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賈魯

    賈魯

    賈魯(1297—1353)字友恒,元代高平人。少年時聰明好學,胸懷大志,長大后謀略過人。1343年詔修遼、金、宋三史,召賈魯為宋史局官。歷任東平路儒學教授、戶部主事、中書省檢校官、行都水監(jiān),其間,針對當時“黃河決溢,千里蒙害,浸城郭,飄室廬,壞禾稼,百姓已其毒”,沿河人民背井離鄉(xiāng),賣兒賣女的悲慘局面,公元1351年,賈魯被任命為工部尚書、總治河防使,進序二品,授以銀章。賈魯親自率人修筑黃河,多次領導治理黃河,拯救民眾于洪水之中。


    基本內(nèi)容

        

    基本介紹

      中文名:賈魯

      別名:友恒

      國籍:中國元朝

      民族:漢族

    賈魯

      出生地:山西高平

      出生日期:公元1297年

      逝世日期:公元1353年

      職業(yè):水利家、大臣

      主要成就:工部尚書、總治河防使、中書左丞

      榮祿大夫、集賢大學士

      賈魯河

      代表作品:“賈魯治河”

      元至正四年(1344年)五月,黃河白茅堤(今山東曹縣境內(nèi))決口,六月又北決金堤,入會通運河,瀕河州郡皆罹水患,泛濫7年之久。

      至正八年,賈魯任都水監(jiān),考察河道地形后,提出治河二策:一為修筑北堤,以制橫潰,則用功。欢䴙槭枞⑴e,挽河東行使復故道,其功數(shù)倍。不久,賈魯改任右司郎中,以上二策未作決定。至正九年脫脫復任丞相,賈魯又進獻其治河二策,脫脫同意其后策,決心治河。至正十一年,順帝命他任工部尚書總治河防使,主持堵口大工。當時發(fā)動汴梁、大名十三路民工十五萬人及廬州等軍士二萬人進行堵口,采取疏、浚、塞并舉的方法,于四月開工。第一步整治河道,疏浚減水河;第二步筑塞小口門,培修堤防;第三步集中力量堵筑黃陵大口,挽河回歸故道。八月間正值大汛時期,當時口門寬四百余步,中流深達三丈多,水勢湍急,而賈魯臨危不懼,敢于創(chuàng)新,決定作石船大堤,加強挑溜作用。九月七日,在口門排大船二十七艘,上鋪散草和石塊,以沉船法進行堵合,然后用卷埽壓廂,終于當年十一月十一日合龍閉氣,河復故道,匯淮人海。此次堵口,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總共用中統(tǒng)鈔(紙幣)“一百八十四萬五千六百三十六錠”,耗用財物很多。后世評價賈魯治河有四句詩:“賈魯修黃河,恩多怨亦多,百年千載后,恩在怨消磨!睂τ诙掳酌┛诖蠊ぃ獨W陽玄在《至正河防記》中記載最詳。

      至正十三年,賈魯隨脫脫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軍,死于軍中。

      

    簡介

      賈魯,字友恒。河東高平(今屬山西)人,是元代著名的河防大臣,也是一位在治理黃河上卓有成效的水利專家。廿八歲時,任東平路儒學教授,又被選為丞相東曹椽、戶部主事。后又奉詔專修遼、金、宋三史,擔任宋史的局官。賈魯擔任中書省檢校官后,針對當時的社會問題提出改革時政的、長達數(shù)萬言的主張。元惠宗任命賈魯為行都水監(jiān)。賈魯領受任務后,繪出了精細的治水圖,同時提出了兩個治河方案。后來采納了賈魯?shù)牡诙䝼方案。公元1351年,賈魯被任命為工部尚書、總治河防使,進序二品,授以銀章。賈魯親自率人修筑黃河。最后死于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軍的戰(zhàn)爭中,終年五十七歲。

