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顧則揚(yáng)(1897~1951)
民國藏書家。字公雄(一作公碩)。江蘇元和(今蘇州)人。顧麟士子。其父有藏書樓名為“過云樓”,收藏字畫、古籍甚富,藏有宮廷及私家珍本藏書,也有唐人寫經(jīng)、宋元刻本、明清抄稿和精刻、初刻本等罕見的善本書。如宋元本《揮麈錄》、《風(fēng)雅遺音》、《周禮》、《韓非子》、《廣川書跋》、《范香溪集》等50余種,明版和舊抄本300余種,清刻本170余種。他與妻子沈同樾遵循祖訓(xùn),悉心守藏。抗日戰(zhàn)爭(zhēng)時(shí)期,將一部分古籍字畫寄放在瞿啟甲處,一部分存入中國銀行保管。去世前即立下遺囑,要把祖?zhèn)鲿嬑奈锞璜I(xiàn)給國家。去世后妻子沈同樾攜兄弟姐妹五人顧篤瑄、顧榴、顧佛、顧篤璋、顧篤球據(jù)顧則揚(yáng)的遺愿,將四代相傳的書畫,1951年、1959年分別將其四代相傳宋魏了翁行書《文向帖》、元張渥《九歌圖》、明杜瓊《南村別墅十景冊(cè)》等“過云樓”所藏書畫393件,以及明代的善本書和罕見稿本10部,全部捐贈(zèng)給上海博物館。中央文化部和上海市政府分別授予褒獎(jiǎng)狀。上海博物館曾舉辦過“過云樓藏書畫展”。部分收入南京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