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趙無極

    趙無極(畫家)

    趙無極(Zao Wou-Ki,1921年2月13日-2013年4月9日) ,生于中華民國北京,祖籍鎮(zhèn)江丹徒大港,法籍華裔畫家。1935年入杭州藝術?茖W校,師從林風眠。1948年赴法國留學,并定居法國。在繪畫創(chuàng)作上,創(chuàng)造了色彩變幻、筆觸有力、富有韻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繪畫空間,被稱為“西方現(xiàn)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曾是法蘭西畫廊終身畫家、巴黎國立裝飾藝術高等學校教授,獲法國騎士勛章。2013年4月9日,趙無極因病醫(yī)治無效在瑞士沃州逝世,享年92歲。代表作品有《紅》。

    人物簡介

    趙無極(法文名為Zao Wou-Ki),法國籍華人畫家,祖籍江蘇鎮(zhèn)江大港鎮(zhèn),為趙匡胤第三十代孫。法籍華人畫家趙無極,與美籍華人貝聿銘先生、美籍華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譽為海外華人的”藝術三寶”。

    1921年2月13日生于北平(今北京)。童年在江蘇南通讀書,并學習繪畫。1935年入杭州藝術?茖W校。1948年赴法國留學,并定居法國。年輕的趙無極尤其推崇北宋大畫家米芾,認為他是中國最偉大的畫家之一,這份敬仰至老不減當年——“他是用另一種眼光觀察的畫家,是大書法家!

    卜他將西方現(xiàn)代繪畫形式和油畫的色彩技巧,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意蘊相結合,在繪畫創(chuàng)作上,以西方現(xiàn)代繪畫的形式和油畫的色彩技巧,參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意蘊,創(chuàng)造了色彩變幻、筆觸有力、富有韻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繪畫空間,被稱為“西方現(xiàn)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現(xiàn)為法蘭西畫廊終身畫家、巴黎國立裝飾藝術高等學校教授,獲法國騎士勛章。曾在世界各地舉辦160余次個人畫展。

    《中國歷代書畫家集》 蘇文 編繪

    婚姻家庭

    首任妻子謝景蘭,兩人育有一子趙嘉陵,后離異,1995年因車禍去世。

    趙無極

    第二任妻子陳美琴,為香港藝人,患有精神病,1972年病發(fā),自殺身亡。

    第三任妻子弗朗索瓦.馬爾凱(Francois Marche),法國人。

    晚年遭遇“妻兒奪父戰(zhàn)”

    晚年的趙無極,雖然作品獲得市場認可,但家庭方面并不順意。趙無極在91歲時患上老年癡呆癥。1973年,趙無極認識了他的第三任妻子、法國策展人弗朗索瓦·瑪爾凱,兩人于1977年結婚。在趙無極晚年的生活里,弗朗索瓦包辦了他的一切。每當別人問起有關趙無極展覽、畫作銷售方面的事務時,趙無極就會說:“問弗朗索瓦,我不懂!

    2011年秋,在瑪爾凱的安排下,他離開生活了六十多年的巴黎,前往瑞士,在日內瓦湖邊住下。這次移居,瑪爾凱還帶上了趙無極400多幅價值數(shù)十億元人民幣的珍貴畫作,這也掀起一場家庭風波。

    趙無極的獨子、畫家趙嘉陵于2011年5月底以“濫欺弱者罪”在巴黎提起訴訟,稱趙無極的遷居是弗朗索瓦為獲得趙無極畫作所有權而一手策劃的,并未征得趙無極同意。據(jù)歐洲時報稱,官司有了新進展:巴黎上訴法庭判定,趙無極的作品由其子趙嘉陵監(jiān)控清點。趙無極與弗朗索瓦結婚時,協(xié)議財產(chǎn)分開處理,弗朗索瓦無權處置趙的產(chǎn)業(yè)。但是這場官司因涉及瑞士和法國兩國的法律,案件可能會繼續(xù)復雜化。

