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聶永豐

    聶永豐

    聶永豐:教授,男。中國環(huán)境學會 固體廢物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遷移轉化的 數(shù)值模擬,固體廢物填埋處置與填埋場設計, 廢水處理, 放射性廢物、固體廢物等,擁有眾多著述,獲過多項獎項。 

    教育背景

    1970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土木系,1981年赴美國Clemson University進修。

    工作履歷

            聶永豐(1945.9-),男,云南玉溪人。1984年聘為清華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1995年晉升為教授,1996年任博士生導師。

            研究生課程《固體廢物熱處理技術》

            教學:研究生課程《固體廢物熱處理技術》

    學術兼職

           亞太地區(qū)危險廢物管理培訓及技術轉讓中心研究部主任、國家環(huán)?偩治kU廢物管理培訓及技術轉讓中心研究部主任、中國環(huán)境學會固體廢物專業(yè)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環(huán)衛(wèi)協(xié)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學會固體廢物專家委員會委員。

    聶永豐

    研究領域

           從事環(huán)境污染控制及環(huán)保設備技術開發(fā)研究,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工業(yè)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和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技術以及地下水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等。

    研究概況

           參加和主持過多項國家環(huán)保科技攻關研究項目、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和國家部委研究項目,如“城市污水處理和再利用”、“危險廢物土地安全處理處置技術研究”、“危險廢物管理國家行動計劃及區(qū)域決策支持信息系統(tǒng)的研究”、“國家廢電池管理現(xiàn)狀調查及管理辦法研究”、“中國城市垃圾管理及市場化戰(zhàn)略研究”、“150噸/日城市垃圾熱解氣化焚燒爐研究開發(fā)”、“填埋場滲濾液蒸發(fā)技術及工藝研究”,以及多個城市垃圾處理廠的設計。

    學位情況

           1965.09--1970.03 清華大學土建系,學士。

      1978.09--1981.03 清華大學土木環(huán)境系,碩士 。

    獲獎情況

      1、1995年:教材專著《地下水系統(tǒng)的污染與控制》已通過專家及國家環(huán)保局環(huán)境優(yōu)秀教材專家審查組的審查,定為優(yōu)秀教材二等獎(第3作者)。?

      2、1994年:獲“清華之友”優(yōu)秀教師一等獎。

      3、1991年:獲“一二、九”教師一等獎。

      4、“撫順西露天礦改擴建工程環(huán)境影響分析與采場空氣污染綜合防治研究”獲中國科學技術委員會“國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證書”(排名第3);

      5、“沈陽西部城市污水慢速滲濾土地系統(tǒng)研究”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6、“城市污水處理和再利用”分別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9)和國家科學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9)。

    研究項目

      1、國家“八五”科技攻關研究項目《有害填埋場釋放物產生、收集及處理技術研究》(20萬元,課題負責人);

      2、世界銀行項目《中國危險廢物管理及信息網(wǎng)絡系統(tǒng)研究》(5.5萬美元,課題負責人);

      3、國家環(huán)境保護局“九·五”科技攻關項目專題,《危險廢物管理國家行動方案及決策支持信息系統(tǒng)》,主要負責人1997-2000年;

    學術團體

      1、國家環(huán)保局所屬中國危險廢物管理與處置培訓及技術轉讓中心和UNDP亞太地區(qū)危險廢物管理與處置培訓及技術轉讓中心的研究部主任;

      2、中國環(huán)境學會固體廢物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3、北京市政府技術顧問(環(huán)境衛(wèi)生);

      4、國際科聯(lián)環(huán)境問題委員會中國委員會(SCOPE CHINA)地下水污染項目組副組長、秘書;

      5、中國核公業(yè)總公司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化學化工教材組副組長。

    論文著作

      1、出版教材專著一部:《地下水系統(tǒng)的污染與控制》,約50萬字,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1991年10月,通過專家及國家環(huán)保局環(huán)境優(yōu)秀教材專家審查組的審查,獲1995年環(huán)境優(yōu)秀教材二等獎(第3作者)。

      2、中國危險廢物的管理及其處置,第二屆中德環(huán)境保護研討會,北京,1994年9月11-15日。(第一作者,執(zhí)筆人)。

      3、中國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技術現(xiàn)狀,World Bank & NEPA of China Siminar on 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Being, 6-9 April, 1994.(第一作者,執(zhí)筆人)。 

