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孝忱
(1891──1979),字敬之,世居如城,民國初年如皋師范畢業(yè)后赴日本東京大學法學系留學;貒髿v任如皋師范國文教師,國立東南大學、江蘇省立法政大學兩校中文系教授。1924年當選為江蘇省參議員、江蘇省政府秘書長。在南京期間張學良與之相識贊慕其真才實學,誠邀宗孝忱去他的行營任秘書,成為張學良的智囊人物,直至西安事變”發(fā)生?谷諔(zhàn)爭勝利后他去日本,先后任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中文教授。1953年去臺灣講學,留居臺灣。在臺灣任臺北師范大學和臺灣大學教授。是臺灣版《中文大辭典》顧問之一。臺灣教育界尊稱他為國學大師。宗孝忱學問淵博,詩文詞典、文字音韻.經史之作.無不深曉。他自幼酷愛書法,五體具精,尤精小篆,書名墨跡遠播大江南北。其篆書取法秦小篆,如《泰山刻石》、《嶧山石刻》等,用筆婉轉流暢,線條勻凈溫潤,圓秀細勁。字形修長,但竭力避免外廓的平直整齊,在縱橫兩個方面向上,使線條的長短、字形的廣狹參差不齊,或上寬下窄,或下闊上收,或左長右短,不一而足。在處理彎轉時也匠心獨具,有意地拉開差距,從而造成觀者在視覺上感受到了線條的流走有了節(jié)奏的變化,并且每每與常法相違,奇趣橫生。其行楷書取法二王,筆畫瘦硬秀勁,飄逸不失沉著,婀娜更含剛鍵,風格清新,用之署款,與其篆書風格極為協(xié)調。并撰有《書法溯源》、《書法十二講》、《觀魚廬稿》、《秦關鴻雪》、《孝忱詩文集》、臺灣版《中國書法大字典》等著作。在臺灣書法界,他被列為民國以來在書法上有極大成就的人(另有齊白石、于右任、羅振玉、吳敬恒、馬壽華等人)。在臺灣發(fā)行的郵票上也有他的書法。前幾年西安國際書法研討會上,臺灣的一位學者在論文中說:臺灣前輩書法家于右任的草書、吳敬恒的大篆、宗孝忱的小篆,均能超過清代任何大家。2007年在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春季拍賣中其書法作品被高價拍出?梢娝臅ㄊ呛苡谐删偷摹Ec眾多卓有建樹的書法家一樣,宗孝忱的書法自然也得力于他的淵博學識及多方面的良好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