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愛新覺羅-永璋愛新覺羅·永璋(1735-1760),清高宗乾隆帝第三子,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廿五日生,其母當(dāng)時為寶親王格格(相當(dāng)于侍女)即后來的純惠皇貴妃蘇氏。初封循郡王。后母子二人均逝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永璋于是年七月十六日去世,年26歲,追封遁郡王。住在循郡王府,現(xiàn)在北京市東城區(qū)方家胡同15號。
乾隆十一子永理,他的次子綿懿,過繼給他三兄永璋為嗣子;
雍正皇帝在位期間,乾隆皇帝的第二子出生了,這個嬰兒是乾隆帝嫡福晉所生。由于清代以前的皇帝沒有一位是嫡長子,所以雍正皇帝非常重視這個孫子,并親自賜名永璉,暗示在乾隆之后立他為皇帝。乾隆皇帝即位后,馬上將傳位永璉的詔書放在了正大光明匾后,誰知永璉并不是當(dāng)皇帝的命,只活了九年就離開了世。 其后不久,皇后又生下了皇七子永琮,一心完成祖先遺愿得乾隆皇帝,馬上決定立這位嫡子為太子。誰知傳位永琮的詔書剛放到正大光明匾后,兩歲的永琮也離開了人間。連喪兩子的乾隆皇帝,再也不敢立嫡子為太子,更不敢將傳位詔書放在正大光明匾后邊了。 乾隆十三年,孝賢皇后死,這讓乾隆立嫡子的愿望落空。同時,由于對皇后的死,表現(xiàn)的不夠哀痛,大阿哥永璜,三阿哥永璋被干隆嚴(yán)厲的訓(xùn)斥,明確說剝奪此二子的繼承資格。至乾隆二十三年,永璜、永璋相繼病死。皇四子,永成也過繼給了履親王為后,喪失皇位繼承權(qu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