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忽辛,咸陽王賽典赤贍思丁三子,回回人,別庵伯爾之裔。至元初以世臣子備宿衛(wèi),世祖善其應(yīng)對。至元十四年,
-
謁只里,女直人也。
-
吳克恭,元朝詩人,因逆亂伏誅,著有《寅夫集》,收入《元詩選》。
-
孟義,孟德子,濟(jì)南人。襲為萬戶,領(lǐng)兵守沂、郯。四年,賜虎符。至元元年,城郯。
-
梅思祖,夏邑人。初為元義兵元帥,叛從劉福通
-
吳元珪(?——1323年),河北廣平縣人,元大德年間吏部尚書、工部尚書,后任樞密院副使(副丞相)。
-
廉惠山海牙,字公亮,畏兀兒人,布魯海牙之孫,希憲之從子。史書對他的記載很少,僅在《元史》列傳及民間故
-
秦從龍,元代洛陽人。官至江南行臺侍御史,因避元末的戰(zhàn)亂棄官居鎮(zhèn)江。朱元璋獲知秦從龍是一代名士,在徐達(dá)
-
胡伸,與同郡汪藻俱有文名,登進(jìn)士第,初授潁川教授。元符二年召為太學(xué)正。
-
譚資榮,字茂卿,德興懷來人。敦厚寡言,頗知讀書,仕金為縣令。歲己卯,河朔歸版圖,資榮率眾款附,主帥稔
-
李昶,頓丘臨黃人。約生于魏孝明帝熙平元年,約卒于周武帝保定五年,年五十歲。詔冊文筆,皆昶所作。昶常言
-
阿術(shù)魯,男,蒙古氏。太祖時,命同飲班朱尼河之水,扈駕親征有功,命領(lǐng)兵收附遼東女直,還,賞金甲、珠衣、
-
忽魯忽都(—1305),元東平郡公,少負(fù)大志,以功臣子孫事世祖皇帝,武勇冠軍。元初,忽都之兄撒刺忽渡江戰(zhàn)
-
張玉娘,字若瓊,自號一貞居士,松陽人。生于宋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
-
董。1186-1233),字用章,金真定藁城(今屬河北)人,元朝大將。董俊少年時種田,成年后瀏覽書史,擅長
-
字和叔,開封人。中進(jìn)士第,為館閣?、集賢校理。
-
蒙正發(fā),明朝政治人物,湖北崇陽縣貢生,受何騰蛟、瞿式耜器重,為楚黨人物,著有《三湘從事錄》。
-
石明山,元代余姚人,《水滸傳》中"李逵殺虎"的原型。
-
元朝,廣東籍知名唱作人,原名郭家源,出生于廣東潮州。被媒體譽(yù)為“中國國球歌手第一人”。
-
唆都 (?—1285)元朝將領(lǐng)。蒙古札剌兒氏。為人驍勇善戰(zhàn)。任忽必烈宿衛(wèi)。從征 大理。 唆都,扎剌兒氏
-
孛兒只斤·和世琜(1300年12月22日—1329年8月30日),蒙古帝國可汗,汗號“忽都篤可汗”。元朝第九位皇帝
-
熊夢祥,元朝政治人物,生卒年不詳,曾任大都路儒學(xué)提舉、崇文監(jiān)丞,逝世時享年九十馀歲
-
張之翰(1243—1296),元代詞人。字周卿,晚年號西巖老人,邯鄲(今屬河北)人。曾為御史臺掾與王博文等為
-
楊恭懿,字元甫,元朝奉元人。授集賢學(xué)士,兼太史院事。70歲逝世。
-
梁曾(1242-1322),字貢父,燕(今為河北。┤恕I谠诤蠓Q制二年,卒于英宗至治二年,年八十一歲,
-
王玉,新生代民歌手,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xué)院。2008年1月,王玉獲第十三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中國唱片總公
-
阿魯圖,蒙古族;蒙古阿兒剌部人。著名元朝末期重臣。元順帝(元惠帝)孛兒只斤·妥歡貼睦爾執(zhí)政時期,中書右
-
相兀速,怯怯里子,斡耳那氏。襲父職,率本部兵從丞相阿術(shù)攻襄樊,又從塔出筑正陽堡。瀘軍乘艦來窺壁壘,相
-
陳思謙,字景讓,其家世見祖祐傳中。思謙少孤,警敏好學(xué),凡名物度數(shù)、綱紀(jì)本末,考訂詳究,尤深于邵子《皇
-
小昭(原名韓昭)是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角色,紫衫龍王黛綺絲和銀葉先生韓千葉之女。她聰明堅強(qiáng)
-
呂思誠(1293-1357),字仲實,平定人,是元朝比較著名的大臣。歷任侍御史、集賢院侍講學(xué)士兼國子祭酒
-
額勒錐特穆爾汗(1408年~1411年),鐵木真的蒙古帝國、忽必烈的元朝之后裔,元末明初,北元最高領(lǐng)導(dǎo)人。?
