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張美云

    張美云(藝術家)

      姓名:唐美云   性別:女   生日:1964年7月14日   星座:臣蟹座   身高:163 cm   籍貫:臺灣臺南   職業(yè):歌仔戲演員、影視劇演員、教學等   現(xiàn)任:唐美云歌仔戲團團長、導演、藝術總監(jiān)、制作人   國立...

    基本資料

      姓名:唐美云
      性別:女
      生日:1964年7月14日
      星座:臣蟹座
      身高:163 cm
      籍貫:臺灣臺南
      職業(yè):歌仔戲演員、影視劇演員、教學等
      現(xiàn)任:唐美云歌仔戲團團長、導演、藝術總監(jiān)、制作人
      國立復興劇校歌仔戲科科主任
      榮譽:1996年獲頒臺北市「優(yōu)秀青年獎」
      1998年當選第十七屆全國十大女青年
      傳記:2005年9月《胭脂紅─唐美云的美麗與哀愁》(陳艷秋/著,知識領航出版)
      2007年9月《看歌仔人生戲》唐美云歌仔戲團十年紀實(唐美云歌仔戲團出版)

    個人簡介

      唐美云(1964年7月14日),臺灣歌仔戲名伶,精擅生角與三花,曾擔綱河洛歌仔戲團當家小生,1998年創(chuàng)立唐美云歌仔戲團,致力于新編歌仔戲劇目,大膽嘗試不同的表演形式。其演藝事業(yè)擴展至電視連續(xù)劇、電影等領域,曾獲臺灣金鐘獎最佳連續(xù)劇女主角獎。
      唐美云出身歌仔戲世家,父親蔣武童,外號「青番仔狗」,本名森田一郎,原為日治時期在臺日人森田氏之子,父母托付與蔣臭、蔣吳琴夫婦扶養(yǎng),后因森田夫婦船難,蔣武童遂留于臺灣臺南。蔣武童十四歲拜師學藝,投入歌仔戲表演,二十出頭傳出名號,逐漸建立起「戲狀元」的稱譽。唐美云系從母姓,母親唐冰森,藝名「唐艷秋」,出身于「紫云社」,專攻小生,于「紫云社」中嫁與蔣武童。蔣武童夫妻婚后自組「寶安歌劇團」,1970年代正值臺灣歌仔戲沒落,撐持艱難。唐美云本無意投入歌仔戲表演,然而受限于環(huán)境,自國中輟學,逐漸加入家中劇團幫忙。1981年隨臺灣歌仔戲界組團前往東南亞表演,于菲律賓馬尼拉受當?shù)啬瞎軕驇煾道钕槭笇А;嘏_灣后,正式學戲,接受蔣武童訓練,鉆研文武生角,師從母親唐冰森、文場弦手柯水木學習唱腔。后來更拜海光劇校張慧川為師,學習京劇身段。并于歌仔戲唱腔有其獨特表現(xiàn),尤其擅長雜念調、都馬調,而有「雜念仔云」稱號。
      唐美云早期參加母親所辦「秀枝歌劇團」,而后參與別人劇團,主要在外臺表演,同時也在1980年左右開始跨入電視歌仔戲演出。1989年參加「全國歌仔戲精英聯(lián)演」以《鐵膽柔情雁南飛》首次登上國家戲劇院舞臺,又于1991年以同劇代表「一心歌劇團」獲得地方戲劇比賽最佳小生獎。1991年受「河洛歌仔戲團」網(wǎng)羅為當家小生,在河洛期間演出多部膾炙人口的好戲。1993年代表「秀枝歌劇團」以《千里送京娘》再次蟬連最佳小生獎。前后約九年,唐美云在藝壇奠立地位。1994年開始擔任國立復興劇校歌仔戲科專任老師,1998年出任科主任,致力于歌仔戲的推廣教學和薪傳工作。
      唐美云對歌仔戲始終懷有美麗夢想,希望將歌仔戲提升到西洋歌劇的水準,憑借著對傳統(tǒng)藝術的摯愛及為了實現(xiàn)父親薪傳的心愿,1998年創(chuàng)立了唐美云歌仔戲團,以每年推出年度大戲的方式,嘗試不同的表演形式!赋袀鹘y(tǒng)、創(chuàng)新局」是劇團的理念,「特色化」、「國際化」是劇團努力的目標。希望借由戲曲之美,來啟發(fā)觀眾的興趣、吸引更多同好,透過更多層次的視野及激蕩,奠定歌仔戲為「臺灣歌劇」的地位,將歌仔戲推廣至臺灣各地,進而發(fā)揚到海外華人地區(qū)、推向國際殿堂。

