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盛庸(?-1403),不知何許人也,洪武時官至都指揮。建文初,以參將從征燕王。二年(1400年)與鐵鉉合力敗燕師于濟南,論功封歷城侯,授平燕將軍,充總兵官。伐燕,大敗燕師于東昌,擊殺燕師大將張玉。四年,在靈璧、六合、浦子口、高資港諸戰(zhàn)皆敗。燕王入京師,盛庸率眾歸降,奉命駐守淮安。永樂元年 (1403年)致仕。后都御史陳瑛劾其怨望有異圖,遂自殺。
名將之路
洪武中,累官至都指揮。建文初,以參將從耿炳文伐燕。
李景隆代炳文,遂隸景隆麾下。二年四月,景隆敗于白溝河,走濟南。燕師隨至,景隆復南走。庸與參政鐵鉉悉力固守,燕師攻圍三月不克。庸、鉉乘夜出兵掩擊,燕眾大敗,解圍去。乘勝復德州。九月,論功封歷城侯,祿千石。尋命為平燕將軍,充總兵官。陳暉、平安為左右副總兵,馬溥、徐真為左右參將,進鉉兵部尚書參贊軍務。
時吳杰、平安守定州,庸駐德州,徐凱屯滄州,為犄角。是冬,燕兵襲滄州,破,擒凱。掠其輜重,進薄濟寧。庸引兵屯東昌以邀之,背城而陣。燕王帥兵直前薄庸軍左翼,不動。復沖中堅,庸開陣縱王入,圍之數重。燕將朱能帥番騎來救,王乘間突圍出。而燕軍為火器所傷甚眾,大將張玉死于陣。王獨以百騎殿,退至館陶。庸檄吳杰、平安自真定遮燕歸路。明年正月,杰、平安戰(zhàn)深州不利,燕師始得歸。是役也,燕精銳喪失幾盡,庸軍聲大振,帝為享廟告捷。三月,燕兵復南出保定。庸營夾河。王將輕騎來覘,掠陣而過。庸遣千騎追之,為燕兵射卻。及戰(zhàn),庸軍列盾以進。王令步卒先攻,騎兵乘間馳入。庸麾軍力戰(zhàn),斬其將譚淵。而朱能、張武等帥眾殊死斗。王以勁騎貫陣與能合。庸部驍將莊得、皁旗張等俱戰(zhàn)死。是日,燕軍幾敗。明日復戰(zhàn),燕軍東北,庸軍西南,自辰至未,互勝負。兩軍皆疲,將士各坐息。復起戰(zhàn),忽東北風大起,飛塵蔽天。燕兵乘風大呼,左右橫擊。庸大敗走
無力回天
還德州,自是氣沮。已而燕將李遠焚糧艘于沛縣,庸軍遂乏餉。明年,靈璧戰(zhàn)敗,平安等被執(zhí)。庸獨引軍而南,列戰(zhàn)艦淮南岸。燕將邱福等潛濟,出庸后。庸不能支,退為守江計。燕兵渡淮,由盱眙陷揚州。庸御戰(zhàn)于六合及浦子口,皆失利,都督陳瑄帥舟師降燕,燕兵遂渡江。庸倉卒聚海艘出高資港迎戰(zhàn),復敗,軍益潰散。
成祖入京師,庸以余眾降,即命守淮安。尋賜敕曰:“比以山東未定,命卿鎮(zhèn)守淮安。今鐵鉉就獲,諸郡悉平。朕念山東久困兵革,憊于轉輸。卿宜輯兵養(yǎng)民,以稱朕意!庇罉吩辏率。無何,千戶王欽訐庸罪狀,立進欽指揮同知。于是都御史陳瑛劾庸怨望有異圖。庸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