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道-個人簡介
[公元一o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宣和進士,歷任朝奉大夫。生于宋哲宗元佑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jié)。建炎間,金兵陷無為軍,率鄉(xiāng)人據(jù)險共保,擾擊金兵。紹興二年(1132),進承奉郎,鎮(zhèn)撫司參謀官。六年,知開州。八年,通判滁州。以反對和議,忤秦檜,坐廢二十年,卜居相山之下,自號相山居士。二十三年,起通判安豐軍。紹興末,官至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乾道五年卒,年七十七。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jiān)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詞集有《彊村叢書》本《相山居士詞》二卷。以《如夢令》為最清雋幽倩。
王之道-兩大時期
一)北宋時期
北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與兄王之義、弟王之深同登進士第,因對策極言聯(lián)金伐遼之非,抑置下列。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調和州歷陽縣丞,攝烏江令,以奉親罷。金兵南侵,率鄉(xiāng)人退保胡避山。鎮(zhèn)撫使趙霖命攝無為軍,朝廷任命為鎮(zhèn)撫司參謀官。
(二)南宋時期
南宋·高宗紹興年間邇判滁州,因上疏反對和議忤秦檜,責監(jiān)南雄州溪堂鎮(zhèn)鹽稅,會赦不果行,居相山近20年。秦檜死后,起知信陽軍,歷提舉湖北常平茶鹽、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生平事跡見《本集·卷三○》附錄宋·尤袤《故太師王公神道碑》。南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病卒,終年76歲。著有《相山集》30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作26卷、《宋史·藝文志》作25卷),已佚。清·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輯為30卷,其中詩15卷。詩以影印清文溯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王之道-五言律詩聯(lián)
五律是五言律詩的簡稱,屬于近體詩中律詩(格律詩的意思)的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成為長律或排律。排律,一般都是5言的,句數(shù)不定,但必須超過8句,句數(shù)是偶數(shù),如10句,20句,100句,至200句以上。按照一般習慣,律詩是最講究語言錘煉的,古人有“五律如四十尊菩薩,著一俗漢不得”的說法。漢語雖有四聲,但在近體詩中,并不需要象詞、曲那樣分辨四聲,只要粗分成平仄兩聲即可。要造成聲調上的抑揚頓挫,就要交替使用平聲和仄聲,才不單調。