      4、華北地區(qū)污灌(土地處理)系統(tǒng)對地下水污染的數(shù)學模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報),Vol. 9, No.6, 1989年12月20日(第四作者)。

      5、天然和人工疊加流場下彌散試驗研究,環(huán)境科學學報,Vol.10, No.1, 1990年3月(第四作者)。

      6、重金屬污染物在下包氣帶飽水條件下遷移轉化的研究,環(huán)境科學學報,Vol.10, No.2, 1990年6月 (第二作者,執(zhí)筆人)。

      7、工業(yè)固體廢物露天堆置對地下水污染的影響,SCOPE CHINA 年會,北京,1990.12。(第二作者和執(zhí)筆人)。

      8、Study on Groundwater Contaimination from Yuling Wastewater Land Treatment Site in Shenyang, Asian and the Pacific Reginal Workshop on Groundater Contamination, Chin Mai, Thailand, 28-30 June, 1991.(第一作者,執(zhí)筆人)。

      9、"Present and Plan of Hazardous Waste and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China", the Asia-Pacific Reginal Workshop on 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Singapore, 14-20 Dec., 1993. (第一作者,執(zhí)筆人)。

      10、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Radnuclides in Red Loam, 第二屆亞洲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1994年8月23日至25日,杭州

      中國危險廢物處置的技術實踐與要求,第一屆中德有害廢物管理與處置研討會,北京,1994年12月5-7日。(第一作者,執(zhí)筆人)。

      11、NieYongfeng, Bai Qingzhong, Practice of NTTTC & preparation to establish the asia-pacific reginal center for Training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on Environmentally sound management of hazardouswaste, SINO-Austrilia Workshop on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hanghai, Jun.11- 14£?1997

      12、聶永豐、張修蓉、錢海燕, 城市固體廢物填埋及沼氣利用, 中國沼氣, 1997,Vol.15, No.2

      13、聶永豐, 中國城市垃圾填埋處理技術現(xiàn)狀及發(fā)展, 第4次北京-東京城市問題學術會議,東京,日本, 1997.5.9-11

      14、郝新洋, 聶永豐, 化廢為寶的一條新路—城市垃圾的熱解處理技術, 科技與企業(yè), 1997年第9期(總第35期), P10-13

      15、聶永豐、王偉, 我國填埋場滲濾液控制技術現(xiàn)狀、問題與解決途徑, 中日固體廢棄物處理技術研討會,1997.10..28北京

      16、錢海燕、蕭中偉、聶永豐, 污染物在多孔介質中遷移規(guī)律實驗研究, 中國環(huán)境科學論文集, 1997

      17、聶永豐、董寶澍,Solid Wasste Management & Minimization in China, CHINA-EUROP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Beijing Environmentu201997 Technology, Management & Investment Dec. 8, 1997,The Shagri-La Hotel, Beijing

      18、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Practice in China: Status Quo and Impllicatu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ystem, Vol. 24, No. 4, 1996

      19、An Overview on Industrial Waste Management in China, Journ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Vol. 8, No. 3, 1996

      20、A Study of 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Shanghai Environmental Sciences, Vol. 15, No. 7, Jun. 1996

      21、Control of Leachate Generation and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from Solid Waste Dump?/FONT>, SCOPE Workshop on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in China and Surrounding Countries, Beijing, July 31 -August 4, 1995

      22、"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in China", the First China-Germany seminar on 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Beijing, 22-26 Nov., 1994

      23、"Technology and Standard of Hazardous Waste Disposal in China", the Second China-Germany seminar 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Beijing, 12-17 Sept., 1994

      24、"Hazardous Waste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China", World Bank and NEPA of China Workshop on 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Beijing, 14-18 April, 1994

      25、"Present and Plan of Hazardous Waste and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China", the Asia-Pacific Regional Workshop on 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Singapore, 14-20 Dec., 1993

      26、"Study on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from Yuling Wastewater Land Treatment Site in Shenyang",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al Workshop on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Ching Mai, Thailand, 24-28 June, 1991

      27、"Study on Self-purification in Environment for the Ash-discharge Water With High pH-value from Coal Power Plant", Urban Environment and Urban Ecology, Vol.1, No.1, March 1988

      28、"Research on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of Contaminant in the Unsaturated Vadose Water Zone of Soil",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Vol. 10, No. 2, April 30,1989

      29、"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in Wastewater Irrigation",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Vol. 9, No. 6, Dec. 20, 1992

      30、"Translo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Water Logged Aeration Zone of Soil", ACTA Scientist Circumstantiate, Vol. 10, No. 2, June 1990

