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清]字孚來,號瓊邱,洽孫。以畫名,克繩祖武。山水、人物、花鳥、草蟲皆入能品。寫蘆雁荒寒蕭疎之景,尤為得神。年八十外,猶日事筆墨不倦。《婁縣志、墨香居畫識、畫傳編韻》
縣志(xiàn zhì)
1.記載一個縣的歷史﹑地理﹑風(fēng)俗﹑人物﹑文教﹑物產(chǎn)、氣候等的專書。
2.一般20年左右編修一次。
現(xiàn)存最早的全國地方志,是公元813年唐代李吉甫編的《元和郡縣圖志》(后因圖佚,改名《元和郡縣志》),共40卷,后有部分散失。它以唐代的47鎮(zhèn)為綱,每鎮(zhèn)一圖一志,詳細記載了全國各州縣的沿革、地理、戶口、貢賦等。南宋以后,地方志大量增加,尤以明清兩代最多。據(jù)1976年統(tǒng)計,我國僅現(xiàn)存的地方志即達8000多種,約12萬卷。
新中國成立后,各縣普遍修編了一次縣志。在全國方志辦組織下,目前進入縣志第二輪修編的縣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