漢語基本上是以兩個音節(jié)為一個節(jié)奏單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節(jié)上。以兩個音節(jié)為單位讓平仄交錯,就構成了近體詩的基本句型,稱為律句。五言近體詩無論怎么變化,都不出這四種基本句型。這兩種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謂平起平收,仄起仄收。人們若要制造點變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對于五言來說,它的基本句型是: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五言類型一 格式范例 五言類型二 格式范例
青山橫北郭,⊙平⊙仄仄 深居俯夾城,平平⊙仄平(韻)
白水繞孤城。⊙仄仄平平(韻) 春去夏猶清!沿曝破狡剑崳
此地一為別,⊙仄⊙平仄 天意憐幽草,⊙仄⊙平仄
孤蓬萬里征。平平⊙仄平(韻) 人間重晚晴。平平⊙仄平(韻)
浮云游子意,⊙平⊙仄仄 并添高閣回,⊙平⊙仄仄
落日故人情!沿曝破狡剑崳 ∥⒆⑿〈懊!沿曝破狡剑崳
揮手自茲去,⊙仄⊙平仄 越鳥巢干后,⊙仄⊙平仄
蕭蕭班馬鳴。平平⊙仄平(韻) 歸飛體更輕。平平⊙仄平(韻)
——唐·李白《五律·送友人》詩 ——唐·李商隱《五律·晚晴》詩
五言類型三 格式范例 五言類型四 格式范例
國破山河在,⊙仄⊙平仄 太乙近天都,⊙仄仄平平(韻)
城春草木深。平平⊙仄平(韻) 連山到海隅。平平⊙仄平(韻)
感時花濺淚,⊙平⊙仄仄 白云回望合,⊙平⊙仄仄
恨別鳥驚心!沿曝破狡剑崳 青靄入看無。⊙仄仄平平(韻)
烽火連三月,⊙仄⊙平仄 分野中峰變,⊙仄⊙平仄
家書抵萬金。平平⊙仄平(韻) 陰晴眾壑珠。平平⊙仄平(韻)
白頭搔更短,⊙平⊙仄仄 欲投人處宿,⊙平⊙仄仄
渾欲不勝簪!沿曝破狡剑崳 「羲畣栭苑。⊙仄仄平平(韻)
——唐·杜甫《五律·春望》詩 ——唐·王維《五律·終南山》詩
王之道-詞集節(jié)選
《一剪梅》
風揭珠簾夜氣清。香撲尊罍,初見云英。藍橋何處舊知名。今夕相逢,此恨消停。
勸酒嫣然一笑傾。細意端相,無限娉婷。曲終猶帶繞梁聲。莫辭沉醉,為覆金觥。
《八聲甘州》
嘆關河在眼、孰雌雄,興廢古猶今。問中原何處,黃塵千里,遠水平林。聞說謳謠思漢思漢,人有望霓心。想垂髫戴白,泣涕盈襟。
流水高山還會,意不煩揮按,如見虞琴。◇逶遲周道,四牡驟駸駸。盡諏謀詢度歸來,聊緩轡、歲晚雪霜深。西湖好,光風遲日,同快吳吟。
《卜算子》
拄頰看西湖,屢對綸巾岸。江上相從醉萬山,六見年華換。
君唱我當酬,我醉君休管。明日醒時小艇東,莫負傳書雁。
《卜算子》
堂下水浮天,人指山為岸。水落寒沙只見山,暗被天偷換。
堂上老詩翁,客至勞相管。風喘西頭客自東,目送云中雁。
《卜算子》
今日富川濱,后夜湓江岸。千里西湖指顧間,未怕新年換。
再見復何時,此意憑吟管。應有新詩當尺書,日望南來雁。
《千秋歲》
薰風散霧,簾幕清無暑。萱草徑,荷花塢。幽香浮幾席,秀色侵庭廡。微雨過,綠楊枝上珠成縷。
雙燕飛還語,似慶良辰遇。釃美酒,烹肥羜。何妨飲且醉,共作斑衣舞。人競報,蟠桃已實君知否。
《千秋歲》
熙熙臺上,秋色增清壯。和氣溢,祥煙揚;瓷焦╇s俎,湖水浮新釀。人共仰,貔貅坐擁詩書將。
簫鼓聲嘹亮,珠翠環(huán)相向;孛钗,遲妍唱。競斟長命斝,同試滄溟量。鋒車往,東歸遂繼華原相。
《小重山》
要識長生輩赤松。朱顏和綠發(fā),正豐茸。當年今日墮仙宮。佳氣郁,香靄菊花風。
一醉拚千鐘。小槽新釀美,玉泉濃。酒酣詩思浩無窮。云煙爛,題破錦箋紅。
