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文名:李充嗣
別名:李梧山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澧州
出生日期:公元1465
逝世日期:公元1528
職業(yè):工部尚書、南京兵部尚書
主要成就:參與平定寧王叛亂,修治蘇松水利
代表作品:《梧山集》
詳細介紹
李充嗣(1465~1528),字士修,號梧山, 明澧州人,祖籍四川內(nèi)江。成化二十三年(1487)進士。正德中舉治行卓異,巡撫河南、應(yīng)天,皆有聲譽,進工部尚書,修治蘇松水利,加太子少保。嘉靖二年(1523)十一月改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wù),后累疏乞歸,薦舉王守仁代行己職。嘉靖七年(1528)正月二十一日致仕,帝賜乘傳(即賜車馬和批準官費使用沿途驛站)將其送歸澧州。九月二十三日卒,年六十七,葬于澧州城西羅湖擋觀音巖(今為臨澧官亭水庫淹沒),詔贈太子太保,謚康和,入祀澧州鄉(xiāng)賢祠。著有《梧山集》。其子李槃,字新甫,登嘉靖戊戌(1538)進士,授中書舍人,調(diào)工科給事中,官至臨江知府。
生平經(jīng)歷
祖父李蕃,永樂舉人,官兵科給事中,博涉群書,有奏議詩文10余卷。父吉安,任華陽王府教授,舉家遷居澧州。充嗣登成化二十三年(1487)進士;錄用為翰林院庶吉士。弘治初,授戶部主事,以從戶臨安為郎中,改任刑部。因事,謫岳州通判。后出任隋州知、陜西僉事、云南按察使。
正德九年(1514),充嗣因政績卓著,累遷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是年河南大災(zāi),饑荒四起。充嗣奏請發(fā)放錢糧賑濟,不足部分勸富戶借貸。當(dāng)時災(zāi)民多聚集于開封,充嗣令設(shè)棚施粥,經(jīng)月余,發(fā)資遣送還鄉(xiāng)。起初,鎮(zhèn)守中官廖堂投靠劉瑾,借進貢之名,百般索要,后繼者習(xí)以為常,人民苦不堪言。充嗣奏言禁止,武宗頒詔但禁下人科取。
正德十二年,充嗣巡撫南京諸府。寧王朱宸濠于十四年六月叛亂,殺巡撫都御史孫遂、按察司副使許逵,并先后陷南康、九江,圍安慶。充嗣與時任南京兵部尚書的喬宇商定:喬宇固守南京城,自領(lǐng)一萬精兵,向西屯駐采石,密派使臣到安慶城,令都指揮使楊銳堅守城池。同時,傳檄內(nèi)部,聲稱京師邊兵十萬,旦夕可達安慶,趕快準備軍餉,以此詐敵。宸濠果然疑懼,不敢強攻。叛亂平息后,兵部及巡按御史胡潔為其請功,充嗣進戶部右侍郎,并頒詔嘉獎。不久,升工部尚書,兼領(lǐng)水利事,擔(dān)負疏浚蘇、松河渠。開白茅港,疏吳淞江,六個月浚工。嘉靖元年,世宗論平叛功勞,又給充嗣加封太子少保。充嗣上疏陳言:“內(nèi)府征收,監(jiān)以科道官,毋縱內(nèi)臣科索”等八事,世宗一一采納。不久,改任南京兵部尚書。后累疏乞歸,薦舉王守仁代行己職。七年(1528),帝賜乘傳歸澧州。病卒,葬于臨澧縣羅湖擋觀音巖(今為官亭水庫淹沒)。詔贈太子太保,謚康和,著有《梧山集》。其子李盤,字新甫,登嘉靖戊戌(1538)進士,授中書舍人,調(diào)工科給事中。官至臨江知府。居鄉(xiāng)后著《澧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