    唐美云歌仔戲團作品

      1998年 唐美云歌仔戲團《歡喜父子情》
      1999年3月 唐美云歌仔戲團《梨園天神》
      2000年8月 唐美云歌仔戲團《龍鳳情緣》
      2001年10月 唐美云歌仔戲團《榮華富貴》
      2002年10月 唐美云歌仔戲團《添燈記》 入圍2003年第38屆金鐘獎
      2003年9月 唐美云歌仔戲團《大漠胭脂》入圍2004年第39屆金鐘獎
      2004年9月 唐美云歌仔戲團《無情游》入圍2005年第40屆金鐘獎
      2005年9月 唐美云歌仔戲團《人間盜》入圍2006年第41屆金鐘獎
      2006年4月 唐美云歌仔戲團《梨園天神─桂郎君》榮獲2007年第42屆金鐘獎(傳統(tǒng)戲劇類節(jié)目獎)
      2006年9月 唐美云歌仔戲團《金水橋畔》
      2007年9月 唐美云歌仔戲團《錯魂記》
      2008年6月 唐美云歌仔戲團《黃虎印》
      2008年10月 唐美云歌仔戲團《蝶谷殘夢》

    河洛歌仔戲演出

      1991年3月 河洛歌仔戲團《曲判記》
      1992年2月 河洛歌仔戲團《天鵝宴》榮獲1993年金鐘獎
      1992年6月 河洛歌仔戲團《殺豬狀元》
      1993年6月 河洛歌仔戲團《皇帝u2027秀才u2027乞食》榮獲1995年金鐘獎
      1994年5月 河洛歌仔戲團《鳳凰蛋》
      1994年10月 河洛歌仔戲團《浮沉沙帽》榮獲1997年金鐘獎
      1995年2月 河洛歌仔戲團《御匾》
      1996年11月 河洛歌仔戲團《欽差大臣》榮獲1999年金鐘獎及1998年金鹿獎
      1997年3月 河洛歌仔戲團《命運不是天注定》
      河洛歌仔戲團 電視歌仔戲《梅玉配》、《闖堂救婿》

    電視歌仔戲演出

      1985年 臺視 楊麗花歌仔戲《韓信》—劉邦
      1985年 華視 李如麟歌仔戲《龍鳳姻緣》
      1986年 華視 李如麟歌仔戲《洛陽橋》
      1986年 華視 李如麟歌仔戲《煙雨花樓》
      1987年 華視 李如麟歌仔戲《琴韻簫聲》
      1987年 華視 李如麟歌仔戲《仙侶奇緣》—楊思文
      1987年 華視 李如麟歌仔戲《十二生肖》—歐陽文都
      1987年 歌仔戲《千里姻緣路》—林建雄
      1988年 歌仔戲《一見情》—林仲翔
      1988年 華視 李如麟歌仔戲《斷情劍》—顧世輝
      1989年 華視 李如麟歌仔戲《鐵膽英豪》—白修文
      1990年 中視 黃香蓮歌仔戲《綠珠樓》─孫秀
      1990年 華視 葉青歌仔戲 《孔明三氣周瑜》─孫權
      1991年 華視 葉青歌仔戲 《秋江煙云》─盛金龍
      1991年 中視 黃香蓮歌仔戲《羅通掃北》─左云山
      1992年 中視 黃香蓮歌仔戲《大唐風云錄》─李元吉
      1992年 華視 葉青歌仔戲 《玉樓春》─徐弦
      1994年 華視 葉青歌仔戲 《伍子胥過昭關》—柳展雄
      1994年 公視 舞臺歌仔戲《斷機教子》—秦雪梅
      1994年 公視 舞臺歌仔戲《唐伯虎點秋香》—唐伯虎
      1994年 公視 舞臺歌仔戲《吳漢殺妻》—吳漢
      歌仔戲《大劈棺》─田云
      歌仔戲《喬太守亂點鴛鴦譜》—裴政
      歌仔戲《棒打薄情郎》—莫稽
      歌仔戲《狀元更夫元帥妻》—余鸞瑛

