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兒
智能兒,水月庵的小尼姑。凈虛的徒弟,可惜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不容許她那種位置的人有任何私人感情。六根未凈,而要呆在寺院,這確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不知道當(dāng)初凈虛是怎么把她騙進(jìn)去的,不管是怎么騙進(jìn)去的,反正凈虛又害苦了一個人。不過不管是什么時代,我認(rèn)為尼姑和尚都必須得遵守他們所必須遵守的清規(guī)戒律,否則和尚不像和尚,尼姑不像尼姑,就有點亂套了。
自幼在賈府走動,無人不識,也常和寶玉、秦鐘玩笑。長大后漸知風(fēng)情,看上秦鐘人物風(fēng)流,秦鐘也愛她妍媚。兩人情投意合,在饅頭庵時幽會數(shù)次,秦鐘返回家后,她從水月庵私逃出來找秦鐘,不意被秦鐘父親秦邦業(yè)知覺,將她逐出,后不知去向。
錯愛
“錯愛”的前提是“錯”,就是說這份愛情要有一個悲劇的結(jié)尾。還要屬于自由戀愛的那一種,當(dāng)然也包括單戀。按照這個標(biāo)準(zhǔn),智能兒與秦鐘之間的愛情就應(yīng)該算是“錯愛”,所以就補(bǔ)上這一篇。只是曹公對他們的情感歷程描述得太簡單,似乎他倆只為勸世而存在。就象茗煙和卍(萬)兒的愛情只為體現(xiàn)寶玉對襲人的性依賴一樣。智能兒和秦鐘都出場在第七回,這又是曹公的妙筆所在。表面上說惜春與智能兒頑耍,卻暗示著惜春將來青燈木魚、朝鐘幕鼓的人生結(jié)局。這回上半部分出場的智能兒,與下半部分出場的秦鐘似乎沒有任何聯(lián)系,卻為他們后來的一段風(fēng)流韻事埋下了伏筆。這其中也包含了,身在世俗之中的貴族小姐對佛門的傾慕,和置身佛門的小尼姑對世俗生活的向往。
《紅樓夢》中刻畫了不少的僧道人物的形象,可總感覺他們的僧侶身份更像是謀生的職業(yè)而非真正出于信仰,在這些人中智能兒卻是少數(shù)富有個性光彩的一個。
智能兒把佛門凈地稱作“牢坑”,說明她出家絕非自愿,看看芳官、藕官她們出家的經(jīng)歷就明白了,無非就是被逼無奈且走投無路。她們的師傅不會真正關(guān)心她們,這些小尼姑就是師傅們“拐來做活使喚”的。智能兒的師傅凈虛更是個令人討厭的家伙,教唆鳳姐貪贓枉法、圖財害命的就是她。因此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這些小尼姑們最缺乏的就是人間溫情的眷顧,哪怕這溫情只有一瞬的美好,哪怕享受這溫情是飲鴆止渴也在所不惜。
賈府中賈母、王夫人等人都是尊佛好道的,因此包括水月庵在內(nèi)的許多寺院都與賈府關(guān)系密切,因此小時候的智能兒就有機(jī)會經(jīng)常到賈府來玩耍,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正常的少女情感需求使她開始厭倦一襲袈裟、佛燈常伴的僧侶生活,她愛上了同樣經(jīng)常出入賈府的秦鐘。
秦鐘的諧音是“情種”(多情的種子)也好,是“情終”(情孽的終結(jié))也罷,反正秦鐘短暫的一生就是為情而生,為情而終的。上蒼不僅給了他“清眉秀目、粉面朱唇、身材俊俏、舉止風(fēng)流”的容貌,這些足可以博得女孩子的芳心。還賦予他“靦腆溫柔、未語臉先紅、怯怯羞羞、女兒之態(tài)”的性情,這又讓男人為之著迷。 可他只單單缺少了風(fēng)流成性最原始的資本:一副好身板。幾天的“偷期繾綣……便咳嗽傷風(fēng),飲食懶進(jìn)”,不久就“蕭然長逝了”
智能兒和秦鐘,一個是身在佛門,一個是出身寒儒薄宦,他們的愛情注定不為世俗所認(rèn)可。然而他們愛得勇敢、愛得熾烈、更愛得瘋狂?陀^地說智能兒和秦鐘的愛情是不對等的,秦鐘對于智能兒來說,既是溫情的眷顧者,更是自己逃出“牢坑”的希望,所以智能兒對秦鐘更多的是真切的依戀,而秦鐘對智能兒卻只有赤裸裸的性需求,是他急于嘗試男性身份的對象。因此他們的戀情,有一種狼愛上羊的感覺。
癡情的智能兒逃出水月庵來探視患病的秦鐘,以至于東窗事發(fā),被逐出秦府,還氣死了秦鐘的父親秦業(yè)。彌留之際的秦鐘,仍記掛著不知下落的智能兒,雖“悔恨無及”,卻沒有半點責(zé)怪的意思。單憑這一點秦鐘的表現(xiàn),也算可圈可點、可贊可嘆。
智能兒不知去向,秦鐘命歸黃泉。但他們都不枉來世上一趟,因為他們轟轟烈烈地愛過一回,因為他們有過義無反顧、忘乎所以的摯愛追求,因為他們有過跌蕩起伏、狂亂不羈的情感投入。也讓我們有機(jī)會感受平凡人物的愛恨悲歡,以至于讓我們忽略了他們因為濫用激情、透支身體、蔑視禮俗而付出的高昂代價,和最終的悲慘結(jié)局。
我曾設(shè)想智能兒和秦鐘的另外一種結(jié)局,但我失敗了。因為即使秦鐘不死,以他的秉性我也不敢保證,他在面對強(qiáng)大的輿論攻勢時會不會退縮,在面臨眾叛親離時他是否能保證對智能兒不離不棄,看來他們的愛情注定是個悲劇。
智能兒不可能再回水月庵,我曾猜測好朋友惜春會收留她,但是看到惜春在抄撿大觀園時對入畫的表現(xiàn),又否定了這個猜測。但我斷定她們以后還會在一起,因為惜春曾對智能兒說過:“明兒也剃了頭同她作姑子去”。智能兒還會重入空門的,因為沒有了秦鐘的佛門就不再是“牢坑”,這時的智能兒猶如那塊幻變成美玉的頑石,在“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tài)”之后,帶著無限的眷戀與惆悵,重新回到“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一樣。賈家敗落之后,智能兒找到了惜春,把她帶到了自己寺院里,從此二人在這里孤獨一身、終老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