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神谷宗椹(博多):博多的豪商,同時也為一名著名的茶人。當博多因戰(zhàn)火而被燒毀的時候,他上京與秀吉接近,由于他的茶道很受秀吉的賞識,因此得以在重建博多的時候負責所有的城市規(guī)劃而嶄露頭角,之后為秀吉從事兵糧的管理。朝鮮戰(zhàn)役結束后,與黑田如水走的相當接近。
日本戰(zhàn)國時候的文人
日本戰(zhàn)國歷史可以說是由武士階層的舞臺,但在武士階層以外還有許多其他身份的人在影響著歷史的進程,有的人雖然沒有武士身份,但卻可以左右戰(zhàn)國大名的決策。他們中有僧人、商人、傳教士、醫(yī)生等等,我們暫且就把他們算作是戰(zhàn)國的文化人。
今井宗久(界町):為界港的豪商,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茶人,戰(zhàn)國時代的界港可以說是一個接近半獨立狀態(tài)的都市國家,不但擁有自己的武力,同時還有“十人眾”管理城市的各種行政。今井宗久便是十人眾其中的一人,他很早就認知到織田信長的政治力量,因此借著向信長進獻兩樣茶器,而取得了免除關稅、經營礦山以及獨家經營鐵炮的買賣等為數眾多的商業(yè)權益。
津田宗及(界町):亦為以界港為根據地的一名豪商,同時也以一名茶人而揚名全日本,原先在信長崛起前與本愿寺的關系保持的非常好,但當信長一進京之后,立刻舍棄本愿寺及畿內的豪強而與信長接近,不久之后,極受信長的信任,并交付物資的征收以及年貢的買賣的重要責任。同時也以茶頭的身份與利休、宗久一起為信長所任用。
角倉了以(京都):為一名京都的豪商,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醫(yī)生,其對于權力的轉換非常敏感,在豐臣政權正如日中天的時候,便已經與德川家康開始了接觸了。他利用自身家族與勘合貿易的淵源非常深遠的關系從事與印尼之間的朱印船貿易,自己本身也每年都會坐船出海,他們家族同時也以經營土木工程事業(yè)而為世人所知。
末吉孫四郎(石山):本名為吉安,為攝津的豪商,代代均為大名的身份,末吉一族在戰(zhàn)國時代均與當時的權力者信長、秀吉、家康接近,因而獲得了許許多多的利益,在這些權益之中,以孫四郎從幕府那里獲得了朱印船貿易的許可最為有名,現在甚至還留下了“朱吉船”這個名詞。他同時也經營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