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1982年,畢業(yè)于江西師范學院(江西師范大學)化學系。
1982年-1985年7月,在江西撫州師范學院任化學教師。
1985年,考取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生。
1988年,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2年,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2年-1993年,在韓國國立釜山大學做博士后研究。
1994年7月,被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聘為副研究員。
1997年1月,聘任為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
1994年2月,任上海硅酸鹽所所長助理。
1998年2月,任上海硅酸鹽所所長。
1999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
2000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秘書長,黨組成員。
2004年1月-2015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
研究領域
施爾畏長期從事人工晶體生長和理論研究,參加了人工彩色水晶研制及工業(yè)化生產(chǎn),對人工水晶缺陷、生長工藝條件和材料性能的關(guān)系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提出雙摻雜及相應的色心模型。在韓國進行博士后工作期間,開展了水熱法制備鈣鈦礦型鐵點薄膜研究。
回國后,施爾畏主要開展了水熱法鈦酸鋇、氧化鋯、氧化鋁、鍺酸鉍、氧化鈦、氧化鋅、尖晶石、氧化鋁-氧化鋯復合物等晶粒制備研究,特別是熱液條件與晶粒結(jié)構(gòu)、粒度、生長形態(tài)、物相、缺陷等之間關(guān)系的研究,首次提出水熱法制備粉體體系中存在著兩類聚集生長的概念;主要從事晶體生長形態(tài)學研究和高溫半導體材料制備研究工作。
施爾畏從生長基元模型出發(fā),通過數(shù)學建模,系統(tǒng)闡述了晶體結(jié)構(gòu)、生長物理化學條件與晶體生長形態(tài)內(nèi)在關(guān)系,為晶體生長和性能優(yōu)化提供理論支持,并提出了計算晶體學的思想。
職務任免
2015年10月,國務院發(fā)布任免國家工作人員通知,免去施爾畏的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