《小重山》
花艷嫣然照坐紅。池光高下見,木芙蓉。相從款款莫匆匆。新釀熟,浮甕碧香濃。
倚檻送飛鴻。登高時節(jié)近,菊披風。笑談今喜一杯同。揉金蕊,和露入杯中。
《水調歌頭》
顥氣遍寰宇,風露逼衣裘。中秋昨夜,明月千里滿西樓。
人道當年今日,海上騎鯨仙客,乘興下瀛州。雅志在扶世,來佐紫宸游。
廟堂上,須早計,要嘉謀。牙床錦帳,三歲江北嘆淹留。
好在蟹螯如臂,判取兵廚百斛,與客醉瑤舟。待得蟠桃熟,相約訪浮丘。
《水調歌頭》
湖上有佳色,黃菊傲霜秋。一尊相屬,談詠彼此得無愁。
何處鱸魚初薦,錯俎金尊點鱠,令我憶東州。雙鷺帶斜日,飛下白蘋洲。
晚風勁,吹殘酒,襲破裘。故人俱在,江左底事獨淹留。
歸去草堂侵夜,一點青熒燈火,得句可忘憂。欲識無窮意,終日倚城樓。
《水調歌頭》
斜陽明薄暮,暗雨霽涼秋。弱云狼藉,晚來風起,席卷更無留。
天外老蟾高掛,皎皎寒光照水,金璧共沉浮。賓主一時杰,傾動庾公樓。
渡銀漢,漙玉露,勢欲流。不妨吟賞,坐擁紅袖舞還謳。
暗祝今宵素魄,助我清才逸氣,穩(wěn)步上瀛洲。欲識瀛洲路,雄據(jù)六鰲頭。
《玉連環(huán)》
流水細通何處。柳溪新雨。清風十里送籃輿,行不盡、山無數(shù)。
一簇樓臺窣堵。老僧常住。懸知俗客不曾來,門外蒼苔如許。
《玉樓春》
年來六十增三歲。卻憶去年趨盛會。風流人物勝斜川,灼灼有同前日事。
不知弦管催新水。但見飄飄縈舞袂。主人情厚酒行頻,酩酊莫辭今夕醉。
《玉樓春》
少年心性消磨盡。三斗爛腸渾是悶。看書聊復強尋行,屬句不妨閑趁韻。
此生自斷天休問。富貴時來還有分。一卮芳酒送清歌,樓下玉人相去近。
《石州慢》
磔攘送寒,燔烈興歲,又頒堯歷。青靄燒痕,綠浮風皺,暖回春色。地天交泰,時當傾否,五鬼休相厄。何妨笑倚東風,一飲杯三百。
長憶。苻堅入寇,功高晉室,無如安石。義概雄心,輒莫等閑拋擲。蓋攘聲名,鼎彝勛業(yè)。朋溪雖好,未放終閑逸。喈喈黃鳥,更看壺中春日。
《石州慢》
天迥樓高,日長院靜,琴聲幽咽。昵昵恩情,切切言語,似傷離別。子期何處,漫高山流水,又逐新聲徹。彷佛江上移舟,聽琵琶凄切。
休說。春寒料峭,夜來花柳,弄風搖雪。大錯因誰,算不翅六州鐵。波下雙魚,云中乘雁,嗣音無計,空嘆初謀拙。但愿相逢,同心再綰重結。
《好事近》
春色到梅梢,人在東風清嚏。曾見少微初降,藹龍泉佳氣。
功名富貴屬多才,如子已無幾。造物恰同予意,放驊騮千里。
《好事近》
霞影入瑤觴,酒與余霞同色。人共昌朝方永,過觥籌三百。
一枝紅皺石榴裙,簾卷篆煙碧。約我他年湖上,看九華終日。
《西江月》
黃菊正懷彭澤,白衣俄致江州。登高余醉快扶頭,此貺義兼情厚。
痛飲還須酒對,清吟況值詩流。輕投無惜萬金酬,木李舊先瓊玖。
《西江月》
磨急鋸霏瓊屑,湯鳴車轉羊腸。一杯聊解水仙漿,七日狂酲頓爽。
指點紅裙勸坐,招呼巖桂分香。看花不覺酒浮觴,醉倒寧辭鼠量。
《西江月》
雪后千林尚凍,城邊一徑微通。柳梢搖曳轉東風。來看梅花應夢。
酒面初潮蟻綠,歌唇半啟櫻紅。冰肌綽約月朦朧,彷佛暗香浮動。
《西江月》
春色荒荒別浦,春潮滟滟長堤。綠楊風喘客帆遲,腸斷江南雙鯉。
短夢當年楚雨,扁舟后夜秦溪。一聲啼鳥怨春歸,人在酴蘼花底。
《西江月》
一霎輕云過雨,半篙新綠橫舟。梅花池館暗香浮,酒入朱唇紅透。
有恨尤憐別恨,多愁不慣春愁。舞余何惜更遲留。腸斷斷腸更后。
《西江月》
一別清風北牖,幾番明月西樓。斷腸千里致書郵,借問近來安否。
歸路淮山過雨,歸舟江水澄秋。佳人應已數(shù)程頭,準擬到家時候。
《折丹桂》
照人何處雙瞳碧。欲去江城北。過江風順莫遲留,快雁序、飛聯(lián)翼。