    個人履歷

    14歲時,趙無極進入杭州藝術?茖W校,面對機械化的寫實主義教育,趙無極卻背道而馳,力圖捕捉構圖的“理”與“力”,拋棄情節(jié)性,以求主題的統(tǒng)一。

    1941年趙無極留校任教,在重慶舉辦首次個人畫展。

    1947年在上海舉辦個人畫展,1948年移居法國。

    1949年5月,克勒茲畫廊舉辦趙無極在巴黎的首次個人畫展。

    1953-1954年他在法國和其它國家(伯爾尼、日內瓦、羅馬、米蘭、慕尼墨、紐約……)多次舉辦展覽。

    趙無極(1921-2013),旅法畫家。趙無極1921年生于北平一書香世家。其家族淵源久遠,族譜可直溯北宋皇室燕王家族。趙無極自小即天資聰穎、對文學、中外歷史極感興趣。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親和叔父,對繪畫藝術都十分重視。他的父親常不厭其煩地從美學及技巧的觀點向子女解釋一幅作品的偽劣,他的叔父則經(jīng)常從巴黎帶回一些仿制名畫的明信片送給趙無極。在一個知識份子家庭中,大家都對繪畫藝術倍感興趣與好奇,他便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激發(fā)起成為畫家的抱負。

    1935年14歲時,他入杭州美專就讀,六年之中,由素描石膏像、素描模特兒到畫油畫,其中也學習國畫臨摹、畫法理論及西洋藝術等課程。他的早期作品主要以塞尚、馬蒂斯、畢加索為師,畫風比較接近西方印象派。也就是人們所謂的“ 具象”時期。 1941年,趙無極舉行首次個展,但他不滿意明清以降的傳統(tǒng)中國畫。他盼望有一種更令他滿意的訓練。于是他在1948年與第一任妻子謝景蘭前往巴黎。在巴黎的日子里,他結識了許多畫家,如拉吉、哈同、布蘭姆等人,與當時的巴黎塞爾努奇美術館長艾利塞夫熟悉,與詩人米修結為莫逆,而他與第三任妻子梵思娃也在巴黎結識。

    繪畫在巴黎獲得全面開展,1949年5月即在克滋畫廊舉辦首次個展。他一面作畫、一面思索,西方繪畫發(fā)亦已達到一個必須突破的關口,于是他由克利的畫中得到啟示,一躍而入抽象的世界。

    他繼續(xù)探索繪畫的可能性,而在中國水墨的渲染方式及空間觀念中得到認識,將他的繪畫帶到另一個階段。之后,他的畫以色彩和空間分配,領著觀者進入一個似無形又有形的無限世界。

    趙無極從塞尚、畢加索過渡到克利,此時藝術也從架構一個完整的世界過渡到隨機創(chuàng)作的階段。至此,觀眾已無法直接從視覺形象來定義作品的內涵,1952年的作品“靜物”,即是此類轉型作品的典范。畫面中隨意置放一些乾樹枝及雜物,造型奇特且充滿荒涼、神秘的氣 氛。對藝術家而言,靜物是色彩與符號,在一定光線下,配上各種冷暖色調的合,他擺脫了具象畫風,從分解主觀的外表,使客觀的形體以簡單的形式出現(xiàn)。 1958年的作品“云”之后,趙無極的作品不再有標題,他僅在畫布背面注明創(chuàng)作日期。

    他六七十年代的作品,逐漸擺脫一切法則,恣意地揮灑他的自由,以各種創(chuàng)新組合的方式去表達內在的需求與感受。

    趙無極在其80年代以后的作品,隨著年齡及閱歷的增長,注入了較多的溫情與靈逸。激情與對立則逐漸溶進云彩或水氣中,1986年的重要作品“向馬諦斯致敬”,人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他的改變,他較注重畫面的調和,色彩更為流暢。如果說文字符號是他們創(chuàng)作的里程碑,則色彩的運用則擴張了藝術家的繪畫語言。

