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張明弘 張明弘,1971年生于濟南,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山東分會會員,山東畫院畫師,濟南大學特聘講師,齊魯書畫家聯誼會副主席。1996年畢業(yè)于山東藝術學院美術系獲文學學士學位,,現就讀于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劉進安工作室,攻讀水墨人物專業(yè)藝術碩士。
1996年2月在山東名人畫廊成功舉辦個展;6月獲96屆山東畢業(yè)生創(chuàng)作大獎。
1998年獲山東省首屆山水大展銀獎;同年底與孫磊等成立鵲華畫會,并攜同會員主創(chuàng)人員于1999年9月舉辦鵲華六人書畫藝術巡回展。
1999年10月作品《秦嶺?雪》入選中國文聯慶祝建國50周年國畫精品展;12月作品風光云際浮獲建國50周年山東省美術作品展二等獎。
2000年9月作品《蒙山沐朝日》入選2000年全國書畫創(chuàng)作展。
2002年6月作品《禁止停車》、《人工降雨》入選中國藝術研究院2002當代中國畫藝術邀請展。
2005年出版《心靈圖式?張明弘表現主義水墨情境》作品集。 2006年出版《張明弘畫集》。
2006年6月“表現主義水墨情境張明弘水墨作品展”( 山東,濟南 )。
2006年10月“此情此景?風景式山水展”(北京,炎黃藝術館)。
2007年1月1日“心境——張明弘山水展”(濟南,東方藝術館)。 2
007年1月26日“水墨鋒鏑”“山東省70u2019水墨作品展”(濟南,山東省美術館)。 2
007年3月作品《心象——路遇生人》入選上海青年美展。(上海,劉海粟美術館)
2007年7月參加“破?格山水對照展”。(北京,炎黃藝術館)。
畫家的張明弘認為繪畫是“很純粹的個人心化的情感和本能的不自覺的靈性的流露”,繪畫題材技巧,只是藝術家情感的宣泄方式和方法而已,在這里風格不再是追求而是一種自覺的形式,看張明弘的畫沒有技巧的僵化和題材的限制,張明弘用自己獨特感覺觸摸著自然和社會,從而形成了其畫風的多變和幽遠。張明弘的作品用最簡單和最純化的語言表現技巧,描述著人性和自然的沖突與演化,提示人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的某種特殊心境、幸福感、厭倦感和悲涼感張明弘不斷的對自然和宇宙追問,感悟生命的意義。禪宗思想,老莊哲學及道家思想、深刻影響著他,不斷深化他的心靈,作品變得異樣的原始、單純和凈化,這樣不可避免地要而對一種失去傳統(tǒng)線條的缺憾,張明弘認為不勇敢地舍去就不會得到。真誠的悲愴與勇敢的面對才能超越自己的誤區(qū),自己的滄桑與心靈的凈化使藝術的生命走向涅盤。作為藝術有其統(tǒng)一性和個別性,而繪畫的個別性正是在群體性的壓力下成長起來的,張明弘對藝術的真誠和大方的氣質,敢于取舍,大膽揚棄,不拘小節(jié),使其藝術的表現更加自在、純化,這在《涉岵?晚云》、《涉岵?報喜》等作品之中表現的尤為突出。我們從他的一系列作品中,看出他不但長于直覺的感悟,也長于理性思維,一個人就是一個完整自足的世界,張明弘以沒骨的表現形式,反映出他對傳統(tǒng)繪畫的繼承和發(fā)揚,他有敏銳的直覺和豐富的情感,像一團氣一樣幻進夢境,所以他和他的繪畫作品有著心靈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