西湖花柳傳消息。知是東君客。家書須辦寫泥金,報科名、題淡墨。
《折丹桂》
風漪欲皺春江碧。予寄江城北。子今東去赴春官,挽不住、摶風翼。
修程應過天池息。何處堪留客。預知仙籍桂香浮,語祝史、休占墨。
《折丹桂》
雪晴山色分遙碧。輝映江南北。子今東去步蟾宮,看少展、垂天翼。
晚來江上西風息。算不是新豐客。明年三月見君時,慶章綬、紆銅墨。
《阮郎歸》
玉繩低轉斗闌干。久溫春酒寒。夜長風勁怯衣單。有人哦二山。
蟾欲滿,雁初還。桃花微破顏。枕痕猶帶斷紅殘。無言心自閑。
《阮郎歸》
長楊風軟弄肢。日長胡蝶飛。雨余新綠細通池。玉鉤縣妓衣。
鴻雁遠,子規(guī)啼。此情誰得知。一尊聊與故人持。醉來悲別離。
《東風第一枝》
玉骨冰肌,絳趺檀口,玲瓏亞竹當戶。嫣然照雪精神,消得東君眷與。群芳退舍,顧凡下、非伊朋侶。卻自有、薝卜酴蘼,次第效顰追步。
寓心賞、還須吟醉,赴目成、便依歌舞。情鍾束素無華,意在含情不語。紛紛桃李,亦何用、輕猜輕妒。覓一枝、欲寄相思,伴取個人書去。
《長相思》
雨蒙蒙,日曨曨。洗出遠山三四重。分明眉黛濃。
野橋西,官路東。小驛夜涼風入松。夢魂誰與同。
《長相思》
花一枝,酒一卮。舉酒對花君莫辭。人生多別離。
行相隨,坐相隨。更有何人得似伊。春融胡蝶飛。
《長相思》
天四垂,山西圍。山色天容入坐帷。清風吹我衣。
湖水東,江水西。東去西來無盡期。不如君共伊。
《長相思》
吳江楓,吳江風。索索秋聲飛亂紅。晚來歸興濃。
淮山西,淮山東。明月今宵何處同。相尋魂夢中。
《長相思》
風凄凄,雨霏霏。風雨夜寒人別離。夢回還自疑。
蛩聲悲,漏聲遲。一點青燈明更微。照人雙淚垂。
《長相思》
桃花春,杏花春。桃杏妖嬈如個人。歌聲清遏云。
酒醺醺,燭熒熒。眼尾微紅無限情。相逢堪斷魂。
《青玉案》
金尊照坐紅裙繞。怪一餉、歌聲悄。亂撲珠簾風絮曉。香薰笑語,酒烘顏色,莫逐流年老。
詩濤入筆懸河倒。快萬里云天為君掃。檢點春容何處早。柳條青眼,梅梢粉面,得憑于人好。
《青玉案》
逢人借問錢塘路。我亦欲、西湖去。目送蘭橈知幾度。鰲峰浮玉,鯨波飛雪,正是潮來處。
海棠花下春將暮。緩唱新詞味佳句。見說東君曾夢許。柏臺冠柳,金鑾視草,便作商巖雨。
《青玉案》
半年不踏軒車路。彷佛過、長橋去。貼水行云風送度。兩行高柳,一坡修竹,是我嘗游處。
黃鸝休嘆青春暮。出谷遷喬舊家句。天意從人還許訴。凝寒和氣,沉陰霽色,大旱滂沱雨。
王之道-詩集節(jié)選
白蓮池》
白蓮如玉人,高潔謝脂澤。圓荷作翠蓋,掩映秋水碧。
小亭日相對,無言倚輕策。
《飽食》
予亦屬厭耳,女寬何嘆三。一簞儻知足,八珍自忘貪。
駝峰擅西北,瑤柱夸東南。但愿無是餒,藜羹非我慚。
《成相院》
山前羅萬松,邀我行數(shù)里。不知幽人居,便家亂峰峙。
新晴翠似潑,乍熱汗如洗。幸獲聽潺湲,何妨濯清泚。
失梳蓬鬢結,欠洗垢衣黃。我欲齊榮辱,誰能較短長。
賤貧猶不去,富貴慎無忘。豈敢貪懷璧,春秋戒越鄉(xiāng)。
《春日無為道中》
旱甚山光暗,風顛日色微。桑芽蝱翅小,荻筍彘肩肥。
野寺看題壁,村壚問典衣。春容良不惡,楊柳正依依。
《春日游西塔示本上人》
暇日搜奇勝,羸驂適莽蒼。幽花撩醉眼,早麥慰饑腸。
佛屋幾間在,村墟三里長。廉纖晚來雨,未覺客心傷。
《次因上人韻》
一從潛水別,三見菊花黃。舊好論交篤,新詩引興長。
勞生閒自笑,道術淡相忘。蝴蝶秋來懶,時應到睡鄉(xiāng)。
《次韻魯如晦七夕》
今夕知何夕,相逢莫漫愁。涼錕彪,新月挂西楼?/p>
重惜經(jīng)年別,貪延數(shù)刻秋。明朝河漢隔,西向望牽牛。
《哀陳夫子》
不見陳夫子,依稀四載余。云亡前日信,報葬幾時書。