    一直到今天,年屆90多的趙無極仍孜孜不倦地創(chuàng)作,他曾說:“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還能拿畫筆、涂顏料,我就一無所懼,我只希望能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手上的畫,要比上一幅更大膽、更自由。

    1921年   

    生于北京,族譜上溯宋朝皇族;

    1935年   

    進入杭州藝專,師從林風眠學西洋畫;

    1941年   

    畢業(yè)留校任教;

    1948年   

    赴巴黎繼續(xù)深造;

    1949年   

    巴黎克勒茲畫廊首度個展《趙無極八幅石版畫欣賞》專輯出版;

    1951年   

    參加辛辛那提彩色石版畫雙年展,《生活》雜志以一整版刊登他的一幅石版畫出版;

    1953年   

    辛辛那提博物館版畫回顧展;

    1955年   

    第一部《趙無極版畫作品總目》出版;

    1957年   

    波歇博物館出版社出版第一部趙無極生平傳記;

    1959-1960年 

    影片《趙無極》被納入《法國藝術家工作室》系列中;

    1961-1962年 

    在西班牙馬德里阿特內奧館和科爾多瓦利喬畫廊展出油畫﹑水彩畫和石版畫《西方的誘惑》一書與10幅石版畫在拉于納畫廊展出;

    1969年   

    第二次回顧展先后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當代美術館和魁北克博物館舉行;

    1975-1977年 

    巴黎國立現(xiàn)代美術館開設趙無極專廳;

    巴黎大皇宮國家美術館個展;

    1981年   

    巴黎大皇宮國家美術館個展;

    巴黎國立現(xiàn)代美術館開設趙無極專廳;

    1984年   

    法國政府授予榮譽勛位勛章;

    1993-1994年 

    晉升榮譽勛位第三級,獲巴黎維爾美勛章,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博士學位獲日本天皇繪畫獎;

    1995年   

    獲LVMH集團在巴黎設立的科學藝術獎中的藝術獎于拉岸里埃爾-弗雷羅工作室創(chuàng)作了七幅版畫;

    1998年   

    上海博物館以其三個特別展覽廳舉辦趙無極回顧展,展出他105幅油畫作品上;艨怂囆g會館舉辦趙無極版畫展;

    2003年   

    被法蘭西藝術院接納為院士;

    2006年   

    受聘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名譽教授;

    人物去世

    2013年4月9日下午,法籍華裔著名畫家趙無極因病醫(yī)治無效在瑞士沃州逝世,享年92歲。

    創(chuàng)作歷程

    早期創(chuàng)作

    趙無極1921年生于北平,成長于南通,學畫于杭州,從藝于重慶和上海;1948年定居巴黎,1964年入籍法國。創(chuàng)作以人物和風景為主的具象油畫。

    自1954年起,他的繪畫轉入抽象,浮動于虛無的空間和變幻的色彩之中。以后,符號逐漸解散、消失,畫面為自由的筆觸和大片的顏色所代替。

    50年代后

    50年代后其創(chuàng)作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作品多以黑、褐等暗色為基調,筆觸激烈,充滿力度,畫面極富運動感,七十年代中期以后,趙無極繪畫進入另一階段,其油畫技巧日臻嫻熟,色彩變得艷麗明亮,畫面更側重對空間和光線的追求,蘊含天地水火等種種大自然的要素,更具有風景的意味,氣氛越來越平靜。

    1959年后,他的作品進一步擺脫具像性、描寫性和情節(jié)性,更直率地表現(xiàn)精神和情感。他喜將大幅畫布鋪于地面作畫,在無拘無束中盡情揮灑。趙無極深受中國文化熏陶,作品始終洋溢著東方氣息,講究氣韻。