-
巙巙字子山,康里氏。父不忽木。祖燕真,事世祖,從征有功。巙巙幼肄業(yè)國學(xué),博通群書,其正心修身之要
-
張著,三國時期蜀漢將領(lǐng)。 簡明歷史傳記 三國時期蜀將。太祖爭漢中地,運(yùn)米北山下,數(shù)千萬囊。黃
-
元朝魯國大長公主(?——1365年),名孛兒只斤·寶塔失里,漢名王佳珍,仁德王后是元世祖忽必烈玄孫女,元
-
蒙古四獒分別為速不臺、者勒蔑、哲別、忽必來四人。速不臺:(1176~1248)蒙古軍大將。者勒蔑:又作哲里麥。
-
河間王,中國古代郡王爵。歷史上可考的河間王有51位,他們當(dāng)中著名的有劉德、司馬颙、李孝恭、張玉等
-
察罕帖木兒(Chaqan-temür,?-1362年),男,字廷瑞,乃蠻氏人,元末將領(lǐng)。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北,即元
-
孛兒只斤·真金(1243年—1286年1月5日),元朝第一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之嫡子,第二位皇帝元成宗鐵穆耳之父
-
宇文虛中(1079年~1146年),初名黃中,宋徽宗親改其名為虛中,字叔通,別號龍溪居士。宋朝愛國大臣、詩人
-
許有壬(1286~1364)元代文學(xué)家。字可用,彰(zhang)德湯陰(今屬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進(jìn)士及第,授同知
-
王寂(1128~1194)金代文學(xué)家。字元老,號拙軒,薊州玉田(今河北玉田)人。天德三年進(jìn)士,歷仕太原祁縣令
-
亦憐真班,元朝西夏人。蒙古族,封齊王,有九個兒子。
-
月魯帖木兒,卜領(lǐng)勤多禮伯臺氏。曾祖貴裕,事太祖,為管領(lǐng)怯憐口怯薛官。
-
陳思濟(jì)(公元1232年至1301年),字濟(jì)民,元朝直隸府歸德府柘城(今商丘柘城)人。元朝重臣。生于元太宗四年
-
黃公望(1269-1354),元代畫家。本姓陸,名堅,漢族,江浙行省常熟縣人。后過繼永嘉府(今浙江溫州市)平陽
-
完者都,又作完者拔都,(Öljeitü,1280年-1316年12月16日),蒙古人,阿魯渾第三子,合贊之弟,
-
馬亨(1206年—1277年),字大用,邢州南和(今邢臺南和縣馬莊)人。他24歲步入仕途,居官47載,官至戶部尚
-
脫列哥那(?--1246年):即昭慈皇后乃馬真氏,史稱乃馬真后,窩闊臺汗的皇妃。1241年窩闊臺汗去世,其長子
-
綽羅斯·馬哈木(?—1416年待考),蒙古族,瓦剌的首領(lǐng)。綽羅斯·猛可帖木兒之子。明朝時期北元政權(quán)著名太
-
程思廉,元朝,字介甫。原本洛陽偃師人。北魏時作為豪族遷往云中郡(治今內(nèi)蒙古和林格爾縣西北土城子),在
-
土土哈(1237-1297)欽察人。祖先是蒙古的伯岳吾部,也有人說是庫莫奚,這字在突厥語有都督的意思。居住在武平
-
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監(jiān)國托雷第四子,元憲宗蒙哥弟。
-
不忽木(1255—1300),一名時用,字用臣,自號靜得,康里人。祖父海藍(lán)伯,隨王汗,被成吉思汗捉住,父親燕真
-
劉恩,1950年生于四川成都,畢業(yè)于四川師范大學(xué),F(xiàn)為四川電視臺國家一級美術(shù)師,四川省花鳥畫會常務(wù)理事,四
