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波義達義良之子·尾張,遠江守護·在位期間,因遠江被今川氏親所蠶食,于1510年(永正7年)出兵遠江· 1
-
徐安貞,(671—743),初名楚璧,信安龍丘(今龍游)人。唐朝進士,尤善五言詩。
-
王來(1394~1470),字原之,浙江慈溪人,官至南京工部尚書兼大理寺卿。
-
臼杵鑒速(1520-1574),大友家重臣臼杵長景的次子,本名鑒景,長景在當初的朽網親滿之亂中表現活躍因而被
-
覺羅果科,滿洲鑲白旗人,愛新覺羅家族的遠親。是清太宗皇太極的一個大臣,官居巴牙喇甲喇章京。清崇德六年
-
東禪寺義長,本名前森藏人,為莊內尾浦城主武藤(大寶寺)義氏的妹婿,與弟弟一同擔當義氏的近臣侍奉武藤家
-
井伊直政(1561年3月4日-1602年3月24日、永祿4年2月19日-慶長7年2月1日),戰(zhàn)國中后期之名將,世稱「赤夜
-
溫庭皓,男,唐詩人。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國子助教溫庭筠弟。大中末,為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徐商從事。咸通
-
鮭延秀綱(1562-1646),佐佐木貞綱次男。鮭延氏近江源氏佐佐木氏的一族,尊宇多天皇之子敦實親王為遠祖。
-
山田匡得(1537年——1620年),幼名次郎三郎,本名宗昌,號匡得,是伊東家臣山田宗繼之子,山田氏在伊東家
-
在柏拉圖與亞理斯多德那里,Logos這個概念具有多重含義,而且,這些含義相互抗爭,沒有一個基本含義在積極
-
路易三世·德·波旁(Louis III of Bourbon),1668年11月10日-1710年3月4日,第六世孔代親王,1709年他父
-
云曙芬(1924.1—2016.3),女,蒙古族,曾用名云瑞麟,1924年1月出生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曾任內蒙古自
-
修麗娟,(1957—)滿族。女子籃球運動員。吉林海龍(今梅河口)人。1973年入吉林省業(yè)余體校學習。1975年入吉林
-
莊東曉,女,漢族,1908年生。1918年至1922年在長清縣城東關小學讀書。1923年考入濟南省立女子師范學校。19
-
[唐](約公元七〇八年前后在世)字不詳,相州臨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中宗景龍中前后在世。自聞喜尉入為
-
細川高國(1484-1531)六郎·民部少輔,右京大夫,武藏守,從四位下,法號道永,;,道號松岳。細川氏一
-
孝武衛(wèi)皇后即衛(wèi)子夫(?-前91年),名不詳,字子夫,西漢平陽(山西臨汾)人,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謚
-
大伴氏,日本古代的中央豪族。家世稱號“連”,后為“宿禰”。大和朝廷世襲軍事職務的強力氏族。
-
源義朝(1123年—1160年2月11日),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武將,東國武士集團首領。父親是河內源氏首領源為義,
-
[約公元一二二四年前后在世]字圻父,號篁栗翁,建陽人,居麻沙。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
-
釣野伏日本戰(zhàn)國時期島津家最著名的戰(zhàn)術,先誘使敵人進入采取口袋陣的伏兵包圍圈,再配合后方主力將敵人一舉
-
周晨,中國一代天皇級魔獸職業(yè)玩家之一,是在SKY之前中國國內職業(yè)玩家的領軍人物,暗夜精靈族的戰(zhàn)術大師。
-
江戶后期國學家。國學四大師之一。作為本居宣長去世后之門人,傾力研究古典,主張神代文字日文之存在。著有
-
本壽院(文化4年(1807年)-明治18年(1885年))江戶時代后期的女性,12代將軍德川家慶的側室、13代將軍
-
冢原卜傳,又名冢原高干(つかはらたかもと、出生于延德元年(1489年)卒於元龜2年2月11日(陰暦)(1571年
-
百地三太夫,即百地丹波守(日文假名:ももち さんだゆう,1512-1581),伊賀豪族,百地家領主,本名正西,
-
雜賀孫市,為雜賀眾的首領,也有史料記載為雜賀孫一或鈴木孫一。在石山合戰(zhàn)中,孫市率領雜賀眾進入石山本愿
-
山縣昌景(1529年-1575年6月29日)是日本戰(zhàn)國時代的武將,武田氏的家臣,武田四名臣、武田二十四將其中一
-
谷干城(1837-1911)明治時期的軍人、政治家。通稱守部、號隈山。土佐藩出身,在戊辰戰(zhàn)爭中率領土佐兵征戰(zhàn),
-
松倉重信(1538年—1593年8月3日)是日本戰(zhàn)國時代的武將,筒井順慶的家臣,筒井三老臣之一。他擁有一個兒子
-
宇喜多秀家(1573年-1655年12月17日),又稱宇喜田秀家、浮田秀家,是日本戰(zhàn)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
-
唐代僧人。鑒真大和尚(六八八至七六三)高足弟子,曾隨鑒真六次東渡。善制漆器。現藏日本奈良唐招從寺鑒真
-
德川家光(1604年8月12日-1651年6月8日),乳名竹千代,德川幕府第三代將軍,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的次子,母
