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拉蒙·西梅內(nèi)斯
1881年12月23日,胡安·拉蒙·西梅內(nèi)斯(Juan Ramón Jiménez)誕生于西班牙韋瓦爾省摩格爾的一個商人家庭。5歲上學,10歲時以優(yōu)異的成績在小學畢業(yè),然后到耶穌會的中學念書。童年時期,他經(jīng)常單獨地到父親的酒庫或汽船上游玩,表現(xiàn)了一種性格上的孤獨,那時他也時常在書頁的空白上寫自己的詩句,顯露出他的寫作才能。然而當時他自己卻希望去當一個天主教的神父。
1896年,他在藝術中學畢業(yè)后,按照父親的意愿,去塞維利亞學習法律,同時也按照自己的興趣兼學繪畫。在塞維利亞,他結識了許多當時的名畫家,也瀏覽了大量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1897年開始發(fā)表詩作,同年也寫了一本散文集《站臺》(ANDEN)。1899年,又出版了《夢幻曲》(NOCTURNO)。他在現(xiàn)代派文學雜志《新生》上發(fā)表的作品,得到了社會的好評。因為工作過分地勞累,健康受到損傷,他回到故鄉(xiāng)摩格爾休養(yǎng)。
1900年,受作家佛朗西斯科·比列亞埃斯佩薩(FRANCOSCO VILLAESPESA)的邀請去馬德里,結識了當時的新詩歌大師魯文·達里奧(RUBEN DARIO)。這一年,因父親去世所造成的悲傷,加上疾病的折磨思想憂郁,精神狀態(tài)極不正常。這時出版了詩集《紫色的靈魂》(ALMAS DE VIOLETA)和《白荷》(NINFEAS)。
1901年,去法國波爾多城精神病院療養(yǎng),讀了法國詩人波德萊爾等人的作品,寫了一本《詩歌集》(RIMAS),出版后佳評四起。年底回到馬德里,住在一家私人醫(yī)院養(yǎng)病。在休養(yǎng)期間,他創(chuàng)辦了詩刊《陽光》(HELIOS),以此為中心形成了一個作家的集團,其中著名的有:阿亞拉(PEREZ DE AYALA),比列亞埃斯佩薩(FRANCOSCO VILLAESPESA),奧爾特加·伊·加塞特(ORTEGA Y GASSET),阿索林(AZORIN)等。這期間,《悲哀的詠嘆調(diào)》(ARIAS TRISTES)出版。
1905年,他回到摩格爾,嚴重的神經(jīng)官司能癥使他精神上遭到很大的折磨。1906年,他開始寫作《小銀和我》,直到1911年。在這段時間里,他出版了《純粹的悲歌》(ELEGIAS PURAS),《綠葉》(LAS HOJAS VERDES),《中間的悲歌》(ELEGIAS INTERMEDIAS), 《春天紀事曲》(BALLADA DE PRIMAVERA),《有聲的孤寂》(LA SOLEDAD SONORA),《神秘和痛苦的詩》(POEMAS MáGICOS Y DOLIENTES),《田園詩》(POSTORALES)等詩集。
1912年,他遷居馬德里。由于體弱多病,將住宅選擇在離醫(yī)院很近的地方。第二年7月,他認識了一位祖籍為西班牙波多黎各的姑娘塞諾比亞(ZENOBIA CAMPUBRI),她有很高的文學素養(yǎng)。經(jīng)過四年的交往,1916年3月在紐約結婚。第二年出版了《新婚詩人的日記》(DIARIO DE UN POETA RECIEN CASADO),并第一次出版了《小銀和我》(PLATERO Y YO);楹,他們定居在馬德里。為了取得安靜的寫作環(huán)境,將書房的四壁貼上了軟木。在以后的幾年里,詩人在這個鬧中取靜的幽室里,創(chuàng)作了《永恒集》(ETERNIDADES),《石頭和天》(PIEDRA Y CIELO),《延續(xù)》(SUCESION),《葉子》(HOJAS)等詩集,除此之外,他還和塞諾比亞合譯了泰戈爾的大量作品。1935年,他拒絕了西班牙皇家語言學院所授予的院士稱號。
1936年,共和國內(nèi)戰(zhàn)爆發(fā),共和政府給了他外交官的護照,讓他立即出國,經(jīng)紐約和波多黎各到達哈瓦那。1940年后,又遷居美國,和塞諾比亞輪流在馬里蘭大學講授西班牙文學。這期間,他經(jīng)常因犯精神憂郁癥住院療養(yǎng)。同時出版了詩集《全部的季節(jié)》(LA性ESTACION TOTAL)。1949年,華盛頓文化協(xié)會授予詩人名譽主席的頭銜。美國國會圖書館邀請他朗讀自己的傷口錄音保存,一進他將親手書寫的23首詩和32封名人信件贈送給了圖書館。這一年又出版了詩集《玄奧的動物》(ANAMAL DE FONDO)。1951年,他們?nèi)ゲǘ嗬韪鞔髮W任教。
1956年,塞諾比亞因癌癥復發(fā),再度動手術。9月病危,10月25日,詩人獲悉被授予195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三天后,塞諾比亞去世。
兩年后,1958年5月28日,詩人逝世。6月與塞諾比亞合葬于摩格爾。
胡安·拉蒙·西梅內(nèi)斯在西班牙現(xiàn)代文學中是一位承前啟后的大詩人,他開創(chuàng)了許多新鮮的表現(xiàn)手法,給以后的詩人以很大的影響。
詩人的早期作品帶有現(xiàn)代主義色彩,充滿了音樂的和諧、迷朦的色彩和淡淡的哀愁。代表這一時期的作品有《紫色的靈魂》和《悲哀的詠嘆調(diào)》。
從詩集《有聲的孤寂》起,開始了詩人創(chuàng)作的第二階段,從迷惘和消沉走向熱情,出現(xiàn)了嶄新的、更富于藝術的韻律。
第三個時期是從《新婚詩人的日記》開始,詩人摒棄了現(xiàn)代主義的裝飾性的東西,進入了另一個境界,表現(xiàn)出更廣闊的嚴謹、理智和深奧的思維。在后期的《石頭和天》、《全部的季節(jié)》和《玄奧的動物》等作品中,反映了詩人在對現(xiàn)實的體驗中建立起來的內(nèi)心世界。
《小銀和我》是詩人第二創(chuàng)作階段的后期作品,也是詩人一生中的極為重要的作品,出版不久就被譯成英、法、德、意、荷蘭、希伯來、瑞典等文字,同時也出版了盲文本。在西班牙國內(nèi),自1937年起,幾乎每年都有再版。所有西班牙語系的國家,都選它作為中小學的課本,因而成了一本家喻戶曉的讀物。1983年,西班牙漢學家達西安娜·菲薩克(Taciana Fisac)將此詩集譯成漢語,1984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