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知己
(661-721) 唐代史學家。字子玄。彭城(今江蘇徐州)人。高宗永隆元年(680)中進士。武周時,歷任著作佐郎、
左史等職,兼修國史。中宗時官鳳閣舍人,暫停史職。不久又除著作郎,仍兼修國史。后參與纂修《則天皇后實
錄》,因與纂修大臣武三思不合,請辭史館職,但不久又三度入館。玄宗時,官左散騎常侍。他自幼篤愛史籍,入
仕后數(shù)入史館,得以博覽群籍,又洞悉史館利弊。因和監(jiān)史大臣宗楚客等屢相琲牾,不能自行其道,乃私撰《史
通》以見志。他一生著述很多,還有《劉氏家乘》、《劉氏譜考》、《睿宗實錄》、《劉子玄集》等。他認為,史
家須具備“史才”、“史學”、“史識”三長,尤以史識為重要。對著史強調直筆,“不掩惡,不虛美”,表現(xiàn)了
進步的史學思想。所著《史通》20卷,為中國古代第一部史學理論專著,在中國史學史上影響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