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維柯·阿里奧斯托
路德維柯·阿里奧斯托,Ludovico Ariosto,1474年9月8日-1533年6月6日)意大利文藝復興時詩人,代表作《瘋狂的羅蘭》(Orlando Furioso)。
生平
1474年9月8日出生在意大利北方艾米利亞雷焦的一個衰落的貴族家庭。10歲時全家遷居費拉拉。最初學習法律,但對古典文學和人文主義產生濃厚的興趣,刻苦研究,造詣很深。1502年進入費拉拉的宮廷,在埃斯泰公爵手下供職,曾擔任偏僻的山區(qū)的行政長官,多次受命出使羅馬和其他城邦。早年用拉丁語、俗語寫過一些愛情詩和哀歌,比較著名的有七首《諷刺詩》,作于1517至1525年間,是用三韻句寫成的致親友的書信,抒寫不得志的境遇,對時政進行針砭。他的喜劇《列娜》(1528~1529)、《巫術師》(1528)等,借用古羅馬喜劇中經常出現的愛情和家庭生活的題材,譏諷貴族,同情平民。它們都用俗語寫成,是文藝復興時期喜劇的最早杰作。長篇傳奇敘事詩《瘋狂的羅蘭》是他的代表作,1502年開始寫作,1532年最后定稿,前后歷時30年。全詩計46歌,4,800余行。長詩的開端承接意大利詩人博亞爾多的長詩《熱戀的羅蘭》的結尾,以查理大帝及其騎士同回教徒的大戰(zhàn)為背景,以騎士羅蘭對安杰麗嘉的愛情為主要情節(jié)。羅蘭為追尋出奔的安杰麗嘉,走遍天涯海角,歷經種種驚險的遭遇,后來得悉她已經同回教徒勇士梅多羅結了婚,因痛苦和絕望而發(fā)瘋。這部長詩情節(jié)曲折離奇,富有神話色彩。作者借用中世紀流行的騎士傳奇的體裁,是為了反映意大利的現實生活,表達人文主義思想。他用優(yōu)美的筆觸描繪大自然的美,是為了抒發(fā)對現世生活的贊美;寫不同宗教信仰的男女青年勇于克服艱難險阻而熱烈愛戀的故事,是對中世紀宗教偏見和禁欲主義的批判,對愛情和英勇行為的歌頌。他滿懷愛國激情,譴責外國侵略者和封建君主給意大利帶來的災難,要求給意大利以自由、統一、和平與幸福。《瘋狂的羅蘭》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社會生活的畫卷。這部長詩具有獨到的藝術性。詩人以羅蘭和安杰麗嘉的愛情為主要線索,把其他騎士的愛情、冒險經歷和上百名人物(國王、僧侶、妖魔、仙女等)的故事巧妙地編織起來,把敘事和抒情、悲劇和喜劇的因素融為一體。詩中對羅蘭發(fā)瘋的過程和復雜的心理變化,刻劃細致,層次清楚。它對歐洲的敘事長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著作
阿里奧斯托有模仿羅馬詩人賀拉斯筆法寫成七首《諷刺詩》(1517-1525)。他還寫了五部喜劇,這些是根據拉丁古典文學但受當代生活的靈感所寫的,用俗語模仿拉丁喜劇。其代表作《瘋狂的羅蘭》(Orlando Furioso)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文學作品!动偪竦牧_蘭》是博亞爾多《熱戀的羅蘭》(Orlando Innamorato)的續(xù)篇,第一版于1516年出版,40歌。其后又不斷修改,1532年定稿時共40歌。故事以查理曼大帝與撒拉森人之間的戰(zhàn)爭為背景,講述羅蘭與以對安杰麗嘉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