玉軸千篇在,牙簽萬卷儲。九原應有恨,新第落成初。
去矣君何速,聞之我重悲。席塵埋古鼎,書蠹入新詩。
鴻雁嗟安仰,枌榆痛莫追。木瓜慚未報,臨紙?zhí)闈i洏。
《哀徐朝議恭人潘氏》
愛子心惟壹,宜家語不煩。雨添南澗藻,風偃北堂萱。
郁郁今同穴,詵詵正滿門。善哉摩頂記,歸奉大慈尊。
城見三千歲,人終八十春。從夫安樂近,拜佛率陀新。
婉孌書彤管,凄涼嘆棘薪。中郎有賢子,遺澤擢平津。
《呈蔡元德二首》
別來閒計日,一日似三秋。顧我無能老,逢君始欲愁。
詩情今轉勝,交契久還稠。學問神龜似,當年繼踐猷。
一葉黃梅雨,潺潺過麥秋;璩翜喫谱,憔悴不禁愁。
渠溢門庭淖,園荒草樹稠。乍晴酬絕唱,何幸對風猷。
《哀湯與立父》
薄俗久不競,丘園多逸民。聞君輕去世,令我重沾巾。
一夢苕溪曉,千年石堵春。人情不能已,南望哭江濱。
一門今七世,誰復似君家。盛事追公藝,高風映伯華。
板輿方就養(yǎng),玉樹遽興嗟。叔子今何在,魂應到馬牙。
尚記宣和末,賢科擢阿戎。義方傳輦下,士譽走江東。
賀廈心雖切,披云意自忡。思君想眉目,悲咽對西風。
《酬朱元順參議》
舟來自金沙,敢避江路繞。計程逾五月,書勞比三考。
湖陰見君處,取別殊草草。因思會面難,相從意彌好。
新詩何所似,繪纖錯華藻。賡酬愧空疏,祗益我心攪。
亨否有時命,恭倨任妻嫂。行矣無忘饑,俗諺戒一飽。
《次韻除伯源程序九日閑居追和淵明》
閒居遇重九,對酒懷陶生。陶生不可見,愛此重九名。
清霜肅時令,天宇增高明。依依遠山色,隱隱賓鴻聲。
泛酒黃金花,人言可延齡。嗟予不解飲,酒到從之傾。
嫣然木芙蓉,搖風倚東榮。雖無窈窕歌,自足娛吾情。
鼓琴復何為,年來泯虧成。
《春雪和袁望回三首》
殘歲連人日,同云暗海涯。晨開才曭晃,暮集復交加。
野色鋪霜縞,秋光散玉葩。老夫僵不掃,稚子走爭拿。
皎潔欺梅萼,嚴凝禁草芽,餓彪迷舊宋,驚雁失圓沙。
有客方夸酒,何人欲斗茶。南山歌禹甸,西國想毗耶。
弄日烏薪熟,圍風翠幙遮。豈知春霽好,萬物動芳華。
誰謂過殘臘,余寒遂有涯。雪來風益橫,冰著雨還加。
萬里隋堤絮,千山庾嶺葩。袁門晨尚閉,剡艇夜應拿。
百蟄猶含土,群芳敢放芽。嬌紅還玉茗,新綠借金沙。
力勝榴花酒,功高雀舌茶。人心愁甚矣,天意欲何耶。
好放朝陽出,休從宿霧遮。青腰誠念我,明日變霜華。
棱棱威正肅,浩浩意無涯。雨息風還怒,霜余雪更加。
氍毹還席地,薝蔔競分葩;I豺狼搏,烏窮鳥雀拿。
木冰鳴玉佩,檐溜軋?zhí)J芽。鶴集疑驚露,羊群憶臥沙。
晚餐甘當肉,卯酒薄勝茶。盈尺其多矣,逾旬果是耶。
日車行自駕,云障欲何遮。坐想傳柑飲,千官從翠華。
《次韻慧上人見寄》
別來六改歲,想遍江南山。江南二百州,云水相往還。
秦望冠吳越,嵯峨俯塵寰。法華在其側,參差擁高鬟。
幽花自芬芳,好鳥時綿蠻。傳聞發(fā)夢寐,登覽忘劬艱。
去年謁老聰,默坐焚金顏。鐵然獅子吼,頓覺醒冥頑。
子今從之游,舊習須夷刪。人人自有分,既悟不我慳。
請看釣魚翁,滿船載魴鰥。
《次韻同年蔡仲平察院游西湖》
朝日不受霧,晴光似暉暉。忽然快我心,清風為解圍。
坐見九里松,旌幢碧相依。天竺了在望,上有祥云微。
西湖一千頃,圓荷覆青衣。輕舟況游覽,往往俗客稀。
幸及新雨霽,欣逢露初晞。水光與山色,高低映郊畿。
佳哉氣蔥郁,觀闕何巍巍。誰云門庭遠,咫尺承天威。
諸公萃俊杰,高論玉塵揮。載酒旨且多,不醉無庸歸。
余歡到獻酢,滟滟雙鴛飛。新詩爛錦段,想見勞心機。
顧我雖百拙,續(xù)貂重相違。明年若重來,種種當如幾。
《次韻王山甫春日出郊探梅》
倚竹有佳人,天寒玉肌溫。永懷經(jīng)年別,及此春日暄。
幽閒誰與娛,依依映丘樊。計臺二三友,才高工撥繁。