      延佑、至治年間(1314-1323)兩次中舉。泰定初年(1324年),任東平路儒學教授,后任潞城縣尹,又升為戶部主事,未及上任,服父喪回籍。后被起用為太醫(yī)院都事。時詔修宋、遼、金三史,又調(diào)任宋史局官。書成后,遷燕南山東道奉使宣撫幕官。官員考績中名列第一,又調(diào)任中書省檢校官。上書指出當時富戶兼并貧民及流亡人口,致使國家租賦收入流失之弊。不久任監(jiān)察御史,提出御史奏事應直接呈給皇帝,而不應經(jīng)過其他官員。后升任都事。調(diào)任山北道廉坊副使。又被召回任工部郎中,提出關(guān)于工程建設的19項建議。至正九年受命主持山東、河南等處行部水監(jiān)。至正十二年升任中書左丞,次年病卒。

      

    概述

      

    元延至元年間

      兩次以明經(jīng)領鄉(xiāng)貢。泰定初,授東平路儒學教授,后改任潞城縣尹,屢升至戶部主事。至正三年(1343),詔修遼、金、宋三史,召賈魯為宋史局官。歷任中書省檢校、檢察御史、山北廉訪副史、工部郎中等職。其間,針對當時“黃河決溢,千里蒙害,浸城郭,飄室廬,壞禾稼,百姓已其毒”,沿河人民背井離鄉(xiāng),賣兒賣女的悲慘局面,賈魯曾多次領導治理黃河,拯救民眾于洪水之中。

      

    至正四年1344五月

      黃河決河改道。河水在山東曹縣向北沖決白茅堤,平地水深二丈有余。六月,又向北沖決金堤,沿岸州縣皆遭水患。今河南、山東、安徽、江蘇交界地區(qū)成為千里澤國。為保證運河通航保護山東、河北沿海地區(qū)的鹽場不被黃河沖毀,緩和黃泛區(qū)民眾的反抗,元政府不得不大規(guī)模治理黃河。

      

    至正八年1348二月

      元政府在濟寧鄆城立行都水監(jiān),任命賈魯為都水使者,次年五月,立山東、河南等處行都水監(jiān),專治河患。丞相脫脫召大臣研討“治河方略”,賈魯力排眾議,主張“河必當治”、“必疏南河、塞北河,使復故道,役不大興,害不能已”。此間,賈魯“考察地形,備其要害”。循行河道,往返數(shù)千里,掌握了河患的要害所在,他將觀察所見繪成圖,并提出兩種治河方案:“一是修筑北堤,以制橫潰;一是疏塞并舉,挽河東行,以復故道!弊詈鬀Q定采用后一方案。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初四日,詔命賈魯為工部尚書、充總治河防使,進秩二品,授以銀印。征發(fā)民工15萬,軍士2萬,興役治河。

      

    個人貢獻

      

    受命行都水監(jiān)使

      他受命為行都水監(jiān)使后,就沿河道實地考察,往返數(shù)千里不辭勞苦,取得治河第一手資料,并向朝廷進獻繪圖報告,提出兩個治河方案:一是就決口以下新河道北岸筑堤,限制決河橫流,工程量;一是堵塞決口,同時疏浚下游河道,挽河回故道,這是事半功倍的做法。盡管他的方案未被采納,而且朝廷又將他調(diào)離了行都水監(jiān),但他對河患嚴重性的認識促使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治河主張。至正九年五月,決口之水東北注入沛縣,沖入大運河,危及漕運和鹽場。這年冬天,脫脫再次出任右丞相后,集群臣會議治河方案。賈魯以都清運使的身份,參加了治河討論會,再次提出自己的兩個治河方案,盡管會上反對賈魯方案和另提方案的大臣不在少數(shù),而賈魯進一步申述了自己的主張。脫脫當機立斷,決定采用賈魯?shù)暮笠粋方案。至正十一年,55歲的賈魯出任工部尚書兼總治河防使,指揮十五萬民夫和二萬士兵,開始了黃河治理史上的著名的“賈魯治河”。

      