      31、Groundwater Pollution and Control,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ublication Press, Beijing ,1991

      32、"An Approximate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Short-term Centerline Absorbed Dose Due to a Continuous, Ground-level Release", Health Physics, vol. 49, No.1, 1985, USA

    申請專利、注冊軟件

    [1]岳東北, 聶永豐. 濃縮滲濾液的側立式浸沒燃燒蒸發(fā)器. 國家發(fā)明專利, 專利號ZL 02149179.8

    [2]聶永豐, 岳東北, 許玉東. 二階段式填埋場滲濾液浸沒燃燒蒸發(fā)工藝. 國家發(fā)明專利, 專利號ZL 03153700.6

    [3]聶永豐, 許玉東, 岳東北. 濃縮滲濾液的一體式浸沒燃燒蒸發(fā)器. 國家發(fā)明專利, 專利號ZL 200410042792.5

    [4]聶永豐, 許玉東, 岳東北.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再利用方法. 國家發(fā)明專利, 專利號ZL 200410098947.7

    [5]聶永豐, 許玉東, 岳東北.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方法. 國家發(fā)明專利, 專利號ZL 200510011174.9

    [6]聶永豐, 岳東北, 許玉東. 填埋場滲濾液的蒸發(fā)焚燒和蒸發(fā)濃縮二階段處理方法. 國家發(fā)明專利, 專利號200410042794.4

    [7]聶永豐, 許玉東, 岳東北, 諸毅. 滲濾液“生物處理+納濾工藝”膜截留液的資源化方法. 國家發(fā)明專利, 申請?zhí)?00510012191.4, 公開號CN1724419

    [8]聶永豐, 岳東北, 許玉東, 諸毅, 苗豪梅. 一種從滲濾液膜處理濃縮液中提取腐殖酸的方法. 國家發(fā)明專利, 申請?zhí)?00610113415.5

    相關內容

    談垃圾焚燒與環(huán)境保護

           世界上處理垃圾的方式種類比較多,但真正大規(guī)模工程應用的主要還是填埋、焚燒以及生物處理這三種方式。

    垃圾處理,實際上采用這些技術,并不是說有了這些技術就可以把垃圾處理問題解決好了。國際上、發(fā)達國家的經驗,特別是德國的經驗表明,垃圾處理是需要從管理、技術等各方面來做的,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有一個清晰戰(zhàn)略,就是說垃圾應該怎么管,并不是有技術就可以,是需要有一個戰(zhàn)略上的規(guī)劃方面的考慮。

           從這個戰(zhàn)略的主要方面,或者說管好垃圾的角度來說,是有五個層次來構成:

           第一個層次,我們優(yōu)先選擇避免產生垃圾或者減少垃圾的產生量,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垃圾的源頭減量;這需要我們改變我們的消費模式,減少它的產生。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如果我們都使用超級市場里的都是洗好的,而不是像我們在農貿市場買回來再修剪出來的東西,垃圾的產生就會減少。再比如說,如果我們到飯館里吃飯,改變中國人這種聚餐時不剩下東西,因為要把客人招待好的思想,實際上垃圾的產生量也會減少,垃圾里的水分也會大大地減少,當然這里設計的東西比較多,不可能在這里一一列舉。

           第二個層次,垃圾產生以后,我們盡可能的要回收利用。最主要是通過分類收集,把廢品回收回來,廢品直接就可以利用了。但是在這一點上,西方的廢品是從家庭、商店及單位產生以后進入到垃圾中,是在垃圾收集點搞分類收集,把廢品回收回來,進入到廢品回收體系。剩下部分他們叫“剩余垃圾”就是他們平時處理的部分。

    中國的情況和他們不同,我們的廢品實際上是在產生廢品單位內部就被單獨分離出來,比如說我們的家庭、商店、學校、機關團體產生的可樂瓶、易拉罐、廢紙張等等只要有用處,有回收價值,可以賣錢,出于我們自己的中華傳統(tǒng)的美德就把它單獨挑出來直接出售,這部分在家庭和家庭內容就被分走了,剩下的殘余的垃圾排出去,就在各個垃圾收集點就是我們所講的“生活垃圾”,這點我們和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做法是差別,但是效果都是一樣的。

           第三個層次,如果這些東西不能再回收了,如果能夠利用剩下的東西某些成分生產和制造其他的一些產品,盡可能加以利用。比如說,通過生物技術來制造肥料,或者通過其他的技術來制造建筑材料。