-
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Yesün-Temür,蒙古語意為“九鐵”,1293年—1328年),元朝第六位皇帝,蒙
-
錢宰,字子予,
會稽人,元末明初詩人。
吳越武肅王十四世孫。至正間中甲科,卒年九十六。
-
孫天正(1284—1333),字夢符,元官員,祖籍壽光,后遷高唐州定居。初為元仁宗潛邸宿衛(wèi)軍士。1307年(大德
-
伯牙吾卜魯罕是元成宗鐵穆耳受冊寶皇后,駙馬脫里思之女。元貞初年(1295年),卜魯罕被立為皇后。大德三年
-
韓性(1266年—1341年),字明善。元代紹興(今屬浙江)人。浙東理學(xué)家。
七歲開始讀書,“數(shù)行俱下
-
(1250—1331)元 洛陽(今屬 河南)人,遷居 開封。字君璋。歷官工總主事、刑部歸德知府,后累遷 廣東廉訪
-
呂文煥,中國南宋荊襄制置使。襄陽守將呂文德六弟,宋末宿州安豐縣(今安徽省壽春縣)人。戍守居城襄陽十五
-
戈小娥,元順帝淑姬,宮中七貴之一,因皮膚白晳而又微微透紅,又稱“賽桃夫人”,具體生卒年不詳。十二花神
-
張柔(1190--1268),字德剛,漢族,易州定興(今河北保定定興)人。金末在河北組織地方武裝,金政府任為經(jīng)略
-
商琦 中國元代畫家,(?-1324)〔元〕字德符,號壽巖,曹州濟(jì)陰(今山東菏澤)人。父商挺(1209-1288),
-
趙體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家趙孟畬戳⒌氖櫸,仗N(yùn)灞駛殘,间架则方正?
-
賈魯(1297—1353)字友恒,元代高平人。少年時聰明好學(xué),胸懷大志,長大后謀略過人。1343年詔修遼、金、宋
-
多羅貝勒,原為滿族貴族稱號,即金代“勃極烈”的異譯。宗室封爵第三級, 在多羅郡王下, 固山貝子上。
-
范梈(pēng)(1272—1330)元代官員、詩人,與
虞集、
楊載、
揭傒斯齊被譽(yù)為“元詩四大家”。字亨父,一
-
源為朝(1139年-1170年,一說死于1177年),平安時代后期的武將。源為義的第八子,源義朝的弟弟、源賴朝的
-
古兒別速皇后,原本是乃蠻部太陽汗的后母,后改嫁太陽汗,成吉思汗滅太陽汗后,將其納為可敦,為成吉思汗諸
-
弘吉剌·察必(?―1281年),姓弘吉剌氏(《新元史》作宏吉刺氏 ),名察必,濟(jì)寧忠武王弘吉剌·按陳之女,
-
燕帖木兒(1285年-1333年,又作燕鐵木兒,元朝時期欽察人,是土土哈孫,床兀兒的兒子,開始是元武宗的侍衛(wèi)
-
孛兒只斤·貴由(Güyüg qaγan;公元1206—公元1248年4月),元定宗,蒙古帝國可汗,史稱“貴由汗
-
博爾術(shù)(1162年-1226年)原名孛兒楚,蒙古阿兒剌氏,與成吉思汗同宗,蒙古名將、成吉思汗“四俊”開國元勛之
-
王汗(?-1203) 是克烈部汗,原名脫斡或鄰勒,金朝封他為"王",故稱"王汗"。他的父親忽兒札忽思·布亦魯黑汗死
-
管仲姬(1262--1319), 原名道升,字仲姬,一字瑤姬。吳興(今浙江省境內(nèi))人。是戰(zhàn)國時代大政治家管仲
-
沈雪坡,[元]嘉興(今浙江嘉興)魏塘人。好寫梅竹,師樓觀。
-
孛兒只斤·也速該(1134年-1179年),是元太祖(即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的父親。在蒙古歷史上,像也速