    廟口歌仔戲演出

      廟口歌仔戲《三娘教子》—薛子奇
      廟口歌仔戲《錢秀才占鳳凰儔》—錢青
      廟口歌仔戲《搶子婿》—李玉
      廟口歌仔戲《蟾蜍佳偶》—鳳來儀
      廟口歌仔戲《六顆夜明珠》—劉子彰
      廟口歌仔戲《金米銀蝦》—杜子美
      廟口歌仔戲《周公斗法桃花女》—周公
      廟口歌仔戲《恨青天》—張進安
      廟口歌仔戲《包公、土地公、城隍公》—連明樹
      廟口歌仔戲《一粒金丹》—陳伯陽
      廟口歌仔戲《天倫淚》—張千庭
      廟口歌仔戲《紅塵捆鎖》─岳秋升
      廟口歌仔戲《狀元錯中錯》─歐俊生
      廟口歌仔戲《巡按夫人》)—狄少武
      廟口歌仔戲《圓桂情史》—吳三桂
      廟口歌仔戲《金魁星》—王贊
      廟口歌仔戲《灶君真嘸閑》—羅文俊
      廟口歌仔戲《玉珠串》—柳青
      廟口歌仔戲《珠聯(lián)璧合》—裴度
      廟口歌仔戲《蔡松坡與小鳳仙》─蔡松坡
      廟口歌仔戲《芳草蓁蓁》—趙敬天
      廟口歌仔戲《求賑記》—陳登軻
      廟口歌仔戲《生死鴛鴦鐵捕頭》─冷云秋
      廟口歌仔戲《沉江疑云》—周秉年
      廟口歌仔戲《三出陽關》—子龍
      廟口歌仔戲《少年神算》─蕭玉郎
      廟口歌仔戲《梅妃遺事》—唐玄宗
      廟口歌仔戲《飛鷹傳奇鳳吟夢》─葉展宏
      廟口歌仔戲《冰海奇緣》─云少卿
      廟口歌仔戲《破鏡有情天》—林豪達
      廟口歌仔戲《銅雀煙云》─曹子建
      廟口歌仔戲《月夜迷》—王尚文
      廟口歌仔戲《羅帕姻緣》— 李士敬
      廟口歌仔戲《異國鴛鴦恨》—完顏飛
      廟口歌仔戲《俠女英雄傳》—薛武文
      廟口歌仔戲《白賊皇帝》—陳明寬
      廟口歌仔戲《活捉王魁》—王魁
      廟口歌仔戲《花田錯》—汴磯
      廟口歌仔戲《親與仇》—譚秋云
      大廟口歌仔戲《狀元及第》—王玉林

    電視劇演出

      2000年 東森電視臺《北港香爐》─ 榮獲2001年金鐘獎最佳女主角獎
      2001年 臺視《望鄉(xiāng)》
      2002年 臺視《臺灣英雄》
      2003年 臺視《臺灣百合》
      2007年 大愛《牽手天涯》
      2008年 民視《娘家》
      大愛《心靈好手》

    舞臺劇演出

      劇場:綠光劇團《人間條件》1--客串演出
      劇場:綠光劇團《人間條件》2--客串演出

    電影演出

      1997年 《一只鳥仔哮啾啾》
      2008年 《一八九五》(客串)

    其她演出

      公視人生劇展:《媽媽帶你去旅行》
      公視人生劇展:《素蘭要出嫁》
      公視人生劇展:《夏天的芒果冰》(客串)
      公視人生劇展:《為什么要對你掉眼淚》(客串)

    相關網(wǎng)站

      唐美云歌仔戲團:http://www.meiyunt.org.tw/
      唐美云歌仔戲團留言板:http://www.meiyunt.org.tw/guestbook.asp
      唐美云歌仔戲團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meiyunt (需網(wǎng)絡代理服務)