幕府公事退,聯(lián)鑣郵郊原。城南富卉木,勝處陳家園。
東風發(fā)萌芽。柳眼暗若昏。昨宵一陣雨,清爽到乾坤。
植杖芳劃徑,系馬枯桑根。觀梅不忍去,錯俎羅金樽。
主人笑揖客,徘徊倚朱門。指麾群兒輩,薪水相撫存。
鄰婦抹紅妝,來覘攀籬援。酒酣詩思逸,筆力華旗搴。
姜鹽芼蕪菁,絕勝瓠葉幡。蕭然出塵姿,飄飄欲騰掀。
桃李分當避,蜂蝶那敢喧。誰能移將歸,栽培擁高垣。
要令百種花,俯伏爭趨奔。不煩頻出游,正恐嘲短轅。
太簇初應律,飛霙尚翩翩。何妨醉瑤舟,大嚼供炮燔。
手撚一枝春,吟笑窮曛暾。可憐廊廟具,沉滯三家村。
和羹似不晚,作詩與招魂。
《次韻劉春卿書懷》
老去宜安分,年來強競辰。功名雖自許,心腹欲誰陳。
賴有金谿彥,相從錦水濱。詞華三鳳蔚,詩律八音純。
風月論交舊,云山發(fā)興新。鄙懷煩澡雪,高義嘆傾囷。
李嶠真才子,唐邕實異人。感時悲鶴戰(zhàn),憂國賦車轔。
寤寐思摧敵,行藏冀澤民。廉高辭鄭粟,狂笑取韓銀。
松柏迷荊棘,琳瑯雜珷珉。北游觀赤幘,西走避黃巾。
端木謀存魯,長沙論過秦。江湖雙醉眼,天地一閒身。
遵海嗟黃屋,垂衣想紫宸。擒王須李靖,抗賊付張巡。
尚緩三城役,方馳六轡詢。兩河蜂伴蟻,多壘介和鱗。
烽火青淮隔,樓船古汴堙。離宮埋茂草,禁御掩荒榛。
典冊尊諸夏,戎羌守四鄰。如何來丑類,容易破重闉。
大廈煙焚突,長堤蟻潰漘。復垣閶闔夜,層觀景龍春。
蔑視排奸魏,空聞識反甄。傷哉無止鼠,甚矣不由鶉。
天啟中興運,時當外侮賓。此生那習坎,吾道已康屯。
黃卷何妨對,青燈正可親。侏儒歸檃括,苦窳入陶鈞。
夸父勞追日,顏回悵絕塵。廟堂資贊輔,巖穴忍跧踆。
炳煥文中虎,玲瓏席上珍?辖K虞澗筑,聊滯越山薪。
君壯勤非勉,予衰懶是真。會看鳴鸑鷟,相慶畫麒麟。
簪紱行當貴,虀鹽莫厭貧。仲尼憂悄悄,揚子惡頻頻。
守節(jié)身何屈,移忠道自伸。秋吟足佳句,飛動筆如神。
《出合肥北門二首》
淮水東來沒踝無,只今南北斷修涂。東風卻與人心別,布暖吹生遍八區(qū)。
斷垣甃石新修疊,折戟埋沙舊戰(zhàn)場。闤闠凋零煨燼里,春風生草沒牛羊。
《酬孔純老送海錯三首》
海錯東來自四明,感君憐我故分珍。拜嘉何必須豪飲,大嚼姑從得句新。
螺頭已荷兼三和,鳳髓何須貴八珍。多謝邦君憐不飲,只將詩句巧爭新。
惡語豈堪酬妙句,粗餐曾不饜常珍。得君海錯俱奇絕,從此鄞江發(fā)興新。
《春日有感示魏定父》
聚散時來不自由,相逢相別欲何尤。韋皋況有三年約,陶谷端非一日謀。
殘角為誰驚曉夢,遠山多事惹春愁。故園又作驪駒賦,尚幸持觴為勸留。
《次彥時兄苦旱韻》
斗粟衡門且自安,老來筋力厭辛酸。官游動是三年別,邂逅應容一笑歡。
荷浦珠聯(lián)秋露溢,稻田龜坼暑風乾。昨朝溪足捎新雨,已覺羸軀怯夜寒。
《酬章序臣二首》
風梢搖落雪飛花,誰傳江梅到我家。曾把數(shù)枝分暗馥,要催群卉助光華。
高吟兩絕那容繼,勝賞雙清蔑以加。春不世情應委曲,十年留滯在天涯。
老懶觀梅喜見花,一枝聊復寄君家。清香撲袂傳春信,疏影搖窗借日華。
小小池塘從掩映,依依楊柳漫交加。和羹風味今猶古,回首青青遂有涯。
《按麥行和魏定父韻》
號啼莫怪妻子疏,麥秋恰了償官租。噓嚅濕沫魚在陸,傷時令我思唐虞。
平和還易有何說,大要豐財貴知節(jié)。相扶相吊來流亡,問言豆葉何時黃。
遠哉天道所不曉,人比前年孰多少。
《次韻畢少董游西湖》
西湖春晚未全熱,湖上山光互明滅。往來冠蓋競駢闐,斷續(xù)笙簫共伊咽。
我憐湖山山見憐,波間涌出佳人鈿。太真一去不復返,圓荷萬點臙脂錢。
船頭美盼珠的皪,不必洞房深處覓。忽然相值更相呼,嫩藍衫子山爭碧。