           第四個層次,如果剩下的垃圾不能夠再加以利用了,我們就把它轉化成“能源化”回收里面的能源,最主要是通過兩種方法:一種方法,容易腐爛的是通過生物的辦法,就是“發(fā)酵”使其產生沼氣,這在德國是做得比較好的;另外一種方法,通過焚燒的方法回收其能量,同時實現(xiàn)減量化和無害化、資源化的處理。

           第五個層次,因為到最后總要剩下一部分垃圾,經過我們前面說的源頭避免、減量、回收、直接利用用它來生產某些產品,回收能量以后,垃圾的數(shù)量將會大大減少,同時這些垃圾的性質更穩(wěn)定了,什么叫更穩(wěn)定?我想舉一個例子,我們的垃圾產生了以后,堆在那里過半天、一天就變得很難聞,臭烘烘的,因為是發(fā)生生物作用變臭了,經過這些處理,生物可降解和腐爛的東西就非常少了,性質就比較穩(wěn)定了,就不容易產生臭味,不容易產生這種氣體;再比如里面含有一些化學物質,實際上在垃圾里,由于含有“二惡英”或者其他的化學物質,經過焚燒一般,有的破壞了,有的性質穩(wěn)定了,產生的這些殘渣的危害性就變小了,把數(shù)量少產生這些最后的垃圾再送去填埋就可以就可以減少占用土地資源的數(shù)量,同時在填埋的過程中,也不會產生大量的難聞的氣體,雨水進去以后,所產生的廢水、污染物的濃度也比較低,對環(huán)境、人體健康都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保障作用。

    我上面說的這五個層次,第一個是層次是優(yōu)先選擇的,可以按第一個層次做就不絕做第二個層次來做,填埋在德國和歐盟,現(xiàn)在是作為最后選擇的垃圾處理的方式。當然,歐洲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比如說德國、丹麥、瑞典、挪威,瑞士、奧地利就是說“老歐洲”的這些國家做得比較好,“新歐洲”的國家做得相對就比較差一些了。

           因此,我們的垃圾處理既要學習他們的技術,更主要是學習國外先進的這種管理的模式,我們需要有一個清晰的垃圾管理的戰(zhàn)略上的考慮,從一個系統(tǒng)的、全面的角度來考慮,才可以把它做好。

           垃圾分類在我們國家搞了這么長時間,沒有什么進展,它對焚燒會有什么影響,我認為這個問題提得是比較好的。我們國家實際上搞垃圾分類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特別是最近這幾年來,在全國很多城市建設部都搞了垃圾分類的試點,有很多試點城市和試點工作在進行,我們總是看到總是熱鬧一陣子,最后就不了了之,就做不下去了。

    我們?yōu)槭裁匆诸?一個是要回收廢品,減少垃圾的產生量,第二要有利于減少垃圾處理中的難度,減少它對環(huán)境和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我前面已經說到,我們國家的垃圾分類、廢品回收和國外有一個明顯的區(qū)別,我們是在產生垃圾的內部就把廢品挑出來出售了,賣錢,而國外西方發(fā)達國家廢品進入到垃圾里,在垃圾的收集點再進行分類。假如只是為了回收廢品,而進行垃圾分類,顯然在我們國家目前這種情況下大多數(shù)地區(qū)肯定是很難進行的,因為在家里已經把有用的,有價值的都回收走了,都出售了。但是不等于說,我們不應該進行垃圾分類。我們現(xiàn)在實際上在回收廢品中,由于管理等各個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社區(qū)、街道的一些衛(wèi)生和健康問題,好在最近這一年來,商業(yè)部加強了對這個方面的管理和建設,在各個小區(qū)建設回收亭,加強對廢品回收公司和隊伍的管理,以提高對廢品的回收率。

    談低碳經濟下的垃圾處理

        低碳經濟下的垃圾管理

      低碳經濟,指一個具有溫室氣體(GHG)排放到生物圈最小釋放量的經濟體系。聶永豐表示,低碳經濟意味著低能源消耗,低污染,低排放,是人類除農業(yè)和工業(yè)文明外的又一的重大進步,高效能源利用和清潔能源的利用,是技術和機制創(chuàng)新,是人類的生存觀念的根本轉變。

