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西條八十(1892—1970)是上一世紀(jì)三十年代前后日本詩壇的象征主義詩人,曾與日夏耿之介、原朔太朗、佐藤春夫等組成大正詩壇上的藝術(shù)詩派。但是與其他幾位不同的是其詩風(fēng)多幻想、空想、明快、華麗,并無一般象征詩的幽暗。詩人。1915年畢業(yè)于早稻田大學(xué)英文科,1931年至1934年任早稻田大學(xué)法文科教授。1919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砂金集》,后又出版了譯詩集《白孔雀》(1920),詩集《蠟人形》(1922)、《一把玻璃》(1947)。他曾與日夏耿之介、萩原朔太朗、佐藤春夫等組成大正詩壇上的藝術(shù)詩派。其詩風(fēng)受象征主義的影響,但其風(fēng)格又與象征主義詩人不同。他的詩多幻想、空想、明快、華麗、無象征詩的幽暗。
麥 秸 草 帽
媽媽,我的那頂草帽不知怎么樣了?
就是那年夏天在從碓冰去霧積的路上,
掉進(jìn)峽谷的那頂麥秸草帽喲!
媽媽,那是我喜愛的帽子喲!
可是,突然刮來一陣風(fēng),
那時,叫我多么懊惱。
媽媽,那時從對面走來個賣藥的青年,
他腳纏藏青的綁腿手戴保護(hù)套,
千方百計想幫我拾回那帽子,
但終于沒有拾到手。
因為那是很深的峽谷,
而且長滿了人高的草。
媽媽,那頂帽子真的怎么樣了?
當(dāng)時盛開在路旁的小百合花,
也許早已全都枯凋?
秋天,在那灰霧籠罩的山底,
那帽下,也許每晚都有蟋蟀在鳴叫。
媽媽,現(xiàn)在一定是——
在那峽谷里,象今晚一樣,
靜靜地落滿了秋雪,
要把那曾經(jīng)油光閃亮的意大利草帽,
和我寫在那上面的“Y.S”字母一起埋掉,
悄悄地、凄凄地埋掉!
(《西條八十詩集》)
羅興典譯
梯 子
下來吧,下來
昨天也好,今天也罷
桂樹林中懸蕩著的
黃金的梯
瑪瑙的梯
下來吧,等待著呢——
秀嘴滴紅的鳥喲
憂郁的鸚哥
老眼昏花的白孔雀
月亮在云中睡了
晴空凝固了
桂樹的黃花正在飄零
攀緣在瑪瑙梯段上的時候
下來吧,倚憑在那兒呢——
色彩
光亮
留下依稀的遙遠(yuǎn)的聲響
幻想的小獸們啊
你究竟欲向何方
等待著
月蔭下面
桂樹的花瓣幽暗逸然
被湮沒的少女的腳步聲
白日里多么寧靜
昨天也好,今天也罷
幻想的小獸們啊
光燦斑駁
沿著黃金的梯攀上緣下
1919年(《砂金集》)
劉守序譯
芒 之 歌
一
折斷芒叢,
尋找海蹤,
聽遠(yuǎn)方傳來,
隱隱的海聲。
自從與你分開,
幾多晨昏,
在芒叢中,
聽海的音信。
二
在芒叢中,
我看到了,
丹漆的小梳,
和你的發(fā)澤。
在芒叢中,
我找到了,
古老、悲傷的
昨天的歌。
走出芒叢,
仰首遠(yuǎn)眺,
湛藍(lán)的天宇,
雪白的云色。
。ā赌吧那槿恕罚
在二戰(zhàn)期間,曾為日本陸海軍寫下多首軍歌和宣揚(yáng)戰(zhàn)爭的歌曲,如《若鷲の歌》《同期の櫻》《決戰(zhàn)の大空へ》、《蘇州夜曲》等,是一個堅定的戰(zhàn)爭分子。
另二首:
沙丘的幻想
從沙丘踏來
我曾看見
白色的帽一點
七月的太陽炎
礁石還有海邊紫羅蘭
花的爛漫
清晨 倏忽浮在眼前
白色帽子的幻影
秋天
那礁石旁邊
風(fēng)也是寒
旅
傍晚
陌生的山
依依
撫摸她的肌膚
清晨
陌生的山
怯怯
休憩在那山麓
啊 要到何時
陌生的山間 往復(fù)的旅途
昨日如故
今日如故
《金絲雀》
忘記了如何唱曲的金絲雀啊
把他丟棄在人跡罕至的后山林中吧
不行,不行,那樣萬萬不可
忘記了如何唱曲的金絲雀啊
把他深埋在屋后門旁的灌木叢中吧
不行,不行,那樣萬萬不可
忘記了如何唱曲的金絲雀啊
用纖纖柳鞭無情地抽打它把
不行,不行,那樣太可憐了
忘記了歌唱的金絲雀啊
停在象牙船的銀漿上
漂浮在月夜的大海上
想起了忘記的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