,后被殺。長江以北,失了這一支大軍的支持,保衛(wèi)天京便困難了。

      當(dāng)1860年夏克復(fù)蘇州、嘉興后,太平軍即向上海進軍,擊敗了由華爾指揮的洋槍隊,7月,因嘉興方面戰(zhàn)事告急,便撤退。

      1862年,曾國藩開始實施三路進攻太平天國的計劃,他一面派李鴻章率領(lǐng)新成立的淮軍乘趕到安慶迎接的英商輪船去上海,一面派曾國荃率領(lǐng)湘軍從安慶出動向天京進犯,同時,又派左宗棠率領(lǐng)湘軍從衢州進攻浙江。

      1862年春,太平軍在太倉州、嘉定、南翔、奉賢、青浦、寶山一路掃蕩助清政府的英、法軍隊,并將其包圍在嘉定城。而曾國荃的湘軍卻正在這個時候,進犯到了天京,洪秀全一日下三道詔令,把進攻上海的大軍撤退回救天京。

      大軍回到蘇福省,開了兩次軍事會議,集議全局,向天王奏陳湘軍有水師運輸彈藥物資,難與爭鋒,建議將蘇福省糧食軍火運回天京,廣為積貯,用固守以制敵策,使敵頓兵堅城,待兩年后,師老力疲,形見勢絀,然后一舉把它消滅。洪秀全不從,嚴命立即遵詔,并把在浙江湯溪前線抗擊左宗棠湘軍進犯的侍王李世賢軍隊也調(diào)回天京作戰(zhàn)。九月,東線大軍西上,進攻駐扎雨花臺的湘軍,但終因后勤運輸困難,軍隊【未帶冬衣】【兵又無糧】,猛攻四十六天而不下。由于蘇、浙大軍西調(diào)回天京作戰(zhàn),清軍在外國侵略者的幫助下乘機在東線向太平天國發(fā)動瘋狂的進攻。在江蘇方面,先由美國洋槍隊首領(lǐng)華爾帶領(lǐng),華爾被擊斃后,由英國軍官戈登帶領(lǐng)的常勝軍協(xié)助李鴻章淮軍以上海為基地,向蘇州進攻。在浙江方面,以英國海軍總兵呟樂德克組織的常安軍、定勝軍,法國海軍參將勒伯勒東、寧波稅務(wù)司法國人日意格組織的常捷軍協(xié)助左宗棠湘軍向浙江進攻。這樣,太平天國就陷于兩面作戰(zhàn)的泥坑之中。

      攻打湘軍營壘不下,10月,天王洪秀全采用進北攻進戰(zhàn)略,命李秀成率大軍渡江,向上游進攻,迫使曾國藩撤退進犯天京的湘軍以救上游。又命李世賢率軍攻金柱關(guān),通寧國、太平糧道,以接濟天京。李世賢力戰(zhàn)皖南,沒有奏功,而湯溪於1863年正月失陷,浙東金華、紹興等地全部被迫撤退。李秀成率領(lǐng)的大軍進到皖北,給饑餓所困,死喪了幾萬人,從六安州狼狽歸。五月回到天京,而淮軍已攻陷太倉州、昆山,進逼蘇州。

      8月,左宗棠部湘軍攻陷浙江富陽,進逼杭州。10月,蘇州失陷。這時,天京已不可能再守。

    運動失敗

      天京已不可能再守,當(dāng)時太平天國唯一的救亡良策,只有放棄天京,取道皖南,入江西,繞湖北,與攻克陜西漢中的西北遠征軍會合,踞西北,以圖中原。蘇州失守后,李秀成就回京奏請洪秀全執(zhí)行這個救亡戰(zhàn)略。洪秀全斷然拒絕,硬要死守天京。

      1864年正月,天京被包圍。在去年11月,洪秀全就特命干王洪仁鼉┑降ぱ簟⒊V蕁⒑蕕鵲厝ゴ弒馕。各处军队彝悷翁Y付疾揮γ6煬┱庋蟮某淺刂渙粢煌蛉朔朗,也还灾R繃浮?月,杭州失守。這時候,蘇、浙兩省從城池撤出的軍隊都因缺乏糧食,不可能在當(dāng)?shù)乩^續(xù)作戰(zhàn),3月下旬,奉詔急救天京的西北遠征軍從陜西趕回到皖北邊境,也因蘇、皖地區(qū)遍地餓荒,被迫停留,無法抵達天京。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多日以野草充饑后病逝,幼天王洪天貴福繼位。7月天京失守,李秀成帶領(lǐng)幼天王突圍,混亂中失散,于同月22日在江寧方山被俘,親書供狀數(shù)萬字后,于8月7日被曾國藩所殺。10月幼天王洪天貴福在江西石城荒山山洞被搜俘,11月18日在南昌被凌遲處死。

      長江以南的太平軍余部譚體元部隊在1866年初于廣東梅縣被肅清,江北的太平軍賴文光部投入捻軍,于1865年殺清軍名將僧格林沁,繼續(xù)對抗清軍直至1868年。

      東捻軍于1868年1月5日在揚州東北瓦窯鋪覆滅,西捻軍于同年8月16日在山東茌平徒駭河被李鴻章消滅。

      最后一支使用太平天國年號的殘余捻軍袁大魁部于1869年在陜北保安被左宗棠消滅。

      1874年太平天國亡國十年后,楊輔清自美國易容潛返回福州加入綠營發(fā)展組織,遭到閩浙總督發(fā)現(xiàn)逮捕殉難,證實確有為數(shù)不詳太平軍涌入太平洋部份島嶼。

    TAGS: 清朝 歷史 將領(lǐng) 太平天國
    名人推薦
    • 吉文元
      吉文元(?-1854) 太平天國將領(lǐng)。廣西人。早年參加拜上帝會。金田起義后,歷任侍衛(wèi)、將軍、指揮、春官副丞相。1853年奉命與林鳳祥、李開芳率軍北伐。...
    • 磯崎新
      磯崎新,日本后現(xiàn)代主義建筑設(shè)計師。設(shè)計過一系列的大型建筑物,如筑波市政中心(1979~1983)、日本兵庫西脅市的圖形設(shè)計博物館(1986年)、紐約布魯克...
    • 陳承瑢
      陳承瑢,廣西藤縣人,以御車為業(yè),年約三十多歲,短小精悍,識字不多,而有權(quán)謀。金田起義,與秦日綱、林鳳祥、李開芳、李開明、羅大綱等同任將領(lǐng)。...
    • 馬清運
      馬清運,美國建筑師協(xié)會會員,設(shè)計總監(jiān)。1965年生于陜西省西安市,1988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xué)建筑系,并獲建筑工程學(xué)士學(xué)位。次年赴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
    • 黃玉昆
      黃玉昆(1917—1997),江西興國瀲江瑤崗腦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nóng)紅軍。1935年由團轉(zhuǎn)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沈陽軍區(qū)...
    • 藍成春
      藍成春,廣西人,參加金田起義。太平天國乙榮五年間,授殿左十五檢點,守安徽合肥縣派河驛一帶。丙辰六年,升春官又副丞相,鎮(zhèn)守合肥三河要塞。后...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