      聶永豐介紹,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對產生量不斷增大的生活垃圾的處已經變成為一個有組織的、專門和復雜的活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意思是指生活垃圾的收集、運輸、回收和處理、處置,并包括對這一系列運營活動及垃圾填埋場善后工作的監(jiān)管。低碳經濟下的垃圾管理原則包括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而垃圾管理戰(zhàn)略,首先是盡可能避免產生;其次是盡可能進行回收利用;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進行堆肥處理或厭氧消化處理,有機垃圾的循環(huán)利用屬于回收利用范疇;再次盡可能對可燃物進行焚燒處理;最后是對不能進行其他處理的垃圾進行填埋處理。一共由5個環(huán)節(jié)組成,不能只強調其中任何一個,也不能缺少任何一個。

      聶永豐說,IPCC(國際政府間氣候變化工作組)認為:廢物管理在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中所占比例中很小(<5%),這些排放的主要來源于垃圾填埋場。它接著指出可以提供有效的防治范圍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或消除對堆填區(qū)排放的重點。

      回收能源的垃圾被焚燒確定為填埋一種替代戰(zhàn)略,聶永豐表示,這是因為這既能避免垃圾填埋場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又可以作為可再生能源和取代化石燃料。就溫室氣體減排成本而言,垃圾填埋是最便宜的選擇,但也是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來源。與此相反,高成本是發(fā)展垃圾焚燒發(fā)電(供熱)的障礙。然而,報告確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不同的國家采取采取多種措施以克服這一障礙。這些措施包括諸如建設補助和稅收減免,電力以及通過稅收或禁止不鼓勵使用的垃圾填埋場的間接支持的直接支持。

      德國和歐盟的實踐及經驗

      聶永豐介紹,德國和歐盟把分類收集、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減少剩余垃圾量作為主要戰(zhàn)略目標。例如德國,鑒于含可降解有機廢物的垃圾填埋場產生大量難以處理的高濃度滲濾液和溫室氣體,頒布填埋指令,禁止有機物<5%的垃圾填埋。用焚燒和MBT(機械生物處理)兩種現(xiàn)代化處理方法取代直接填埋。2007年,德國有66個MBT(機械生物處理,與我國垃圾綜合處理場類似)廠,處理能力710萬噸/年;焚燒廠72個,處理能力1790萬噸/年。剩余垃圾的焚燒、MBT和直接填埋率分別為60.67%、 24.07%和15.26%。德國的經驗是禁止原生垃圾填埋,資源回收、焚燒回收能量、殘余惰性物填埋處置是解決生活垃圾難題的最優(yōu)戰(zhàn)略方案。再如歐盟,三十多年來,歐洲國家一直面臨著生活垃圾產生量隨經濟發(fā)展同步增長的問題。在不斷探索的基礎上,發(fā)展了如下的管理理念:盡可能避免和減少垃圾的產生,盡可能對產生的垃圾進行回收利用,盡可能提高垃圾處理過程中產生的能源利用率;減少垃圾填埋量。并立法禁止原生垃圾直接填埋,垃圾焚燒發(fā)電和資源回收利用,成為其實現(xiàn)上述管理目標的最優(yōu)戰(zhàn)略選擇;厥绽煤蚖tE的廢物越多,對減少溫室氣體凈排放量越明顯。

      我國生活垃圾處理及回收

      在談及我國生活垃圾處理及回收利用現(xiàn)狀時,聶永豐說,我國的城市生活固體廢棄物管理體系實際上是由商業(yè)部負責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系統(tǒng)和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下屬的環(huán)衛(wèi)部門組成的。廢紙、廢紙版,廢塑料,廢金屬等價值較高的廢品基本得到回收,廢玻璃的回收稍差。生活垃圾中雖然含有部分塑料袋和廢紙,但回收價值很低。

      聶永豐表示,我國建國后曾經建有高效的國營廢品回收體系,凡是可利用的再生資源,如廢電池、牙膏皮等,都被分門別類收走。但是,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國營廢品收購站大大減少,代之以進城的農民和城市無業(yè)人員自行組織收集,其收購品種受市場調控,存在很多問題。近幾年來,商業(yè)部和發(fā)改委加強建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在一些大城市基本形成較好的廢品回收體系。一些城市初步建成以城市社區(qū)回收站點為基礎,集散市場為核心,加工利用為目的的三位一體的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網(wǎng)絡體系。以北京為例,2005年北京市共有回收站點3090個(固定回收站點1896個、流動回收站點1194個)。已建成廢舊物資集散市場120多個;有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正常經營的廢品集散市場約24個,回收總量約占全市回收總量的40%。年回收量439萬噸,年交易額21.5億元