    80年代后

    80年代后正值趙無極的藝術家國際名聲、美術地位再攀巔峰的年代。在此期間其創(chuàng)作隨心自如,無論用色與下筆均敏銳、堅定和自信。同期的精彩巨作為《25.06.86桃花源》,畫中懸浮的葡萄紫和深海的湛藍層層相間,如煙的灰白色調子制造出宛如瀑布湍流般的景象。迷茫的灰白和鈷藍、礦石褐色透過對比表現(xiàn)出來,并不斷地向彼此滲透、擴張,橫生的氣韻流動其間;藝術家下筆的力道時輕時重,將觀者引入一個無盡的空間,想象得以飛馳。三澗直式構圖極為特殊,以中國水墨畫的垂直構圖為藍本,別具意義。作品完好保存于歐洲私人收藏之手,在2012年蘇富比春拍會上展露,估價1,800萬至2,800萬港元。

    90年代后

    進入九十年代,趙無極的繪畫更是爐火純青,一方面,更顯物象影響,如《90年10月25日》具月光水波之象,《96年2月6日》呈崗巒林木之形;另一方面,卻又化入象外之象,進一步體現(xiàn)中國哲學所特有的天人合一,虛靜忘我的精神境界。

    2002年12月,趙無極當選法蘭西學院藝術院終身院士。趙無極曾獲法國榮譽勛位團第三級勛章、國家勛位團第三級勛章、藝術文學勛位團一級勛章、巴黎市榮譽獎章、日本帝國藝術大獎等。

    2016年5月28日香港佳士得春拍“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拍”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槌,共83件拍品,其中,趙無極《翠綠森林》以咨詢價上拍,4500萬港元起拍,6200萬港元落槌。

    中西結合

    藝術無國界

    趙無極成熟期的作品反映了由對西方抽象藝術的熱衷到回歸中國傳統(tǒng)這條主線,而這種回歸又不是一種簡單的回歸,他是有機的,是從哲學和美學的高度審視下的回歸。他那酣暢淋漓的油彩下所蘊含的東方意韻令人沉醉,而其筆端也自然的流露出了幾十年海外生活所理解和滲透的西方的浪漫主義色彩。那些美好的意象不時角動人們的心弦,使涌動著地神奇變化的風云,咆嘯微茫的海濤頓時融化在無盡的藝術幻想中。

    西方的大師們如德拉克羅瓦、布歇、凡高、馬蒂斯等的畫作中經(jīng)常充滿著對東方世界的神奇想象,然而大多只算是對表象的理解,是西方現(xiàn)代藝術對“東方”概念的小小結論。趙無極繪畫的巨大成就在于他為一個中國人,繪畫揚溢著對東方精神的理解,并將自己和作品融入到東方的藝術哲學之中。在西方人看來,趙無極的繪畫迎合了他們普遍意義上對“東方”遐想的心理期待;而在中國,人們所贊賞的是他將“抽象”繪畫的理解東方化,使在精神上得以融通。于是趙無極的繪畫便成為東、西方人們眼中的成功的視覺經(jīng)驗。

    趙無極自己說:我是受中國的影響,對國外的東西也看得很多。因此,我對油畫有一些自己的見解。中國文化很豐富,當然對我?guī)椭艽。他們說從我的畫上可以看出中國文化的韻味……我的畫西方的味道也有,東方的風格也有,這是自然的融合,硬做做不出來,不能勉強……當時的文化部長問我為什么不加入法國籍,我說我沒意見。他們都說我是一位法國籍的中國畫家。我的畫還作為法國的代表作品在中法文化年活動中展出。但我是一位中國人,中法兩方面對我都很好,所以我是個中法畫家。

    油畫作品

    趙無極作品從不成熟,到成熟,到具有自己的藝術個性,經(jīng)歷三個階段,他的油畫作品也不斷增多,油畫技藝也日趨完善,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藝術作品。

    趙無極的主要作品

    1950年《 百合 》;  1950年油畫作品《綠色花瓶》;  1951年《朝圣之路》;  1952年《處處聞啼》;  1952年《海景》;  1952年《蓮花》;  1952年《賽馬》;  1953年作品《一對》;  1954年《鄉(xiāng)村》;  1955年《小橋流水》;  1956年《火》;  1956年《連理》;  1969年《5.12.19》  1969年《25-09-69》  1970年《11-12-70》  趙無極 《海灘 鏡心》;  2000年《無題》。

