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音樂名家---吳伯超吳伯超先生是我國重要的作曲家, 指揮家, 音樂教育家。1903年8月23日生于江蘇武進。中學年代即隨劉開華學習民族樂器演奏。1922年人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繼續(xù)從師劉天華,與曹安王君儀、韓權(quán)華、蕭伯青同是劉天華的弟子學習琵琶與二胡。1927年畢業(yè),先后任教于北京師范學校,上海國立音樂院1931年赴歐洲,在布魯塞爾夏羅瓦音樂學院及皇家音樂學院學習理論作曲與指揮。1936年學成回國,在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任教?箲(zhàn)期間,歷任廣西省藝術(shù)師資訓練班主任、勵志社管弦樂團指揮,中訓團音干班副主任、國立女子師范學院音樂系主任、國立音樂院院長等職。
在國立女子師范學院(原校址在重慶白沙鎮(zhèn)新橋)任教期間,1942年3月29日,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殉難紀念日那天,由白沙音樂教育促進會與教育部音樂教育委員會合作,借驢溪半島江津師范學校場地,舉辦了“中國音樂月萬人大合唱”。由盧前撰寫《白沙鎮(zhèn)歌》歌詞,吳伯超指揮,這是中國音樂史上第一次史無前例的萬人大合唱。
1949年1月27日, 乘太平輪去臺灣為國立音樂院覓新址時, 不幸在浙江舟山群島遇船觸礁, 隨船沉沒, 年僅45歲。
主要作品有合唱曲《中國人》、女聲合唱《暮色》、二胡曲《秋感》、民樂合奏《合樂四曲》等!吨袊恕罚ê钜僚逶~),作于1940年。該曲于1942年獲教育部文學藝術(shù)的作曲獎,曾廣泛唱于西南大后方各地。1949年1月27日, 乘太平輪去臺灣為國立音樂院覓新址時, 不幸在浙江舟山群島遇船觸礁, 隨船沉沒, 年僅4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