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德川忠長是 德川幕府二代將軍 德川秀忠三子,母親為正室 淺井江(阿江、阿江與、 崇源院),異母兄長長松丸,同母兄長家光,同母姐千姬、珠姬、勝姬、初姬,同母妹和姬,異母弟 ?普▊仁野㈧o之方所生),正室織田信姬(又名光姬,小幡藩藩主織田信良女)。駿府藩藩主。
乳名國千代(國松丸),又名北丸殿。官至從二位權 大納言,領地在 駿河國,被稱為駿河大納言。忠長出生的日子有三種說法:5月7日(德川幕府家譜)、6月1日(慶長見聞錄案紙)、12月3日(幕府祚胤傳)
人物生平
幼年與爭奪將軍
慶長9年(1606年)出生于江戶城。母親阿江因為長子 竹千代(家光)出生后,交由乳母( 春日局)照顧而疏遠,因此在國千代出生后,她向秀忠提出自己親自撫養(yǎng)國千代而不請乳母要求,而秀忠也同意了阿江的這個要求。
因為如此,國千代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而秀忠夫婦也認為國千代處處比竹千代要好。國千代在幼少時也確實比家光更有才能,因此秀忠和阿江開始萌生想立國千代做三代將軍的念頭。
就在此時,竹千代的乳母春日局感覺到竹千代的第三代將軍地位將要不保,因而跑到已經(jīng)隱退的 大御所 德川家康隱居的駿府城,向家康哭訴秀忠夫婦的不公平。之后,家康對秀忠夫婦說要分長幼,堅持讓竹千代做將軍,處于尷尬境地的秀忠夫婦因而讓此事作罷。
國千代在幼年時,常聽祖父家康、父親秀忠說竹千代是主公而自己是家臣,又曾被家光羞辱而恨家光。他自認才智、容貌強過兄長家光,因此不改輕視家光的態(tài)度,家光也因忠長的態(tài)度而疏遠他。
元和6年(1620年)國千代元服,領父親秀忠的“忠”字,正式改名為忠長。而忠長母親阿江是出生于織田家(其母阿市為 織田信長的妹妹),十分可惜織田家的滅亡,因此一直打算振興織田家。所以忠長元服后,依照母親的想法,娶織田信長的孫子織田信良(信長二男信雄之子)的女兒信姬(信長曾孫女)為正室。元和九年(1623年),家光將受將軍宣下之際,忠長任從三位 中納言。
家光時期
元和10年(1624年)轉封于駿河國,領五十五萬石的領地,官位至大納言。 寬永3年(1626年), 后水尾天皇二條行幸時,忠長也有上洛隨行。不過,就在同年,忠長的母親阿江去世,享年五十四歲。而在阿江生前十分依賴母親的忠長,在阿江去世后出現(xiàn)亂行。
寬永八年(1631年),幕府在駿河的眼線指出忠長不少的狂暴行徑。他們指出忠長在禁止殺生的淺間神社獵殺猿猴、數(shù)度為了芝麻小事斬殺小廝與下仆、還將剖殺孕婦查看其胎兒。后來家光問罪淺間神社一事時,忠長說是因為猿猴肆虐,擾亂人民,才出此下策。
到了最后,家光終于忍不下去,下令忠長將幽禁于 甲府。在幽禁期間,據(jù)說忠長甚至將奉勸自己的家臣殺害。后來,忠長透過父親的親信僧人崇傳向父親求情,而秀忠也向家光關說。只是,家光卻說“德川家的忠輝(家康六子松平忠輝)、忠直( 結城秀康長子、家康之孫松平忠直)和忠長,都沒有好下場”,也就是家光并沒有原諒忠長的意思。過了不久,忠長又被流放到 甲斐府中。
寬永九年(1632年)父親秀忠去世,忠長曾向家光請命,打算入城拜別父親,但遭拒絕。秀忠死后,因為 土井利勝的陰謀,家光沒收忠長的領地,駿河國與 甲斐國,再將忠長被流放到 上野 高崎。寬永十年(1633年),忠長發(fā)狂,家光命他切腹自盡,另一說是忠長自己自盡,而非家光的命令,總之,忠長最后死在高崎城,得年僅二十八歲。
其它信息
后來的人推斷,忠長的身高是一百六十一厘米,體重六十五公斤。傳聞忠長有一子松平長賴(長七郎),但真?zhèn)尾辉敗?/p>
法號:峰巖院殿前亞相清澈曉云大居士。
墓所: 群馬縣 高崎市通町的愿行山常巖院大信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