    《抽象》

    作品風格

    無極先生早期酷愛意大利、荷蘭和法國等古典繪畫風格,深受畢加索、馬蒂斯和克利等西方現(xiàn)代派藝術大師影響,在力求“不復制自然而再現(xiàn)自然”的創(chuàng)作中,他經(jīng)過了多次自我否定的痛苦歷程,“遵規(guī)守矩不是創(chuàng)作”。他在回憶創(chuàng)作一生時曾表述,面對前一日的畫幅作品,他在不肯乖乖順從其意志的色彩和空間里揮筆,并在與繪畫日復一日的“爭斗”中得到莫大快樂,盡管也曾氣餒和疲倦。趙無極不愧為一位潛心創(chuàng)作的藝術大家。除繪畫外,他對別的事情看得很淡。問到一些具體事情時,他總是說,這需要問夫人弗朗索瓦茲。

    趙先生認為,畫家要用畫來說話,其一直堅持“畫家說得越少越好”。好的藝術作品必須要與觀眾進行心靈溝通,由世人評說。其在談笑中介紹道,他一生致力于繪畫——心中的繪畫,并在不斷創(chuàng)作中得到樂趣。他每天仍堅持四五個小時的創(chuàng)作,但為了保持體力并做到能在畫架上爬上爬下,他每周在教練的指導下堅持打高爾夫球。據(jù)其年已花甲的夫人弗朗索瓦茲介紹,趙先生每年還經(jīng)常到位于楓丹白露的鄉(xiāng)村別墅揮筆作畫,更大的畫室里存放了好多已完成的畫幅,其中包括曾專門為夫人而激情創(chuàng)作的題為《紅》的作品。

    繪畫傳統(tǒng)

    趙無極在法國繪畫了半個世紀,但奇妙的是,趙無極的繪畫卻沒有純粹法國化。法國著名詩人克羅德·華在談及趙無極時認為,他的抒情抽象畫是融合東西方文化的杰出代表,“認為不同文化是對立的,東西方文化從根本上不相容,對這類危險的神話,趙無極是個有力的反證!

    趙無極早期研習意大利、荷蘭和法國的古典繪畫,并深受西方現(xiàn)代派藝術大師畢加索和馬蒂斯的影響,創(chuàng)作以人物和風景為主的具象油畫。但是,在欣賞和品味了許多西方作品之后,他的內心卻開始轉向了中國,轉向了曾想遠離的文化和藝術。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民族是一個很幸運的民族,中國的好東西實在太多了,青銅器、瓷器、書法、繪畫……重要的是怎樣吸收和消化,怎樣把這種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和影響變成真正屬于自己的一部分。

    “人們都服從于一種傳統(tǒng),我卻服從于兩種傳統(tǒng)。”趙無極在一次接受采訪時這樣說。在后來半個多世紀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趙無極的繪畫被評論界認為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豐富性和創(chuàng)造力的完美體現(xiàn)”,“融會貫通了中西方文化,充分運用西方文化的表現(xiàn)手法,把文化底蘊豐厚的中國美學思想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進入中年之后,趙無極的油畫技巧日臻嫻熟,色彩變得艷麗明亮,畫面?zhèn)戎貙臻g和光線的追求,蘊含天、地、水、火等種種大自然的要素,氣氛越來越平靜。到了晚年之后,他的繪畫更是爐火純青,被視為“一方面?zhèn)鬟_了大自然的蓬勃生機,另一方面卻又化入象外之象,進一步體現(xiàn)了中國哲學所特有的天人合一、虛靜忘我的精神境界。”

    趙無極說,“如果說巴黎的影響在我作為藝術家的整個成長過程中是無可否認的,我必須說,隨著我思想的深入,我逐漸重新發(fā)現(xiàn)了中國;蛟S悖謬的是,這種深遠本原的歸復,應該歸功于巴黎!