    治河成功

      賈魯敏達干練,竭誠行事。他面對奔騰咆哮的黃河,采取疏、浚、塞并舉的方略,疏浚中,凡生地新開,鑿之以通,故道高低,取之以平,河身廣狹,導之以直,淤塞之道,浚之以深,澤水之地,開渠以排洪。塞堵中,凡薄壘之堤,增之以固;決河之口,筑堤壩以塞其流。賈魯在三百余里的治黃工地上親自指揮,督人巡察,宜疏則疏,宜塞則塞,需防則防,需泄則泄,使河槽高不壅,低不潴(聚水),淤不塞,狂不溢,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在堵截山東曹縣黃菱崗大堤決口時,因決口勢大,又遇秋汛,河口刷岸北行,回旋急,難以堵截,賈魯用27艘大船做一“方舟”,方舟裝石,依次下沉,層層筑起“石船大堤”,大堤合龍時,水勢猛急,若自天降,怒吼咆哮,猶撼船堤,“觀者股栗,眾議騰沸”,以為難合,賈魯神色不動,機解捷出,對施工人員“日加獎諭,辭旨懇切,眾皆感激赴工”。經(jīng)過驚心動魄的大搏斗,終于完成了黃陵崗浩大截流工程。治河工程從四月二十二日興工,七月就鑿成河道280多里,八月將河水決流引入新挖河道,九月通行舟楫,十一月筑成諸堤,全線完工,使河復歸故道,南流合淮入海,治河大功告成。賈魯回朝,向順帝上《河平圖》。

      

    個人影響

      賈魯治河成就,受到當時和后人高度評價,順帝授予榮祿大夫,集賢大學士。并命翰林學士歐陽玄撰《河平碑》文,以治河勞積。碑文說:“魯能竭其心思智計之巧,乘其精神膽氣之壯,不惜卒,不畏譏評”、“魯習知河事,故其功之所就如此”,清人徐乾曾說:“古之善言河者,莫如漢之賈讓,元之賈魯”。清代水利專家靳輔對賈魯所創(chuàng)的用石船大堤堵塞決河的方法,非常贊賞:“賈魯巧慧絕倫,奏歷神速,前古所未有”。人們?yōu)榱思o念他,山東、河南有兩條河均名賈魯河。

      

    治河

      

    治河時間

      賈魯主持的這項治河工程,是至正十一年四月開工的,七月完成疏鑿工程,八月放水入故道,九月舟輯通行,并開始堵口工程,十一月,土木工完畢,各種堵堤建成。整個工程計190天。

      

    治河方法

      賈魯采取的治河方法是疏塞并舉,先疏后塞,采取先易后難的方案。他考慮到疏浚的工程量最大,但比較容易,乘汛期來到之前,使疏浚工程控制在土工范圍內(nèi),可大大縮短工期,所以整個治河分為疏浚故河,堵塞黃河故道下游上段各決口、豁口,修筑北岸堤防以及堵塞白茅決口。

      

    第一大工程

      第一大工程是疏浚從黃陵崗到哈只口的黃河故道和凹里村到楊青樹的減水河。由于河道的情況有高有低,有寬有狹,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疏、浚方法。施工是從白茅口南二里的黃陵岡向東開始的,開新河十里到達南白茅,又開河十里至劉莊村,接入故道,從劉莊至專固浚故道有102里280步,從黃固到哈只口浚故道51里80步。這段干流工程共長182里。為防止以后堵口合龍后水勢狂怒,特疏浚凹里村減水河,從凹里村向西開生地3里40步,分別不同情況拓寬舊河為82里54步到張贊店,從張貨店到楊青村墾生地13里60步,接入故道。這段減水河共長98里54步。兩者全長280里54步強。

      

    第二大工程

      第二大工程是堵塞缺口、豁口,修筑堤埽。至正四年河決后,黃河故道兩岸已是千穿百孔,為使河回故道后不致出現(xiàn)決溢險情,賈魯在疏浚了故道和開鑿減水河的同時,先后筑塞了專固缺口和凹里減水河豁口四處,從哈只口至徐州300余里,修缺口107處。同時又興兩岸埽堤工程,北岸因地勢低洼,修筑護岸堤防,高寬不等,通長254里71步,其中白茅河口至清州板城補筑舊堤,長25里85步,板材到英賢村等處,長133里200步,稍岡至碭山縣,長85里20步,亦思刺店縷水月堤,長6里30步,哈只口至徐州缺口1O7處,共長3里256步。第三大工程是堵塞白茅決口,黃河回故道,這項工程是決定治河成敗的關(guān)鍵一役。八月開始向疏浚完畢的故道放水。在這之前,賈魯考慮到?jīng)Q河勢大,又正值秋漲汛期,故在口門西側(cè)的北岸筑刺水堤二道,總長26里2O0步。用作挑溜減弱口門流勢。又筑截河大堤19里177步,其中在黃陵北岸的部分,總長10里41步,在口門西側(cè)岸上筑上堤伸入水中,修疊埽臺,系龍尾埽,直抵龍口;黃陵南岸總長9里160步。刺水堤及截河大堤筑得較短,而決河南北寬400余步。中流深3丈余,水流量比原來增加了十分之八,兩河爭流、在原先河口的地方,河水沖刷著堤岸向北奔流,回旋湍急,難于下場。如果河水大量涌入決河,將導致故河淤積,前功盡棄。在此關(guān)鍵時刻,賈魯經(jīng)過深思熟慮之后,提出了新的防止河水涌入故河的方案。