腸斷騷人一軸詩,細看煙柳想腰肢。明年我亦西湖去,遲日光風二月時。
《春晚書懷》
十年萍梗三到吳,走俗未暇觀西湖。是行信步至湖上,水光山色開天壺。
游人雜遝半羅綺,一徑不憚穿云紆。歸來神思頓清發(fā),詩中寫出錢塘圖。
張侯妙語何所似,青玉為案黃金鋪。要當聯(lián)轡事幽討,邂逅得句相招呼。
東坡已死不可作,因君對景還嗟吁。水仟配食竟莫舉,但見舊隱環(huán)菰蒲。
山間有寺過三百,終期遍走參能儒。還家兒輩若問我,庶免不如空囁嚅。
《次韻寄荀晉仲簡陳夫子》
二老亭亭雙屬玉,交映霜余半溪綠。才高一世妙言語,落筆珠璣爛盈掬。
時來釣叟為三公,傅巖莘野誰雌雄。紛紛俗態(tài)任冷暖,風云早晚騰蛟龍。
中興復見宣和盛,須信人心協(xié)天命。真從僵仆正邦基,更向膏肓起民病。
尺書寄我三長篇,管中窺豹非其全。墨渝紙敝未釋手,晴窗飛盡沉香煙。
嗟予留滯濡須塢,夢寐斯文屬燕許。何當單騎造齋榻,遂使高軒出城府。
春風回首歸萌芽,又促畦丁種早瓜。我心傾寫會有日,為言已辦浮江槎。
《次韻陶監(jiān)丞茂安見贈》
三年重見須川湄,舍舟東去何驅馳。王事靡鹽莫遑息,人生所貴心相知。
經(jīng)從往返兩過我,一言意厚何多為。向來江夏傾蓋日,翕然譽望推麟儀。
才猷伏火丹九轉,用之功效堪扶衰。重陽初過雨新霽,乾坤六合方平夷。
邊城殘寇何足滅,廟堂勝算那容窺。相逢問我出世法,嗟我茅塞同荒陂。
因君扣擊發(fā)探省,沉迷可笑群昏隨。我聞摩詰老居士,后身樓至今王維。
忽然惠顧有緣契,怳若宿霧青天披。愿君為我取妙善,此界示現(xiàn)無邊慈。
《次韻孫興宗秋懷》
秋山赫赫明丹楓,秋天隱隱分玄鴻。不知眼界闊多少,九華突兀撐晴空。
嗟予老病百事懶,誰能強勉追兒童。讀書既苦齒多豁,屬文益覺心如蓬。
年來衰甚更齟齬,乘舟賣面皆遭風。茫茫有類墮云海,躊躇四顧迷西東。
感君賦秋肯寄我,開緘反覆歌三終。如痿忽起盲忽視,角力未易分雌雄。
寒鄉(xiāng)冰雪正凝沍,暖回愛日何烘烘。驚濤巨浸浩無際,安流利涉輸艨艟。
蓽門圭竇僅容膝,規(guī)模敢擬何房宮。生平示慣新斧鑿,斲削便許從共工。
偉哉歐梅兩黃鵠,逃名詩酒俱稱翁。余生顧后八十載,賢愚雖異襟期同。
知君尚友取前哲,言之聊復輸?shù)ぶ。何為?guī)規(guī)事騷雅,乃欲索我章句中。
舂容大軸爛錦繡,令人一睹情融融。清新嫵麗似鮑謝,豈徒奧學稱淹通。
人能平地覆一簣,不輟會致邱山崇。披云挽仰三百日,相逢底事常匆匆。
去年江上識君處,鑿冰初見陽沖沖。分攜不覺秋又晚,向來旱氣方蘊隆。
君如鎮(zhèn)西我淝水,我往無事還何功。而君被檄試多士,考覈曲盡權衡公。
作詩惡用求好語,好語正自添詩窮。有時嗣響姑趁韻,茲意只欲安微躬。
爭如閉門絕慶吊,著書遠繼吾家充。靜言培塿亦何罪,不韙正坐睎衡嵩。
茅齋雨過負露肅,青燈夜諷賡秋蟲。更闌耿耿不成寐,臥聽江城鳴畫筒。
《酬潘縣尉》
堯明文采燦星宿,子全道義高金玉。傷哉二子不可見,墓上悲風號拱木。
逢君論在友話偶及,令我吞聲為渠哭。因渠感君不我鄙,遠寄錦囊詩一軸。
有如貝闕羅珠璣,東攫西拿厭吾欲。又如康衢走騏驥,朝越暮燕惟爾逐。
匹夫獲罪坐懷璧,誰使詮夜光沖蔀屋。仲尼知本故稱水,請看縣崖瀉飛瀑。
我從二子方弱冠,挽仰三母同轉轂。壯年登第今已老,碌碌無奇堪齒錄。
羨君節(jié)操似松筠,雪里高標仍絕俗。已將義命等窮途,肯為身名強榮辱。
高情慷慨憐衰晚,妙名縱橫丐膏馥。開緘反復讀數(shù)過,骨竦毛森頭觳觫。
施隆報蔑君勿誚,明月輕投得魚目。人生遇合會有日,行矣鳴騶入空谷。
燮調元化坐廟堂,長使斯民歌鼓腹。
《次韻胡德輝松軒時乞兵戍淮》