    藝術風格

    趙無極,法籍華人畫家,1921年出生于北平。趙無極青年時代在杭州國立藝術?茖W校受教,后赴歐洲研習意大利、荷蘭和法國的古典繪畫,深受畢加索、馬蒂斯和克利等西方現(xiàn)代派大師影響,創(chuàng)作以人物和風景為主的具象油畫。后來,趙無極的畫風轉入抽象,因充滿東方的精神意象與神秘的象征意味,而受到廣泛關注!稛o題》為畫家藝術風格完全成熟時的作品,畫面上流動的是大片的色塊、自由的筆觸與偶發(fā)般的肌理,從中我們不難窺見趙無極創(chuàng)作時自由放任的狀態(tài)。

    作品與收藏

    在法58年的創(chuàng)作中,趙無極先生的作品風格獨創(chuàng)、想像豐富,他以西方表現(xiàn)力極強的油畫形式展現(xiàn)了中國的藝術傳統(tǒng)和藝術精神;他在巴黎重新發(fā)現(xiàn)了中國,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道路。法蘭西學院第一位華裔院士程抱一先生曾這樣評價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他開始了激動人心的長期探索,并吸取了西方藝術的偉大之處。與此同時,他也發(fā)現(xiàn)了東方文化之精彩。”

    藝術評論

    趙無極先生從50年代在巴黎畫壇嶄頭露角開始,就一直持續(xù)地保持著在國際藝術界知名的記錄,他享有了國際藝術界給予他的許多榮譽和尊敬,也是中國藝術的光榮。

    趙無極先生早年在國立杭州藝專學習時,受到林風眠的指教。他向林風眠學到的不是具體的繪畫技巧,而是林風眠敢于創(chuàng)新、追求藝術自由境界的精神。從他早期的作品便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著天賦素質的畫家,在作品中無遮無攔地表現(xiàn)出自己的感覺,不受學院派寫實技巧的束縛,而且懷著對自由抒發(fā)胸臆的夢想。

    也就因為懷著藝術的夢想,他走向巴黎。后來的實際證明,他的性情和法蘭西文化幾乎有著天然的親和關系,在那塊土地上得以順暢的發(fā)展。他的藝術鋒芒從來就是咄咄逼人的,這與戰(zhàn)后歐洲畫壇重新復蘇的探險熱潮十分吻合;他的藝術智慧又是充沛深厚的,這使他能在幾十年里不斷推進和完善自己的風格,每個階段都有新的境界;他的藝術上充滿感性的,這與法國藝術整體中那種熱烈與典雅的趣味切合相投。法國人首先在感覺上接受了他的藝術,而整個西方畫壇則從藝術史的邏輯中承認了他的藝術。

    趙無極先生在海外迎對的是西方抽象繪畫大潮,他從表現(xiàn)性的具象繪畫開始,發(fā)展成符號化的意象繪畫,再進而發(fā)展成表現(xiàn)性的抽象繪畫,在畫風確立的過程中,他的藝術境界也愈發(fā)顯得擴大。西方抽象繪畫做的是畫布上的形式營構,趙無極先生則從關于自然的憧憬與感受中上升為抽象語言,這就拉開了與西方抽象繪畫的距離。他的盛期作品是一個完全抽象的形式世界,但疊印出一個充滿生命律動的自然世界,讓人生發(fā)許多投射了審美聯(lián)想的幻覺,從畫中看到變化的廣袤自然。這是以東方傳統(tǒng)為根基的抽象形態(tài)繪畫,是中西藝術在精神上的交融。