    星路歷程

      1989年
      參加「全國歌仔戲菁英聯(lián)演」,在國家戲劇院演出《鐵膽柔情雁南飛》。
      1990年
      臺北市戲劇季,在社教館公演《丹心救主》;錄制公共電視「包羅萬象歌仔調」;隨明華園參加北京亞運藝術節(jié),演出《濟公活佛》;國家戲劇院演出《琴劍恨》;實驗劇場之歌仔戲講座,示范演出《虹霓關》。
      1991年
      以《鐵膽柔情雁南飛》獲北區(qū)地方戲劇比賽最佳小生獎,受聘為河洛歌子戲團當家小生,在國家劇院主演首出精致歌子戲《曲判記》。
      1992年
      在國家戲劇院演出《天鵝宴》,參加文建會主辦之「戲劇列車」巡演,并赴美國紐約公演。
      1993年
      以《趙匡胤送京娘》破例蟬聯(lián)地方戲劇比賽最佳小生獎;主演之《天鵝宴》獲地方戲曲類「金鐘獎」;《皇帝u2027秀才u2027乞食》在臺北市社教館首演。
      1994年
      獲聘為國立復興劇校歌仔戲科專任教師;為公共電視錄制《唐伯虎點秋香》、《斷機教子》、《吳漢殺妻》;國家劇院公演《浮沉沙帽》。
      1995年
      主演之《皇帝u2027秀才u2027乞食》蟬聯(lián)地方戲曲類「金鐘獎」;河洛《御匾》在社教館首演;參加復興劇校歌仔戲科師生聯(lián)演《什細記》;參加「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及「臺灣光復50藝術聯(lián)演」;擔任力霸有聯(lián)電視臺「歌仔戲擂臺秀」評審。
      1996年
      獲頒臺北市「優(yōu)秀青年獎」;先後隨河洛赴巴西、歐洲、美國公演《曲判記》、《浮沉紗帽》;《欽差大臣》在臺北市社教館首演。
      1997年
      主演之《浮沉紗帽》三度榮獲地方戲曲類「金鐘獎」;在臺北市社教館首演《命運不是天注定》;主演之電影《一只鳥仔哮啾啾》入圍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受聘為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歌仔戲社創(chuàng)社指導老師。
      1998年
      擔任制作人,促成臺灣第一套歌仔戲曲調CD「玉樓聲漱歌仔戲曲調選集」的錄制發(fā)行;協(xié)辦新光三越百貨公司之【劇場設計博覽會】,推廣歌仔戲卡拉OK;續(xù)聘為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歌仔戲社第二屆指導老師;受邀至世新大學演講,介紹歌仔戲曲的奧妙。八月 榮升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歌仔戲科主任,并組「唐美云歌仔戲團」,擔任團長。
      1998年11月
      當選第十七屆全國十大女青年。
      1998年12月
      擔任87年臺灣區(qū)地方戲劇比賽北區(qū)決賽評審委員;參加國立灣師范大學歌仔戲社主辦的下午茶講座活動,分享學戲及成長過程,把歌仔戲種子帶到校園。
      1999年3月
      推出劇團創(chuàng)團大戲《梨園天神》;應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之邀參與《大家來學歌仔戲》光碟錄制;熱心參與公益活動,并成為宜蘭〈中途之家─慈懷園〉榮譽委員;擔任電影《沙河悲歌》語言及歌仔戲之指導;應薪傳歌仔戲團之邀,參與《陳三五娘》教學錄影帶拍攝。
      1999年4月
      應新聞局電影處邀請,擔任國片輔導金評審委員。
      2000年1月
      應財團法人慶美園文教基金會之邀,演出《龍鳳情緣》。
      2000年2月
      應采風樂坊之邀,參加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族音樂中心籌備處假臺北捷運中和線南勢角站廣場舉辦的「新春慶和樂」,現(xiàn)場演唱「吟詩作對歌仔調」。
      2000年3月
      擔任民視「電視大擂臺─發(fā)掘新人」評審,受邀靜宜大學文學院演講─唐美云之演藝生涯,受邀為安徽黃梅戲劇團《秋千架》劇評學者之一,開辦「唐美云歌仔戲團第一期唱腔身段推廣研習營」。
      2000年4月
      應南山人壽股份有限公司之邀,講演─從戲劇人生到真實人生。
      2000年5月
      參與佛教慈濟基金會「九二一希望工程」義賣園游會;受邀為「臺北縣弘揚孝道促進會第一屆和睦家庭孝道楷模表揚大會」與潘麗麗聯(lián)袂演出《唐伯虎戲秋香》,「天祿社區(qū)發(fā)展協(xié)會」社區(qū)推廣演講,擔任「兩性平等教育」國中社團戲劇比賽評審,代表劇團偕同許秀年小姐赴新加坡演出《梨園天神》折子。
      2000年6月
      應臺北市公館國小之邀,擔任「小班教學人文與藝術課程」講座,為小朋友及老師介紹歌仔戲。
      2000年8月