-
哲憫皇貴妃(Imperial Noble Consort Zhemin,18世紀-1735年8月20日),噶哈里和羅舍林村富察氏,滿洲正黃
-
天草四郎(あまくさしろう,1621年?-1638年4月12日),本名益田時貞,后來改名天草時貞,自小聰穎過人,有
-
裴寂(573年-629年),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臨猗)人,唐朝宰相。裴寂出身河東裴氏西眷,隋末曾任晉陽
-
獨孤諶是獨孤家族留下的唯一血脈,曾加入唐朝軍隊,在北伐東突厥之戰(zhàn)中屢建戰(zhàn)功,后娶得安康公主為妻。
-
瑪麗·安娜,盧森堡大公夫人(Marie Anne, Grand Duchess of Luxembourg,1861年7月13日-1942年7月31日)
-
張璁(公元1475年-公元1539年),字秉用,號羅峰,浙江溫州府永嘉(今溫州市龍灣區(qū)普門村)三都人,明朝嘉
-
葛鴉兒,唐朝女詩人。生卒年與生平不詳。她最有名的作品《懷良人》最早見于韋莊所編的《又玄集》,因此可知
-
張世英,男,哲學家。1921年生于湖北武漢一書香門第,從小熟讀論孟,中學時修理科,1941年秋考入昆明西南聯
-
孟慶聞,出生于江蘇常州,中國魚類學家,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社員。孟慶聞長期從事魚類學形態(tài)
-
張志勤。河北省話劇院 國家二級演員。河北省影視家協會會 員。近年作品,《哥仨和媳婦》。
-
王素珍,河南省開封市人,1943年生,豫劇旦角。1959年考入河南省戲曲學校畢業(yè)。1959年分配到河南豫劇院二團
-
張鳳英,女,漢族,山東臨沂人。沂蒙民歌傳承代表人,山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臨沂市政協
-
喜勛教授出生于江蘇省南通縣的一個中醫(yī)世家,今年已82高齡。1943年畢業(yè)于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體育系。
-
劉貞,女,1919年4月7日生,江蘇靖江縣人。原名劉順娣,曾用名劉仁娣、劉順弟、劉美芳、劉明貞。中共七
-
[約公元一二二四年前后在世]字圻父,號篁栗翁,建陽人,居麻沙。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
-
彭子岡,女,生卒:(1914~1988)中國新聞家。原名彭雪珍。1914年2月7日生于江蘇蘇州,1988年1月9日卒于北
-
艾拉·塔拉索娃(1898~1973) Tarasova, Alla Konstantinovna 前蘇聯演員。生于1898年2月6日
-
1949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53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法語系資深教授,從事法語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五
-
陳娟美,出生于1929,女,原籍浙江省定海人。1952年畢業(yè)于上海圣約翰大學新聞系。曾任攝影記者、編輯、技術
-
盧元明約公元五三四年前后在世字幼章,范陽涿縣(今河北涿州)人。徐州刺史盧昶之子。生卒年不詳,約魏孝武
-
朱桂(1374.8.25-1446.12.29):漢族,安徽鳳陽人,明太祖第十三子,母郭惠妃。
-
完顏忒鄰(1202年-1203年)是金章宗完顏璟的六兒子,母親為元妃李師兒,封為葛王,早殤,死時虛歲僅兩
-
任環(huán),字應乾,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生,山西長治人。他自小勤奮好學,飽讀詩書,少年時代又拜師學武。為了
-
林釬(1578-1636年)字甫號鶴胎,字實甫,明末龍溪人(今漳州市龍文區(qū))。萬歷四十四年殿試探花進士,授翰林
-
翁綬,[唐](約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工詩,多作近體。咸通
-
武田元明為若狹守護武田義統(tǒng)的長子,母親是將軍足利義晴之女,若狹武田氏本是甲斐武田氏的庶流,最初甲斐武
-
桃井春藏直正MomonoiSyunzou(1825~1885)幕末三大劍客之一。鏡心明智流第四代目,以出塵的氣度品位聞名的
-
柳生宗矩(yagyumunenori1571-1646),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兵法大家,德川幕府初期的情報頭子。他于1646年出
-
戰(zhàn)國時代武將,三河松平氏(后為德川氏)的家臣,通稱彥五郎、茶利九郎,別名是九郎。兒子有長坂信宅。年輕
-
蜂屋賴隆是織田信長最早的家臣之一,出身美濃。天正十七年(1589)九月二十五日,蜂屋賴隆去世。根據崇福寺
-
留守政景(1549-1607)伊達家15代當主伊達晴宗的三男,幼名六郎,是輝宗的同母胞弟。永祿十年,十八歲的政景被
-
趙寧安,1945年生,山東濟南人。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1955年拜師學藝,1960年參展發(fā)表作品。1962年參