    獲得榮譽

    無極先生曾榮獲法國榮譽勛位團三級勛章、法國國家勛位團三級勛章、藝術文學勛位團一級勛章、巴黎市榮譽獎章以及相當于藝術界諾貝爾獎的日本帝國藝術大獎等。2002年12月,他繼朱德群之后成為第2個當選法蘭西藝術院終身院士的華人畫家。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十分喜愛并高度評價趙先生的作品;總理德維爾潘也慕名而來,參觀作品,成為他的座上客。

    晚年軼事

    當?shù)貢r間9日下午,趙無極,這位與美籍華人建筑家貝聿銘、美籍華人作曲家周文中一起被譽為海外華人“藝術三寶”的法籍華裔著名畫家,因病醫(yī)治無效在瑞士逝世,享年93歲。

    其律師透露,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的趙無極,從2013年3月底以來已兩度入院。趙無極之子趙嘉陵隨后證實消息,透露父親病重期間家人一直陪伴在側,感謝各界的關心。

    拍賣紀錄

    作品屢創(chuàng)拍賣紀錄 掀“趙無極熱”

    趙無極是目前全球身價最高的華人藝術家。2010年4月6日結束的香港蘇富比“20世紀中國藝術拍賣”專場上,趙無極油畫作品《10.03.83》以3200萬港元落槌,這樣的“高價”對于趙無極的作品來說只是“平常事”。

    2017年4月2日,香港蘇富比2017年春拍,趙無極作于1967年的大尺幅油畫《17.07.67》以4003.75萬港元成交。

    2017年11月25日,趙無極作品《29.01.64》在佳士得拍賣。

    2018年4月6日,,趙無極作品《25.06.86 桃花源》在國嘉德香港2018春季拍賣會上拍賣,成交價43870000港元。

    人物

    在巴黎靠畫畫謀生很難? 他打破了這個“不可能”

    1920年,趙無極生于北京,15歲時,他進入杭州藝專學習。該學校由法國歸來的林風眠掌門,趙無極的老師是吳大羽和潘天壽。1964年,定居巴黎16年后,趙無極加入法國籍,不僅打破老師林風眠“在巴黎靠畫畫謀生幾乎不可能”的說法,還在歐洲畫壇占有一席之地。在《繪畫是我的生命》中,他寫道:“如果說,一個人一生中必須做些讓自己發(fā)狂的事,那么繪畫便是我的全部生命,也是我終生去追尋的惟一憑借……雖然我加入了法國籍,但我骨子里的東西還是中國人的!彼硎,“我繪畫的源泉來自中國!

    趣事

    畢加索不見兒子 但是掛念趙無極

    趙無極與畢加索、張大千等名家都是摯友。到法國后,讓其驚喜的是,他在法國南部的畫室居然一度毗鄰畢加索的畫室。已屆八旬的畢加索一心沉醉于繪畫,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見,但他對趙無極非常親切。每次在畫廊見面,他都熱情地招呼:“矮個子中國人!”若趙無極不在,他也會問,“那個矮個子中國人來了嗎?”

    評價

    周春芽:他是影響最大的華人藝術家

    身在國外的周春芽第一時間在微博表達了對大師去世的遺憾!耙粋在國際上影響最大的華人藝術家,一個對世界美術史發(fā)展有貢獻的藝術家,一個受人尊敬的藝術家!敝艽貉孔蛉崭嬖V記者,自己曾在展覽時見過趙無極,但因其長期住在國外,和國內藝術家的聯(lián)系寥寥無幾,自己也是通過一些傳記解到趙無極的生活點滴。在周春芽的印象里,趙無極是非常誠實的人,有著樸實的老一輩藝術家的精神,待人寬容。最重要的是,趙無極的藝術對早期國內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影響非常大,也是影響最大的華人藝術家,“他的抽象繪畫帶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和風格,在美術史上具有不可限量的地位和影響!

    呂澎:西方藝術史少不了他

    批評家呂澎也表達了緬懷之情。其評價:“他的作品有著鮮明的中國傳統(tǒng)風格和氣質。他將寫意畫融入作品中,使得其抽象繪畫有了鮮明的個人特征。他的作品一直受到世界藝術界的重視,在西方介紹藝術史的著作中也少不了他!