      推出劇團年度大戲《龍鳳情緣》。
      2000年9月
      續(xù)辦「唐美云歌仔戲團第二期唱腔身段推廣研習營」,帶領第二期唱腔身段推廣班學員,參加【中華民國歷屆十大杰出女青年聯(lián)誼會】,示范歌仔戲基本唱腔與身段表演。主演東森電視臺連續(xù)劇《北港香爐》。
      2000年10月
      參與2000年第三屆臺北藝術節(jié)【臺灣百年歌謠】活動,以歌仔戲方式呈現(xiàn)早期人民生活情景,顯示當時臺灣社會文化的音樂質感。
      2000年12月
      受「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之邀,以「唐美云歌仔戲團」團長身份參加【世紀戲說─與歌仔戲藝術的對話】講座系列,談【歌戲千囍─歌仔戲的現(xiàn)況與展望】;受國立政治大學歌仔戲社之邀,至該校演講,推廣歌仔戲。
      2001年2月
      應亞太影展晚會之邀,赴越南表演《梨園天神》折子。
      2001年4月
      應東吳大學歌仔戲娃娃社之邀,至該校演講并現(xiàn)場教學,主持人為林茂賢教授;續(xù)辦「唐美云歌仔戲團第三期唱腔身段推廣研習班」。
      2001年6月
      參加「慈濟希望工程募款義演」,赴新加坡演出;參與臺灣電視臺連續(xù)劇《望鄉(xiāng)》演出。
      2001年8月
      績辦「唐美云歌仔戲團第四期歌仔戲唱腔身段推廣研習班」。
      2001年9月
      榮獲第三十六屆金鐘獎連續(xù)劇最佳女主角獎。
      2001年11月
      應邀擔任民視《綜藝戰(zhàn)艦》短劇比賽評審;率領劇團至彰化演出《龍鳳情緣》。
      2002年1月
      受臺北市金華國中之邀,至校參與2場歌仔戲推廣講座;率領劇團參與【鄉(xiāng)土藝術季藝術饗宴─傳統(tǒng)地方戲曲欣賞】至彰化縣花壇演出《龍鳳情緣》。
      2002年3月
      續(xù)辦「唐美云歌仔戲團第五期歌仔戲唱腔身段推廣研習班」。
      2002年4月
      參與「河洛歌仔戲團」十年回顧《精致歌仔戲唱腔音樂會》。
      2002年5月
      率領劇團參與【2002大龍峒保安宮保生文化祭 民間劇場/家姓戲】演出《龍鳳情緣》。
      2002年6月
      率領劇團至臺北市政府前廣場演出《龍鳳情緣》。
      2002年7月
      受國家戲劇院之邀以「唐美云歌仔戲團」團長身份參加「美妙的傳統(tǒng)戲曲示范講座─大家來唱歌仔戲」。
      2002年8月
      參與臺灣電視臺連續(xù)劇《臺灣英雄─斧頭將軍》演出;參與紅樓劇場舉辦唐美云的歌仔戲百老匯。
      2002年9月
      率領劇團至臺南縣佳里鎮(zhèn)【文化藝術季系列活動──傳統(tǒng)民俗戲曲展演】演出《龍鳳情緣》。
      2002年10月
      推出劇團年度大戲《添燈記》;受臺灣大學臺語文社之邀,至校參與【社影展】活動擔任講師;受書香關懷園之邀,至澎湖縣文化局參與扭轉乾坤社教講座【打造思維的另一個春天】演講。
      2002年11月
      拍攝勞保局公益公益廣告─職場安全宣導短片;續(xù)辦「唐美云歌仔戲第六期唱腔身段推廣研習班」;參加慈濟功德會「慈友會」義賣活動。
      2002年12月
      率領劇團至板橋市立文化中心演出《榮華富貴》。
      2003年1月
      受臺北市社教館之邀,至該館演講,推廣歌仔戲。
      2003年3月
      受輔仁大學之邀,至該校演講,推廣歌仔戲。
      2003年4月
      續(xù)辦「唐美云歌仔戲第七期唱腔身段推廣研習班」;率領劇團參與【2003大龍峒保安宮保生文化祭 民間劇場/家姓戲】演出;受士林社區(qū)大學之邀,至該校演講,推廣歌仔戲。
      2003年5月
      參與蔡振南─我的故事、我的音樂演唱會,擔任特別來賓。
      2003年6月
      參與綠光劇團〈人間條件〉舞臺劇演出
      2003年7月
      率領劇團參與文建會舉辦【OH!YES外臺歌仔戲大匯演】演出《添燈記》;率領劇團參與國立傳統(tǒng)藝術中心舉辦【傳統(tǒng)戲曲之夜─第一季】至紅樓劇場演出《花田錯》。
      2003年8月
      率領劇團參與【文建會九十二年表演藝術團隊巡回基層演出活動】至楊梅及竹北演出《添燈記》。
      2003年9月
      推出劇團年度大戲《大漠胭脂》;率領劇團參與【文建會九十二年表演藝術團隊巡回基層演出活動】至竹東演出《添燈記》。
      2003年10月
      率領劇團參與國立傳統(tǒng)藝術中心舉辦【傳統(tǒng)戲曲之夜─第二季】至紅樓劇場演出《趙匡胤送京娘》。
      2003年12月
      參與國立傳統(tǒng)藝術中心舉辦【2003游戲傳藝─歌仔戲名角迎新歲】演出《添燈記》折子戲
      2004年3月