      

    治河效果

      賈魯首先采用船堤障水法,逆流排大船27艘,前后連以大桅或長樁,用大麻繩、竹綆綁扎在一起,連成方舟,又用繩索將船身上上下下捆個結(jié)實,這時將鐵錨在上流放入水中。又用長達七八百尺的竹綆系在兩岸的木樁上,每根竹綆上或吊二條船或三條船,使船不會順流而下,船身中稍微鋪些散草,裝滿小石頭,用臺子板釘蓋上,再用埽密布合子覆上,或覆上二層,或三層,用大麻繩縛住,再把三道橫木系在頭桅上,都用繩維持住,用竹編成笆籠,裝上草石,放在桅前,約長一丈多,稱為水簾桅。……然后選水性好的民工,每條船上兩個人,執(zhí)斧鑿,站在船首船尾,只聽岸上擊鼓聲,同時開鑿,沉船阻塞決河口。船沉后,水流入故河道,就再樹水簾,再用前面的方法,然后再如此重復操作。但由于水勢過大,堵口合攏極其驚險,修到河口一二十步時就更加艱難了,決水將大埽沖裂沖陷。這時賈魯表現(xiàn)出驚人的鎮(zhèn)定,依然命令萬余人扎幫、運埽、疊埽,終于在十一月使龍口堵合,決口的黃河不再泛濫,故道又開始暢通。賈魯在堵口技術(shù)上的重大創(chuàng)造石船堤障水法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治河耗資

      整個治河工程耗資是相當可觀的。據(jù)統(tǒng)計,所用木樁大約2萬7千根,榆柳雜梢66萬6千根,蒲葦雜草733萬5千余束,竹竿62萬5千根,碎石2千船,繩索5萬7千根,所沉大船127艘,其余葦席、竹蔑、鐵線、鐵錨、大針等等物資不計其數(shù)?傆嬘萌ブ薪y(tǒng)鈔184萬5千6百30錠。工程如此浩大,這在我國古代治河史上是不多見的。人們?yōu)榱思o念賈魯,特命名河南中牟的一條河(相傳為古代的邗溝)為賈魯河。

      治河紀念黃河復歸故道,汴河南流入淮,當?shù)赜只謴土松鷻C。百姓為了紀念他,將汴河改名賈魯河,把他曾經(jīng)居住過的地方定名為賈魯河村,當?shù)厝撕喎Q為賈河。至今,村里土地廟仍有“賈魯河”的題字。

      現(xiàn)賈河村位于鄭州惠濟區(qū)。

      

    其人

     

      賈魯,字友恒。河東高平(今屬山西)人,是元代著名的河防大臣,也是一位在治理黃河上卓有成效的水利專家。

      賈魯從小就有抱負,勤奮好學,長大以后,表現(xiàn)了過人的才能。元延右、至治年間,他兩次考取鄉(xiāng)貢。廿八歲時,任東平路儒學教授,又被選為丞相東曹椽、戶部主事。后又奉詔專修遼、金、宋三史,擔任宋史的局官。書成后選任魯燕南山東道,奉使宣撫幕官,考績名列前茅。

      賈魯擔任中書省檢校官后,針對當時的社會問題提出改革時政的、長達數(shù)萬言的主張。他指出:“十八河倉,近歲淪沒官糧百三十萬斛,其弊由富民兼并,貧民流合宜合先正經(jīng)界,然事件重大,非處置盡善,不可輕發(fā)!奔娌⑼恋厥窃斐煞饨ㄉ鐣恋鼗氖、貧民流徙的根本原因,賈魯?shù)娜f言書完全切中時弊?上г谠菢诱魏诎档纳鐣,這些意見統(tǒng)治階級是決不會采納的。