-
方獻夫(1485-1544),男,字叔賢,廣東省南海縣人,原籍莆田縣(今福建莆田市)。據《南?h志》記載,方獻
-
武惠妃(699年-737年),唐玄宗李隆基寵妃,與其姑祖母武則天一樣工于心計。其名無載,父恒安王武攸止,母
-
足利義昭(1537.11.3—1597.8.28),是日本室町幕府第十五代(最后一代)將軍,足利義晴的次子,母親是前關
-
赫拉(英語:Hera)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天后、奧林匹斯眾神中地位及權力為最高的女神,同時也是奧林匹斯十二主
-
吳可讀(1812-1879),字柳堂,號冶樵,漢族,甘肅蘭州人。性穎悟,善詩文。以籌建甘肅貢院、尸諫慈禧太后名震
-
織田信雄(1558年-1630年6月10日)是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的武將。織田信長的次男。出家以后號為常真。幼
-
洪蘇神,又作孔蘇(Khonsou)是底比斯三柱神之一,阿蒙與穆特之子,月神。有王室發(fā)辮,頭頂滿月盤和新月。以
-
盧循(?―411年),字于先,小名元龍,范陽涿縣(今河北涿縣)人,東漢名儒盧植之后,后趙中書監(jiān)盧諶曾孫,
-
姜晟(1730-1810),字光宇,號杜薌,江蘇元和人,清朝大臣。乾隆三十一年進士。歷官刑部主事、湖南巡撫、
-
德川忠長(1606年5月7日~1633年12月6日),江戶時代初期的駿府城城主。
-
方維儀(1585—1668),女,字仲賢,安徽桐城人(今桐城市區(qū)鳳儀里人)。明末著名女詩人、畫家,所作有《清
-
鍋島直茂(なべしまなおしげ1538年4月12日-1618年7月24日),幼名彥法師,天文七年,生于九州本莊館,是九州
-
湯薌銘(1885年-1975年),字鑄新,湖北省黃州府蘄水縣(今浠水)南涼人,湯化龍胞弟,清朝海軍軍官、中華
-
孝文廢皇后,馮氏,名不詳,野史名馮清,但沒有提供來源,故不可靠。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一任皇后。太皇太
-
李魁正,男,漢族,1942年10月生人,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藝術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榮獲國務院授
-
吉川元春(享祿3年(1530年)—天正14年11月15日(1586年12月25日)),戰(zhàn)國第一智將毛利元就的次子,生性剛
-
沐天波(1627年-1661年8月13日),沐英十一世孫,祖籍安徽定遠,南明軍事人物,最后一位黔國公。
-
豐臣秀次(1568-1595),本名三好信吉,幼名治兵衛(wèi)、萬丸,通稱小一郎、孫七郎,日本戰(zhàn)國時代人物,三好吉
-
柳生宗嚴(1527—1606),生于大永7年,卒于1606年5月25日(慶長11年4月19日),名宗嚴,號石舟齋,是劍術新
-
解文卿(1929年11月-1947年9月),女,山東省萊西縣義潭店村人。1945年任青年婦女隊長,1947年2月加入中國共
-
黃準中國影視女作曲家,生于浙江黃巖。1938年9月到延安。1944年畢業(yè)于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在戲劇系結業(yè)后又
-
德因澤(?-162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小福晉,皇太極后母,姓氏不詳,未生育子女。由于告發(fā)了大福晉阿巴
-
黃思永,字慎之,江蘇南京人。光緒六年(1880)庚辰科狀元。從此先后任翰林院修纂、軍機處章京、右春坊右中
-
陳君起,原名墨云,又名振,系清末翰林陳巽倩之女,曾科進夫人。
-
海齡(?——1842年)是近代愛國將領,是鴉片戰(zhàn)爭時期守衛(wèi)鎮(zhèn)江英勇抗英著名將領。滿洲鑲白旗人。原為山海關駐
-
陳承瑢,廣西藤縣人,以御車為業(yè),年約三十多歲,短小精悍,識字不多,而有權謀。金田起義,與秦日綱、林鳳
-
人名,成為關東御家人之后,宗像家開始走上武士化的道路。從延元元年三月到天正十一年間,與朝鮮方面簽定了
-
真田幸隆(1513年-1574年),號一德齋,又名真田幸綱,人稱“攻彈正”。日本戰(zhàn)國時代的武將,信濃豪族,海
-
小西行長(こにし ゆきなが)是日本戰(zhàn)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武將。基督教大名,肥后南半國廿四萬石之領主,第
-
宇喜多直家(1529年~1582年2月1日):備前豪族三宅氏的分支,領有兒島,又稱為宇喜田或浮田,先后侍奉守護
-
坂崎直盛(1563年~1616年),原名宇喜多詮家,又名知家、直行、重長、信顕、正親、正勝、貞盛、成政,官任左京
-
李神通(577年―630年),名壽,字神通,唐朝宗室。李虎之孫,高祖李淵從弟。高祖起兵后,與柳崇禮等人舉兵
-
吉川廣家(1561年12月7日—1625年10月22日),日本戰(zhàn)國時代至江戶前期武將,巖國領第一代藩主,初名吉川經言
-
劉體純(?-1663),明末清初人,又名劉體仁、二虎,號飛虎。明末農民起義軍將領,李自成部將。在李自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