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郭友松(1820~1887年)
郭友松,或作友嵩,名福衡,以字行。清松江府婁縣人,家住方塔東。稟性聰穎,記憶力極強(qiáng)。13歲中秀才,稱“神童”。才思敏捷,作詩文,落筆成章,每考試,必最先完卷。好詼諧,落拓不羈。擅長繪畫,以寫意為主,不論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著墨不多,而超逸清曠,奇趣橫生。所作畫,題記往往很長,下款署“婁村老!薄I绞染,又有鴉片煙癖,平時不肯隨便為人作畫,非至手頭窘迫,無錢買煙或沽酒時,才肯動筆。擅長人物,寥寥數(shù)筆,足以傳神。
江蘇提學(xué)使李聯(lián)琇按試松江,友松往試,題為《鸜鵒來巢賦》。友松片刻文成,但距交卷尚有多時,就在試卷后空白處,畫了《鸜鵒來巢圖》。 李學(xué)使見后,驚嘆:“這是宋朝畫院的作品!”拔置第一。后即聘郭為幕僚,助校文藝。李赴江北視學(xué),郭友松同舟而行,乃畫《李郭同舟圖》。于是大江南北的文人墨客,爭相題詠于其上,一時傳為藝林佳話。
同治十二年(1873年),應(yīng)鄉(xiāng)試,中舉人。但不諳世務(wù),落拓如故。喪偶后,更放浪形骸,玩世不恭。至今民間還流傳著關(guān)于他的許多遺聞軼事,稱為“落拓才子”。晚年,常在煙榻上消磨歲月,時用煙簽在桃核上刻人物鳥獸,尤擅刻山水,非常精妙;或赴茶館吃茶,敝衣破帽,高談雄辯,謔笑雜作。其后境況更困頓,靠賣畫為生。居室污穢狼藉,地上書籍,多半霉?fàn)。
所作畫,為數(shù)不少,但幾經(jīng)戰(zhàn)亂,現(xiàn)已很難得到。所著詩文,生前即已散佚,僅存《了然吟草》。獨有用松江土話寫成的一部小說——《玄空經(jīng)》,有傳本行世,雖游戲筆墨,但其中保存大量本地方言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