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黃周星(1611—1680),本姓周,名星,字九煙,又字景明,改字景虞,號圃庵、而庵,別署笑倉子、笑倉道人、汰沃主人、將就主人等,晚年變名黃人,字略似,別署半非道人。湖南湘潭人,生于上元(今南京),為江西布政使周之屏曾孫,廩生周應(yīng)之孫,穎州學(xué)正周逢泰長子。
先,潁州公諱逢泰游學(xué)金陵,舉順天鄉(xiāng)試,寄居黃氏家,遂于金陵納涂氏為妾,得長子星。黃翁近五旬未得子,甚愛之,視涂氏母子如家人。崇禎六年(1633),星登癸酉科順天鄉(xiāng)試中舉,十三年(1640)中庚辰科進(jìn)士,十六年(1643)授戶部主事,會天下亂,未就職,隨父歸湘潭。明年丁父喪,服闋,因庶出,為族人所不容,遂忿然去湘,復(fù)歸上元。
入清后不仕,往來吳越間,以授徒為生。工詩文,通音律,擅作戲曲,好結(jié)社與文人游,在杭州集“尋云榭社”,廣陵集“木蘭亭社”,金陵集“古歡社”,以詩酒廋詞相娛。黃周星好猜謎,有“謎壇宗匠”之稱,所著《廋詞》為燈謎與酒令結(jié)合的典型佳作,頗得當(dāng)時文人喜愛。曾與書商汪象旭合作,推出《西游證道書》。晚年“依其吳婿僑寓吳興之南”。
康熙十九年(1680)有人以博學(xué)鴻儒薦,避不赴;迫之,乃嘆曰:“吾茍活三十七年矣,老寡婦其堪再嫁乎?”遂于五月五日,自撰《墓志銘》及《解脫吟》、《絕命詞》,效 屈原投江,遇救得免,家人勸慰,然死志愈堅。“六月望后,夜復(fù)赴水,又為人救免。至七月十七日夜半,乘間赴蹈清流,防者覺而奔救之,公乃自絕飲食,至二十三日而卒,時年七十!蹦乖狁R家港長生橋畔,墓碑于清咸豐年間重立,供后人憑吊。墓碑鐫刻詩句:“異鄉(xiāng)飄泊孑然身,五日魂歸故國民。飲罷蒲觴懷酒意,長生橋下吊靈均!
著有《夏為堂集》、《制曲枝語》。所撰傳奇《人天樂》,雜劇《惜花報》、《試官述懷》,今存于世。
相關(guān)文獻(xiàn)
出自《南潯鎮(zhèn)志》
周星字九煙,本姓黃。上元籍,廣東人。自幼撫於楚湘周氏。年二十三舉京闈,讀書金陵,遇本生父母。崇禎庚辰進(jìn)士,授戶部主事,具疏復(fù)姓。明年南都陷,遂棄家,更名黃人,號略似。流寓長興,五遷至南潯之馬家港,賣文自給。工篆隸,布衣素冠,寒暑不易。嘗作詩云:u2018高山流水詩千軸,明月清風(fēng)酒一船。借問阿誰堪作伴,美人才子與神仙。u2019年七十,忽感傷心,仰天嘆曰:u2018嘻,而今不可以死乎。u2019為《解蛻吟》十章。自撰墓志,與妻拿訣,慷慨命酒,盡數(shù)斗大醉,家人謹(jǐn)嚴(yán)之。庚申五月五日,賦絕命詩十章,遂自沈於水。”《解蛻吟》自序:“今歲在庚申,予年七十矣。念世事之都非,嘆年華之易盡。與其茍活,不如無生。昔傅奕銘曰:傅奕青山白云人也,以醉死。予慕其風(fēng),以為醉死殊勝餓死。但自銘,則當(dāng)曰詩人黃九煙之墓耳。以茲含笑而入地,何異厭世而上化。聊為解蛻之狂吟,當(dāng)獲麟之絕筆。”
代表詩作
《僦居》
天空海闊竟何如,此日英雄且僦居。
擊筑市中誰進(jìn)酒,賃春廡下自鈔書。
一春風(fēng)雨牛衣老,十載江湖馬肆虛。
輸卻云門行腳漢,竹煙松月總精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