      率領劇團參與【舞文逐疫系列活動─校園巡回】至天母國中演出《添燈記》;受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之邀,至該校演講,推廣歌仔戲;受新竹女中之邀,至該校演講,推廣歌仔戲;續(xù)辦「唐美云歌仔戲團第八期唱腔身段推廣研習班」。
      2004年4月
      率領劇團參與【舞文逐疫系列活動─校園巡回】至興雅國中演出《添燈記》;率領劇團參與保安宮【保生文化祭】演出《花田錯》率領劇團參與【昔日風情今日戲系列活動】至紅樓劇場演出《西廂記》。
      2004年5月
      率領劇團參與【舞文逐疫系列活動─校園巡回】至金華國中、中山國中演出《添燈記》;率領劇團參與【昔日風情今日戲系列活動】至紅樓劇場演出《打金枝》;參加520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就職晚會。
      2004年6月
      在臺大回廊咖啡館演出【唐美云邂逅新much】演唱會現(xiàn)代場。
      2004年7月
      在臺大回廊咖啡館演出【唐美云邂逅新much】演唱會傳統(tǒng)場;受大同社區(qū)大學之邀,至該校演講,推廣歌仔戲;至新莊文藝中心參與【Fun松一〝夏〞藝文研習活動】,教導歌仔戲唱腔身段;參【兩廳院藝術講座宅急配】至光仁中學演講,推廣歌仔戲。
      2004年8月
      率領劇團至云林縣古坑鄉(xiāng)演出《添燈記》;參與【兩廳院藝術講座宅急配】至林建生基金會、趨勢科技演講,推廣歌仔戲。
      2004年9月
      推出劇團年度大戲《無情游》;率領劇團參與93年文建會基層巡演【安可!臺灣---活力百分百】至苗栗縣造橋國小演出《添燈記》。
      2004年10月
      參加十月十日國慶晚會演出;率領劇團參與93年文建會基層巡演【安可!臺灣---活力百分百】至澎湖縣文化局、湖西鄉(xiāng)天后宮演出《添燈記》。率領劇團參與【昔日風情今日戲系列活動】至紅樓劇場演出《宮怨》;參加清華大學【知識嘉年華】─古今彈同調。
      2004年11月
      率領劇團參與【昔日風情今日戲系列活動】至紅樓劇場演出《甘國寶過臺灣》;參加【第二屆臺灣國際讀劇節(jié)系列活動】─讀劇工坊與讀劇演出;率領劇團參與【歌舞樂之旅】至總統(tǒng)府前廣場演出《龍鳳情緣》、《無情游》折子。
      2004年12月
      率領劇團參與【歌舞樂之旅】至臺中演出《無情游》折子。率領劇團至臺中港區(qū)藝術中心演出《添燈記》。
      2005年4月
      率領劇團參與【昔日風情今日戲系列活動】演出《順治君與董小宛》;參與歌仔戲讀劇節(jié)演出《榮華富貴》折子;參與跨界玩創(chuàng)意【歌仔戲飆爵士】活動;續(xù)辦「唐美云歌仔戲團第九期唱腔身段推廣研習班」。
      2005年5月
      與跨界玩創(chuàng)意【歌仔戲飆爵士】活動;至臺中市西屯國小演講;率領劇團至淡水鎮(zhèn)立圖書館演出《添燈記》;率領劇團參與文建會舉辦【2005全國表演藝術日】演出《添燈記》、《古今彈同調》;ㄍㄚˋ傳統(tǒng)人人有責音樂節(jié)慶。
      2005年6月
      率領劇團參與【昔日風情今日戲系列活動】演出《陰陽斷》;率領劇團參與【臺北市政府心靈饗宴文康活動】演出《添燈記》
      2005年7月
      參與第二屆海翁臺灣文學營;參與兩廳院舉辦【藝術講座宅配】至青海補習班演講。
      2005年8月
      超捷公司邀請團長唐美云至該公司演講。
      2005年9月
      推出劇團年度大戲【人間盜】於國家劇院演出四場;參與兩廳院舉辦【藝術講座宅配】至新莊佛光分會演講;率領劇團參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歌舞樂之旅】於嘉義新港鄉(xiāng)民俗表演場所演出《牧虎關》。
      2005年10月
      率領劇團參與【昔日風情今日戲系列活動】於紅樓劇場演出《丁蘭》;率領劇團參與花蓮縣文化局舉辦【石雕節(jié)】活動演出《牧虎關》。
      2005年11月
      率領劇團參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歌舞樂之旅】於南方澳演出《牧虎關》;率領劇團參與【昔日風情今日戲系列活動】紅樓劇場演出《親與仇》。
      2005年12月
      參與【2005歌仔戲藝術節(jié)】跨年活動。
      2006年1月
      參與【2005歌仔戲藝術節(jié)】於宜蘭演出《添燈記》。
      2006年2月
      參與【臺北燈節(jié)】於中正紀念堂前廣場演出《添燈記》。
      2006年4月
      假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戲劇院推出年度新戲《梨園天神-桂郎君》。
      2006年5月