      元惠帝至正四年(1344年),黃河又一次大決口,白茆堤、金堤相繼被沖決,沿河的郡、邑一片澤國,老百姓流離失所,許多青壯年逃奔他鄉(xiāng)。元惠宗很憂慮,派人實地觀察,又到處訪求治河的方案。后來,元惠宗任命賈魯為行都水監(jiān)。

      賈魯領受任務后,立即循著黃河,考察地形水勢,沿途調(diào)查研究,行程往返幾千里,繪出了精細的治水圖,同時提出了兩個治河方案。第一個方案是修筑黃河北堤,以罅黃河橫潰。這個方案的好處是用工節(jié)省。第二個方案是“疏塞并舉”,用今天的話來說,叫做因勢得導。既要筑堤防止黃河決口,又要疏導河水,讓河水沿河東行,返歸故道。這個方案,當然是費工,但是效益比前一種大得多。后來,由于賈魯調(diào)遷為右司郎中,這兩個方案都沒有付諸實施。直到至正九年(1349年),右丞相脫脫復出,在討論治河的方案時,脫脫經(jīng)過慎重比較后,采納了賈魯?shù)牡诙䝼方案。

      公元1351年,賈魯被任命為工部尚書、總治河防使,進序二品,授以銀章。賈魯受命后,率領河南、河北諸路軍民,又調(diào)汴梁,大名士三路民工,共計十五萬人,加上軍隊二萬多人,組成一支龐大的治黃大軍。當年四月開工,七月將河鑿成,八月就決水走黃河故道,九月舟船通行,十一月,用秫秸、土石等修成的護堤以及沿河的堤壩也全部完工,黃河之水又沿故道奔流。賈魯?shù)闹魏臃桨傅玫綄嵤┖,元惠宗召見賈魯,賈魯將河平圖獻上。滿朝大臣紛紛奏請褒揚脫脫、賈魯?shù)闹魏庸,元惠宗采納了這些意見,并命令翰林丞旨歐陽玄親書了河平碑,詳細記錄了這次治河的情況,表彰脫脫及賈魯?shù)闹魏庸,并將此事載入史冊,讓后人永遠紀念。

      賈魯在右司任職時,曾經(jīng)對時政改革提出了二十一條措施,并親自在任上積極推行,他調(diào)任都漕運使后,又提出改革漕事二十條建議,朝廷只采納了其中的八條,并沒有把他提出的措施全部付諸實施,后來,黃河還是發(fā)生了水害。這次決口,黃河之水北侵安山,淪入運河,又禍及濟南、河間,毀壞兩漕司鹽場,給國計民生帶來很大的損害。

      由于元朝統(tǒng)治者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參加修河的民工首先揭竿而起,爆發(fā)了紅巾軍農(nóng)民大起義。賈魯也曾隨從脫脫圍剿過徐紅州的巾軍,最后死于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軍的戰(zhàn)爭中,終年五十七歲。

      

    介紹

      河南境內(nèi)有一條流淌了兩千多年的河流,它就是賈魯河。翻開河南地圖,我們可以看到今天的賈魯河發(fā)源于新密市,向東北流經(jīng)鄭州市,至市區(qū)北郊折向東流,經(jīng)中牟,入開封,過尉氏縣,后至周口市入沙潁河,最后流入淮河。它全長255.8公里,我們熟知的金水河、索須河、熊兒河、七里河、東風渠都是它的支流。古時的賈魯河水量充沛,可通舟楫,還時常有洪水泛濫,因此,古人又將它稱為小黃河。今天的賈魯河雖然淺可見底,但它仍是河南省境內(nèi)除黃河以外最長、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歷史

      賈魯河可稱得上是一條千年古河。有人考證,認為它的前身就是楚漢相爭時的“鴻溝”。據(jù)史料記載,鴻溝乃戰(zhàn)國時期魏國所鑿,魏惠王十年(前361年)開通,故道今滎陽市北引黃河水入圃田澤,東流經(jīng)開封境內(nèi),再南下注入潁河,當時開挖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灌溉農(nóng)田。后又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開發(fā),至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連通了濟、濮、濉、潁、汝、泗諸水,成為當時中原大地上的主干水道,以此為主形成了水路交通網(wǎng)和大面積的灌溉區(qū)。因此,鴻溝一帶在當時也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秦朝末年,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在此對峙,后楚與漢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以東者為楚”。這個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鴻溝就是今天的賈魯河。賈魯河