-
揭奚斯(1274~1344) 元代文學(xué)家。字曼碩。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人。因盧摯薦,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至翰
-
桑哥(Sengge,源于梵文的藏語名,意為獅子,?—1291)又譯作桑葛,元朝宰相。曾做譯使,通曉多國語言。
-
鄭玉(1957年7月6日—)中國大陸男演員。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xué)院。曾因出演電影《鐵血昆侖關(guān)》中“戴安瀾”將軍
-
燕鐵木兒(El-Temur?—1333),欽察人,姓玉里伯牙吾氏,句容郡王床兀兒第三子,其先本欽察王族后裔,
-
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黃溍、柳貫并稱“儒林四杰”!对贰S溍傳》:“貫,字道傳,……與溍及臨川虞
-
徐壽輝,名真一,又作真逸。1320年出生。羅田(今屬湖北)人。紅巾軍天完政權(quán)領(lǐng)袖。賣布出身。1351年八月聚
-
速不臺(又作雪不臺、唆伯臺、速別額臺、書部臺等),為蒙古帝國大將,被成吉思汗封為“四狗”之一。曾參與
-
者別 蒙古國大將,開國功臣(?——約1224年),又作哲別、只別,原名只兒豁阿歹,蒙古別速惕部人。
-
阿合馬 (?—1282)回族,元朝開國皇帝元世祖時期的理財能手。在元朝前期,阿合馬是一個相當(dāng)重要的人物
-
方國珍(1319年―1374年5月8日),又名方谷珍,臺州黃巖(今浙江黃巖)人 ,元末明初浙東農(nóng)民起義軍領(lǐng)袖。方
-
元代散曲家。一作睢舜臣,字景賢。江蘇揚(yáng)州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跡不詳。鐘嗣成《錄鬼簿》把他列在“方今
-
汪大淵(1311年~?)元朝時期的民間航海家。字煥章。南昌人。至順元年(1330),年僅20歲的汪大淵首次從泉州搭
-
樸不花(朝鮮語:???),高麗人,又名王不花。是元順帝最為寵幸的一名太監(jiān)。樸不花生于元文宗時代,7歲時被
-
朱世珍,即明仁祖,元朝末年句容(今江蘇句容)人,明太祖朱元璋之父。父親朱初一遷居泗州盱眙(今江蘇盱眙
-
張士誠(1321年-1367年),原名張九四。元末位于江浙一帶的義軍領(lǐng)袖與地方割據(jù)勢力之一。興化白駒場人(今
-
海迷失后(?-1252年),斡兀立氏,名海迷失,元定宗貴由的第三皇后。1248年貴由汗卒,海迷失在拔都等諸王
-
生卒年不詳。成吉思汗的大將。蒙古兀良哈部人。名將速不臺的兄長,與弟弟同為“四狗”之一。
-
張文謙(1216—1283),邢州沙河人,縣志稱之沙河人物之冠。自幼聰敏,曾與劉秉忠、張易、王恂、郭守敬等人
-
鄭廷玉 元代戲曲作家。彰德(今河南安陽市)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跡均不詳。作有雜劇23種,今僅存 5種:《看
-
趙秉文(1159~1232)金代學(xué)者、書法家。字周臣,號閑閑居士,晚年稱閑閑老人。磁州滏陽(今河北磁縣)人。
-
趙彥端(1121~1175)字德莊,號介庵,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