      參與表演藝術聯(lián)盟舉辦「SHOW CASE」活動,於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大漠胭脂》折子。
      2006年6月
      發(fā)行『玉樓聲漱II-古今彈同調』CD;參與日.臺青少年文化交流,演出《陳三五娘》折子,於日本白山市松任文化會館;至土城市廣福國小演講。
      2006年8月
      至新店市大臺北華城演講。
      2006年9月
      參與「2006華人歌仔戲創(chuàng)作藝術節(jié)」,演出《金水橋畔》,假城市舞臺。
      2006年10月
      率領劇團,參與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藝滿中秋」系列活動演出《龍鳳情緣》、《添燈記》;團長唐美云應福建海峽電視臺之邀,參與「海峽情.2006梨園百花春」大型戲曲晚會表演《喜相逢》於北京長安大戲院;參與文化總會「藝術即時通-2006青年藝術講座」演出《添燈記》折子,於泰北高中;參與【文建會95年表演藝術校園巡回推廣計劃】young動校園創(chuàng)藝新發(fā)現(xiàn)-藝術講座於臺南安平國中;率領劇團至臺中縣港區(qū)藝術中心演出《人間盜》。
      2006年11月
      參與文化總會「藝術即時通-2006青年藝術講座」演出《添燈記》折子,於北一女中; 至昆山科技大學演講;參與【文建會95年表演藝術校園巡回推廣計劃】young動校園創(chuàng)藝新發(fā)現(xiàn)-示范教學,演出《添燈記》折子,於臺中縣立沙鹿國中;率領劇團至基隆市文化中心,演出《無情游》。
      2006年12月
      參與【文建會95年表演藝術校園巡回推廣計劃】young動校園創(chuàng)藝新發(fā)現(xiàn)-示范教學,演出《添燈記》折子,於桃園縣立觀音國中;至臺南縣佳里鎮(zhèn)公所演講;「第十期歌仔戲唱腔身段推廣研習班」成果展演出《添燈記》折子,於延平活動中心。
      2007年3月
      至臺中市文化總會中部辦公室演講。
      2007年4月
      團長唐美云應邀參與「兩岸攜手共創(chuàng)輝煌」-第十一屆臺交會專場文藝晚會,演出《喜相逢》,於廈門人民會堂;「唐美云see you戲友聯(lián)歡會」,於紅樓劇場。
      2007年5月
      參與新光人壽「第23屆登高大賽」,於新光三越摩天大樓;至中州技術學院演講;至云林科技大學演講。
      2007年6月
      至臺中北區(qū)扶輪社演講,於全國大飯店金龍廳;率領劇團參與「2007新光人壽傳統(tǒng)藝術季」臺北場,演出《金水橋畔》,於國父紀念館大會堂;於新店市大臺北華城演出《添燈記》;率領劇團參與「2007新光人壽傳統(tǒng)藝術季」高雄場,演出《金水橋畔》,於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於新竹市科園學區(qū),演山《添燈記》;至臺中市文化局演講;率領劇團參與「2007新光人壽傳統(tǒng)藝術季」臺中場,演出《金水橋畔》,於中興大學惠蓀堂。
      2007年7月
      率領劇團參與「2007新光人壽傳統(tǒng)藝術季」宜蘭場,演出《金水橋畔》,於國立傳統(tǒng)藝術中心;參與國立傳統(tǒng)藝術中心舉辦歌仔戲巨星見面會-『歌仔戲巨星相約在傳藝』。
      2007年8月
      至板橋市板橋扶輪社演講。
      2007年9月
      『鑼鼓歡騰慶十年」-精致大戲演出《榮華富貴》、《無情游》、《錯魂記》假城市舞臺;團長唐美云參與「海峽情2007梨園百花春」大型戲曲晚會表演《閩臺歌仔串串燒》於福建福州;團長唐美云參與「2007文化論壇─劇場A to A-我心目中的A+劇場」於誠品敦南B2F視廳室
      2007年10月
      率領劇團參與「96年龜山鄉(xiāng)慶祝九九重陽節(jié)大會」於桃園縣龜山鄉(xiāng)圖書館演藝廳演出《添燈記》;率領劇團參與「大家相招來看歌仔戲」於臺北市政府親子劇場演出 《添燈記》;團長唐美云參與臺北藝術大學關渡藝術節(jié)示范教學〈包羅萬象歌仔戲〉。
      2007年11月
      團長唐美至臺北縣新店市北新國小、 桃園縣立觀音國中作示范教學;團長唐美參與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舉辦《歌仔戲種子教師研習》;土城扶輪社演講。
      2007年12月
      「第十一期歌仔戲唱腔推廣研習班」成果展演出《錯魂記》折子假延平活動中心;「歌仔戲飆JAZZ」假法藍瓷-城市舞臺藝文沙龍、臺中文英館回廊咖啡劇場;至國泰投顧公司演講;率領劇團「傳統(tǒng)藝術u2027歲末獻禮」演出 《添燈記》於臺中市圓滿戶外劇場!独鎴@天神-桂郎君》榮獲第42屆金鐘獎傳統(tǒng)戲劇節(jié)目獎。
      2008年2月
      率領劇團參與「2008臺灣燈會」演出《添燈記》。

