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出處
巨,這個名字最早見于劉向中國古典志怪小說集《 搜神記》(《卷十一·郭巨埋兒得金》)(一說最早見于西漢劉向編撰的《孝子傳》,存疑),后在元代時被收錄入《二十四孝》中。清康熙《內(nèi)邱縣志》也有記載,郭巨是東漢人。
郭巨早年喪父,有兄弟三人,父死后兄弟分家,獨(dú)留他侍奉母親,也因此后來就有了“ 郭巨埋兒”的故事。但這個故事很顯然只是中國民間社會對“ 孝子”和“孝道”的一種美好的神話想象。但后來,傳統(tǒng)禮教的維護(hù)者們將這個故事大肆宣揚(yáng),也就逐漸讓它失去神話的味道,仿佛真事一般,不免帶上了迂腐的氣息。甚至連魯迅先生也對此大加撻伐。
郭巨,可能是歷史上最“狠心”,也最“冤屈”的孝子。他的故事,可能是最神奇,也最迂腐的故事。究竟如何解讀郭巨其人其事,需要回歸到故事的本原當(dāng)中去細(xì)細(xì)推敲,切不可 斷章取義。
史料記載
干寶《 搜神記》
原文
郭巨,隆慮人也,一云河內(nèi)溫人。兄弟三人,早喪父。禮畢,二弟求分。以錢二千萬,二弟各取千萬。巨獨(dú)與母居客舍,夫婦用賃,以及公養(yǎng)。居有頃,妻產(chǎn)男。巨念與兒妨事親,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兒孫,減饌,二也。乃于野鑿地,欲埋兒。得石蓋,下有黃金一釜,中有丹書,曰:“孝子郭巨,黃金一釜,以用賜汝!庇谑敲裉煜隆
譯文
郭巨,隆慮人,另一說法是 河內(nèi) 溫縣人。郭巨有兄弟三人,早年喪父, 喪禮完畢,兩個兄弟要求分家,因?yàn)榧邑?cái)共有二千萬,兩個兄弟各取一千萬,郭巨獨(dú)與母親居住在客·店,夫妻倆靠給人幫傭來租賃客舍供 養(yǎng)母親。不久妻子生一男孩。郭巨心想養(yǎng)兒妨害侍奉母親,這是一;一般老人吃東西,都喜歡分給兒孫,會減少飯食,這是二。于是就在荒郊野地掘坑,要埋掉兒子,卻挖到一個石蓋,石頭蓋子下有黃金一瓦罐,里面有紅字書寫的信,上面說:“ 孝子郭巨,黃金一釜,以用賜汝!庇谑枪廾裉煜隆
歷代評價
《內(nèi)邱縣志》有記載,郭巨東漢人,原籍河南林縣,因“家貧歲兇”,討飯流落到 內(nèi)邱縣金提鎮(zhèn)(即現(xiàn)在的金店村),給人幫傭度日,生活十分艱難。郭巨有一老母和一個不滿三歲孩子。老母疼愛孫子,有飯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給孫子。郭巨對妻子說:“本來能讓母親吃上飯就已很困難,再有兒子分享她的飯食,老人家恐怕就會餓死了!狈蚱逓樾⒕蠢先,忍痛抱著孩子來到野外,準(zhǔn)備埋掉兒子。誰知挖坑挖到三尺多深,竟挖出一個罐子,上面寫著“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崩锩媸M了黃金。郭巨高興地抱著孩子和一罐金子回了家,從此一家人再不為衣食發(fā)愁。而且郭巨的孝名也傳遍了天下。當(dāng)時,郭巨為感念天恩,曾在挖出金子的地方修建了座“慈仁寺”。后人又在此建了一座“郭巨塔”,以示紀(jì)念。周邊村落的村民都為郭巨的孝舉所感動,以金店鎮(zhèn)駐地金店村為中心二十多個村莊因郭巨埋兒而命名,比如黃釜、大留村、武文孝、西文孝、侯文孝、東文孝等;“金提店,留孫村,郭巨埋兒獲黃金……”的歌謠更是家喻戶曉,婦幼皆知。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六是郭巨的祭日,這一天,金店村及鄰村村民都要到金店趕廟會,以示仰彰孝德善舉。
晉朝 干寶所著《 搜神記》也記載了這個故事,內(nèi)容與《內(nèi)邱縣志》大致相同,只是在郭巨的家庭上有不同之處! 搜神記》中說:“巨史弟三人,早喪父。禮畢,二弟求分以錢兩千萬,三弟各取千萬。巨獨(dú)與母居客舍,夫婦傭賃以給公養(yǎng)。居有頃,妻產(chǎn)男。巨念舉兒妨事親,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兒孫減饌,二也,乃于野鑿地欲埋兒,得黃金一釜!睆倪@里可以看出,郭巨家原來并非窮到要飯的地步,只是因?yàn)樾值芊旨,他才貧窮下來。而且,他的孩子是才生的,并沒有到三歲。
魯迅先生在《 二十四孝圖》一文中談到 郭巨埋兒的故事時寫道:“我最初實(shí)在替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黃金一釜,這才覺得輕松。然而我已經(jīng)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了!毙晾钡刂S刺了這個故事宣揚(yáng)的愚忠 愚孝與對待兒童的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