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高 謙(1947--1961),中國少年先鋒隊模范隊員。福建壽寧人。從小愛學習,愛勞動,愛護集體財產(chǎn)。1961年2月6日傍晚放羊歸來,當發(fā)現(xiàn)歹徒偷集體的羊時,毫不畏懼,與之拼奪,終因年幼力小,遭歹徒殺害。
人物經(jīng)歷
張高謙,福建壽寧人。1947年5月出生在壽寧縣武曲鎮(zhèn)大韓村一個貧苦農(nóng)家。從小跟父母學會了勞動,二年級當上班長 ,入了隊。1960年秋天,生產(chǎn)隊羊群沒人放,高謙主動提出一邊讀書一邊放羊。由于他精心飼養(yǎng) ,到秋天,8只羊變成了14只。鄉(xiāng)親們贊揚他把集體財產(chǎn)看得比自家還重。在學校里,他當了中 隊長,品學兼優(yōu),受到同學的敬佩。1961年2月6日晚,他擔心大風吹壞羊欄,冒著風雪去檢查, 發(fā)現(xiàn)有人偷羊,他一邊上去搶羊,一邊高喊:“有人偷羊了!”風太大,高謙的喊聲誰也沒有聽 到。偷羊的人嚇壞了,先是軟勸,高謙不聽,偷羊的人接著兩眼冒出兇光,拿起柴刀威脅道:“ 你是要命,還是要羊?”在鋒利的柴刀前,高謙毫不畏懼,一邊與偷羊賊搏斗,一邊高喊,終因 年幼體力不支倒在血泊中。他為了保衛(wèi)集體財產(chǎn),光榮地獻出了生命。1962年3月,共青團福建省委做出決定,追認張高謙為“優(yōu)秀少先隊員”。
陵園
張高謙陵園的所在地為福建省壽寧縣,類型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批號為35090017,具體地址位于壽寧縣武曲鎮(zhèn)大韓村。宋慶齡、郭沫若、葉飛等題詞賦詩,高度評價張高謙的優(yōu)秀品質,號召廣大青少年向他學習。他的事跡曾被編入中、小學課本。
1963年共青團壽寧縣委在大韓村建張高謙墓。1974年墓遷于大韓溪畔, 1990年10月至1991年1月,在大韓橋邊的小山崗上建張高謙陵園。陵園占地2400平方米(長60米、寬40米),主要建筑物有先鋒亭、張高謙塑像、墓墳、中央和省領導人題詞壁等。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