      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路線

      聶永豐介紹,我國生活垃圾處理有資源化價值不大;難以處理;運輸、處理過程易產生大量滲濾液;易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和臭味氣體;水分含量高導致熱值偏低;分選困難等特點。我國生活廢棄物中價值高的可回收廢品多數(shù)通過產生源內分類已基本得到回收,但需要改進在垃圾收集點的的廢品分揀回收。無論從資源或減緩氣候變化看,資源化是一種理想的最佳的方案,但并非所有的廢物都能以環(huán)境友好的方式被回收利用。如果在目前的技術、經濟條件下資源化方案難以得到實施,則必須對所剩余的垃圾進行有效的環(huán)境無害化管理。垃圾分類需要要結合中國實際情況,既要關注規(guī)范在垃圾收集點的殘留廢品肺熱回收,更要認真解決我國垃圾無害化處理的難點:降低剩余生活垃圾的可生物降解有機物含量和水分含量。對于生活垃圾處理難題,各國采用了多種模式。如德國可以從農村以及部分環(huán)保覺悟高的人群進行試點;美國廚余破碎進入下水道;韓國以干濕垃圾分開為主要目標的分類收集;日本以減少廚余中水分,控制生活垃圾水分作為管理目標。

      聶永豐介紹,生活垃圾可以通過生物處理,分類收集的家庭廚余、單獨收集的餐廚垃圾和園林廢物等有機可生物降解有機廢物, 可用于作為生物處理(好氧堆肥和厭氧產沼)的原料?梢酝ㄟ^綜合處理,混合垃圾堆肥,或以堆肥為主的綜合處理,已被國內外的實踐證明是沒有出路的。必須改變觀念,將其視為一種預處理手段。粗堆肥產品可作為營養(yǎng)土或送填埋場;分選出的篩上物(塑料等),可作為替代燃料進入城市附近大型水泥廠的新型干法水泥窯處理,或送焚燒廠。

      聶永豐說,我國城市化發(fā)展速度很快。許多地區(qū),特別是東部沿海地區(qū)的許多城市,人口密度高,經濟發(fā)展水平高、土地資源非常寶貴,難以不斷找到可供垃圾填埋的場址。對于人口密度高、土地資源緊張、生活垃圾熱值滿足要求的地區(qū),焚燒處理必然會逐步發(fā)展成為這一地區(qū)生活垃圾處理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填埋仍將是我國垃圾處理的主要技術,但需應通過必要分類和預處理,逐步減少進入衛(wèi)生填埋場的生活垃圾量,特別是有機物數(shù)量。大型無害化衛(wèi)生填埋場場,應回收LFG加以利用。小型垃圾處理廠,宜采用準好氧填埋方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最后,聶永豐表示,發(fā)展基于半好氧或好氧生化反應器填埋的可持續(xù)使用的填埋場,可能是解決當前垃圾危機的一種選擇。

    TAGS: 人物 環(huán)境 低碳環(huán)保 污染環(huán)境 地下水
    名人推薦
    • 遲彥春
      遲彥春,男,國家一級演員,北京軍區(qū)戰(zhàn)友京劇團的著名琴師。1995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表演京劇匯唱《包龍圖》,F(xiàn)為戰(zhàn)友京劇團的首席琴師。北...
    • 菅野篤海
      菅野篤海(かんのあつみ),1989年3月29日出生于北海道札幌市,日本影視演員、歌手,曾是音樂組合D-SHINE的成員,擔任主唱。2005年JUNON SUPER BOY...
    • 春野壽美禮
      春野壽美禮(本名:長田雅子,12月15日出生)東京都狛江市出身,原寶冢歌劇團花組主演男役。77期生。 同期有原雪組主演男役朝海ひかる、星組主演男...
    • 袁婷婷
      袁婷婷,歌手兼演員,以甜美的外型和演技,搏得較高的人氣,出演了多部電影電視劇,代表作:《與時尚同居》,《女相》等。
    • 胡雯娟
      胡雯娟,小名:娟子,心肝(爸媽叫)西瓜豬 出生日期:1月17日出生地:湖北 潛江 家庭成員:爸爸 媽媽星座:摩羯座 身高:160cm
    • 陳立芹
      陳立芹(1977年9月26日-),臺灣女演員,丈夫為鄧廣福。因出演民視八點檔《風水世家》中的林婷婷一角而被內地觀眾所喜愛,從而打開內地知名度。主...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