伐蛟生得須髯蒼,隱然為屋分三梁。廣寒恍若東西廂,清風入座衣披猖。
蕭蕭終日聲秦篁,一洗鄭衛(wèi)無伊涼。嗟予頑鈍鐵石腸,時危合蹇甘皇皇。
江城正苦夏烈日,淮甸已懼秋飛霜。綠尊翠杓且徑醉,喜與夫子參翱翔。
平生邱壑老增劇,夢想朝露珠璣香。何時元戎北渡森旗章,料敵制勝一一盡所長,雞群野鶴看昂昂。
《次韻秦壽之雷江阻風》
君之是行亦不惡,到處名山得佳作。江神好事欲援例,橫起狂風卷帆腳。
要求詩句須少駐,故戲舟師令暫泊。雷江正在淮南岸,萬頃黃蘆映于廓。
不知眼界闊多少,但見炊煙耿墟落。歸心浩浩孰撩動,歸夢忡忡予忖度。
怒濤底事強留滯,清夜無眠屢驚愕。溯游初冀日千里,今比驅車反成錯。
人生離合自有數(shù),誰謂江神能見謔。新詩入筆走驊騮,奔逸絕塵那可卻。
何妨有酒發(fā)妙思,坐對陶泓自斟酌。韻來嚴語險屬和誰,顧我才慳子非虐。
王之道-詞作鑒賞
《如夢令》
一餉凝情無語,手撚梅花何處。
倚竹不勝愁,暗想江頭歸路。
東去,東去,短艇淡煙疏雨。
王之道詞作鑒賞
這首閨情詞,寫了一位少女殷切盼望心愛的人由遠方歸來的情懷。詞中對人物面貌舉止著墨不多,對其內心活動的刻畫卻極為深、細致。讀時須注意其措語、用典及結構個的意匠經(jīng)營。
“一餉疑情無語”,顯然不是終日無語、整日銷凝而是忽然間因觸景生情而產(chǎn)生的惆悵。從次句看,很可能是因攀折梅花所致。這情形有類于《西洲曲》“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從憶梅到折梅,引起對遠人的懷思有一個從無意到有意的過程。折梅與懷人有關,所來自遠,南朝劉宋時陸凱贈范曄詩云:“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故次句言“手撚梅花何處”,其意仍在懷思遠人!昂翁帯倍謩t有欲寄無由的苦惱,故“手撚”梅枝,彷徨徘徊。
女子所懷何人,下句更有暗示!耙兄癫粍俪睢,系用杜詩《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句意,杜詩寫了一位為丈夫所遺棄的婦人自保貞潔的德操品行。這里用以暗示詞中女主人公離居的憂傷,和對遠人一往情深的盼望。同時又沿用杜詩,以翠竹之高節(jié)擬人“暗想江歸路”,則進一步點出其人遠人的蹤跡,想當初,他從“江頭”揚帆遠去的,而今也該從去路歸來了吧!這句“暗想”聯(lián)上“凝情無語”云云,又進一步通過狀態(tài)表情,表現(xiàn)女子那深沉的思念,難以用言語表達。而“江頭歸路”聯(lián)上“何處”云云,又使人聯(lián)想到唐詩“妾夢不離江水上,人傳郎在鳳凰山”(張潮)的意境,使人體會到她的內心之癡迷。
從“暗想江頭歸路”到末二句“東去,東去,短艇淡煙疏雨”,在意象上有一個跳躍。兩字“去”字,可推知不是丈夫歸來,倒是出外時的情景。那時,他就乘著一葉行舟在煙雨迷蒙的江頭離她東去,那景象是如此凄迷,記憶又是如此猶新,令人難以忘懷。這種倒敘不僅使讀者領略到更多憂傷,豐富了詞人的內蘊;而且造成一種類乎漢詩“步出城東門,遙望江南路。前日風雪中,故人從此去”的意境,既顯示出女主人公企盼的失望,又增加了其性格的溫潤。
“詞人難于令曲,如詩之難于絕句,不過十數(shù)句,一句一字閑不得。末句最當留意,有有余不盡之意始佳。”(張炎《詞源》卷下)這首詞的作者,注意措語用意的深婉,做到了句無閑字而有余意;結尾處所造想象中境界,亦饒悠悠不盡之韻味,故稱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