    陳默:成就不低于“齊徐張”

    批評家陳默表示:“趙無極去世后,短期內不會出現(xiàn)另一個對西方藝術有如此大影響的華人畫家!标惸f,“趙無極的成就絕對不低于齊白石和徐悲鴻,張大千對東西方藝術的交流有貢獻,但其貢獻也遠不及趙無極!

    代表作品

    趙無極作品

    藝術年鑒

    1941年趙無極留校任教,在重慶舉辦首次個人畫展。

    1942年在重慶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組織了一個青年畫家聯(lián)展,受知識分子和青年藝術家們的熱烈歡迎。

    1947年在上海舉辦個人畫展,1948年移居法國。

    1949年5月,克勒茲畫廊舉辦趙無極在巴黎的首次個人畫展。

    1950年趙無極首次參加“五月沙龍”,從此連年參加,直至1978年。

    1953-1954年他在法國和其它國家(伯爾尼、日內瓦、羅馬、米蘭、慕尼墨、紐約……)多次舉辦展覽,他的版畫作品美國獲得更大的成功,辛辛那提博物館舉辦其版畫回顧展。

    1961年趙無極在紐約的庫茲畫廊和東京的東京畫廊舉辦個人畫展。

    1970趙無極被薩爾茨堡國際夏令美術學院聘為教授,學院為他舉辦畫展。日內瓦克拉美畫廊、沙勒羅伊美術館和法蘭西畫廊為其舉辦畫展。

    1990-1992年日內瓦揚·克魯治畫廊展出趙無極油畫和水墨畫新作。

    1993年趙無極晉升榮譽勛位第三級,獲巴黎市維爾美勛章,在香港獲中文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1998年在馬德里國際代藝術博覽會中,泰薩·赫洛德畫廊為趙無極舉辦個人畫展。趙無極大型回顧展在法國昂熱展出;在美術館展出油畫作品,在舍美利埃宮展出水墨作品,在潘塞博物館展出版畫和書籍。上海博物館以其3個特別展覽廳舉辦趙無極繪畫大型回顧展,展出畫家105幅油畫作品。

    相關信息

    被盜作品

    2011年10月30日晚,位于798藝術區(qū)內的北京索卡藝術中心(索卡畫廊)正在展出的趙無極畫作失竊。經(jīng)過警方調查,曾在798藝術區(qū)索卡藝術中心任保安的張民,在離職后將價值400萬元的趙無極油畫盜走,并在原處掛上仿作。北京二中院一審以盜竊罪判處張民有期徒刑12年,并處罰金1.2萬元。

    名人推薦
    • 黃仲琴
      黃仲琴(1884~1942年),名嵩年,號嵩羅,字仲琴。祖籍廣東省海陽縣(今潮安縣)。
    • 侯碧漪
      侯碧漪(現(xiàn)代),女,號雙湖女史,江蘇無錫人。名門閨秀,淵源家學。及長,師從吳觀岱、孫寒厓,詩文書畫,因之大進,花鳥取法徐黃,下逮新羅,人物...
    • 楊騷
      楊騷(1900-1957),祖籍漳州華安縣豐山鎮(zhèn)人,生于薌城區(qū),著名詩人、作家,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成員,中國詩歌會發(fā)起人之一。1938年加入“中華全國文...
    • 郭鷹
      郭鷹:廣東潮陽人,潮洲箏代表。
    • 袁詠琳
      袁詠琳,1986年11月14日出生于美國德州休斯頓,華語流行樂女歌手、影視演員。2009年,袁詠琳參加并獲得了第52屆全美華埠小姐冠軍;同年,袁詠琳因受...
    • 郭友松
      郭友松,或作友嵩,名福衡,以字行。清松江府婁縣人,家住方塔東。稟性聰穎,記憶力極強。13歲中秀才,稱“神童”。才思敏捷,作詩文,落筆成章,每...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