      

    重要性

      如果“鴻溝”一說屬實的話,那么賈魯河已有近2370歲的高齡明朝弘治年間黃河再次決口,賈魯河淤塞,明政府在治理黃河的同時,也對賈魯河進行了疏浚,并對河道兩岸進行了較大規(guī)模的修整。至此,賈魯河迎來了自北宋以來第二個漕運的黃金季節(jié),其繁榮達到了頂峰,據(jù)說當時賈魯河上的朱仙鎮(zhèn)碼頭日泊船200艘以上,考古學家在此挖掘出相當重量的船錨,證明當時賈魯河上曾行駛過載重量相當大的貨船。穿越歷史的時光,仿佛依稀可見滔滔河水上來往穿梭的船只,碼頭上正彎腰屈身緊張勞作的民工,岸邊堆滿了來不及搬走的各種貨物和糧食,車水馬龍的街市上傳來陣陣的叫賣聲,船工的號子悠揚而動聽……賈魯河的這種繁盛局面一直持續(xù)到清朝中葉,19世紀末黃河再一次泛濫,賈魯河又一次淤塞,此后水流逐漸縮小,終于無法通航,所有的繁華不復存在,成為歷史的過往。落寞而平靜,這種狀態(tài)伴隨著賈魯河走過近現(xiàn)代,一直走到今天,雖然它已無法承擔繁重的運輸,但作為鄭州市民生活和工業(yè)用水的第二水源,仍然在造福中原。

      

    地理位置

      賈魯河在滎陽的走向是自南向北,途中有丁店,楚樓,河王,唐崗等幾座中型水庫分布于河道,在滎陽東北部向東北改向,北環(huán)繞鄭州市區(qū),并從中牟縣、開封市往東南方向。所以在地圖上看似鄭州市里黃河很近,但其轄區(qū)有相當一部分卻不屬于黃河流域,而屬于淮河流域。但是,由于滎陽北部地區(qū)歷史上曾是黃河溢出造成的沼澤(即滎澤),它與現(xiàn)今的賈魯河河道很近,所以現(xiàn)在當?shù)氐膮^(qū)域歸屬已經(jīng)不是很清晰,F(xiàn)在,賈魯河滎陽段現(xiàn)在發(fā)揮著養(yǎng)殖、發(fā)電、灌溉、旅游等多重效應,為當?shù)厝私?jīng)濟發(fā)展做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TAGS: 人物 歷史 元朝
    名人推薦
    • 德川吉宗
      德川吉宗(日語:とくがわ よしむね;1684年—1751年),日本江戶幕府第8代將軍,1716年—1745年在任。德川吉宗出自御三家中的紀伊德川家,初代將軍...
    • 聶鶴亭
      聶鶴亭(1905—1971),安徽省阜南縣人。中國共產(chǎn)黨優(yōu)秀黨員、久經(jīng)考驗的忠誠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yōu)秀的軍事指揮員、中國...
    • LeeJunki
      中文名:李準基韓文名:???【韓文直譯叫李俊基,但準基爸爸在小時候,給準基起了中文名字,叫李準基】日文名:イ?ジュンギ 英文名:Lee junki...
    • 李涯
      李涯,電視劇《潛伏》中重要角色,曾為軍統(tǒng)青浦特訓班行動班學員。1937年參加金山衛(wèi)戰(zhàn)斗,深受班主任余樂醒重用。41年時被介紹給天津站站長吳敬中,...
    • 達比
      達比(1909~ )Darby,Sir Henry Clifford,英國歷史地理學家。生于西格拉摩根郡。曾任利物浦大學、倫敦大學、劍橋大學教授,英國地理學家學會主席...
    • 李應敬
      李應敬,女,韓國演員,1962年2月3日出生韓國首爾,因為主演電視劇《想愛》與劇中年下男的一段凄美浪漫的“姐弟戀”被內(nèi)地觀眾熟悉并喜歡,其表演...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