    張美云

    TAGS: 藝術家
    名人推薦
    • 黃愿亭
      黃愿亭,男,1938年7月生,福建省福清市人。1958年進福清縣藝術學校。
    • 曹雷
      曹雷,女性配音演員。1940年出生,浙江浦江人。1962年畢業(yè)于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留校任教。1965年入上海電影制片廠任演員,先后在《金沙江畔》《年...
    • 奇夢石
      奇夢石(1924.8~2002.11.1)中國影視演員。 1924年8月生于上海。1942年肄業(yè)于上海正風中學。曾在上海中流劇社任演員。1946年入聯(lián)華影藝社,1947年轉...
    • 許恒
      許恒,1983年生于湖北,作為80后新銳攝影藝術家,自中央美術學院攝影專業(yè)就讀期間開始其攝影藝術探索,在校期間獲得美國PIEA 獎項及畢業(yè)創(chuàng)作獎,作...
    • 白玉昆
        白玉昆(1894—1971)藝名粉蝶仙。北京人。京劇生角演員。幼時在河北安次縣葛漁城科班學戲,9歲轉入北京慶云創(chuàng)辦的天津德勝奎河北梆子科班作科。...
    • 顧正秋
      顧正秋,曾名丁蘭葆、顧祚華,1928年生于南京,京劇青衣演員,自幼喪父,1939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上海戲劇學校正字班。1944年拜梅蘭芳為師學習戲劇...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