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孛兒只斤·碩德八剌

    孛兒只斤·碩德八剌

    元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1303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蒙古族,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國第九位大汗。大德七年(1303年)出生,延祐三年(1316年)立為皇太子,延祐七年(1320年)三月即位,次年改元“至治”。至治三年(1323年)二月十九日頒布了《大元通制》。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被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等刺殺。 

    人物生平

    早年登位

    大德七年(1303年)二月二十二日,碩德八剌出生,生父元仁宗 愛育黎拔力八達(dá),生母 阿納失失里。他自出生以后,便一直在他父親仁宗的身邊長大。他所接受的 儒家的說教相比較而言算是很充分的,所以頗思大有為于天下。元仁宗想要立他為 皇太子,碩德八剌知道后去拜見 皇太后,堅決推辭說:“我年紀(jì)太小而且能力不足,況且我兄長還在,應(yīng)該立我的兄長,讓我來輔佐他!被侍蟛辉试S。

    延祐三年(1316年),碩德八剌被立為皇太子。 監(jiān)察御史段輔、 太子詹事 郭貫等,上奏皇帝要為皇太子碩德八剌選擇師傅,元仁宗欣然接受。延祐六年(1319年)十月,授給他 玉冊,下詔命所有的機構(gòu)的事務(wù)都要去先交給碩德八剌,然后向皇帝奏報。碩德八剌對 中書省的大臣說:“皇上把天下的事務(wù)都交給了我,我日夜戰(zhàn)戰(zhàn)兢兢,惟恐哪里做不好。你們一定不要有所顧忌,一定要 恪勤乃職,不要有懈怠的地方,以免達(dá)不到為君父解憂之效!

    延祐七年(1320年)正月二十一日,元仁宗去世。三月十一日,17歲的碩德八剌在 太皇太后 答己及 右丞相 鐵木迭兒等人的扶持下,在大都大明殿登基稱帝,汗號 格堅汗,是為元英宗,改元“ 至治”。仁宗一死,答己太后便以太皇太后之尊制出中宮,把被罷了相的鐵木迭兒重新調(diào)入中書省,出任 右丞相。鐵木迭兒復(fù)相后,“ 睚眥必報”,對從前彈劾過他的人肆行威福,予以打擊。碩德八剌本人缺乏像 忽必烈和 元仁宗那樣的既有聲望又足可信賴的 潛邸侍臣班子,這時候差不多處于孤立無援、“孑然宮中”的境地。所能托付者,一個是與他同樣迂闊而不諳世故的年輕宰相 拜住,另一個則是暗藏禍心的妻舅 鐵失。農(nóng)歷五月十一日,碩德八剌任命拜住為 左丞相,以遏制太皇太后和鐵木迭兒的權(quán)力擴(kuò)張。

    爭奪權(quán)力

    至治元年(1321年)五月,碩德八剌下令毀掉 上都的 回回寺廟,在那里修建大型 佛教寺廟。七月,賞賜晉王 也孫鐵木兒百萬貫鈔。十一月九日,群臣為元英宗上尊號繼天體道敬文仁武大昭孝皇帝。自延祐七年正月仁宗去世直到至治二年(1322年)秋,從 元朝 中央政府的政令中,可以明顯地看出兩個不同政治派別的施政傾向及其互相沖突。仁宗死后第三天,英宗尚在“素服寢于地,日歠一粥”的居喪期間,答己便故伎重演,搶先命鐵木迭兒為右丞相。翌月,鐵木迭兒即與 內(nèi)朝相為表里,奪前 中書 平章政事 李孟所受秦國公印,命 四川拘捕行省平章 趙世延到京,并以違太后旨之罪殺前 御史中丞 楊朵兒只、中書省平章 蕭拜住。與此同時,與答己集團(tuán)關(guān)系密切的 黑驢、木八刺、 趙世榮等人則相繼從外省調(diào)入中書任職。這樣,仁宗時期曾與答己和鐵木迭兒相對抗的漢法派中堅分子,在英宗即位之前就遭到了答己的清洗,幸免于禍的漢人 儒士,也在淫威懾逼之下箝口搖手,不敢再多出議論。答己還想進(jìn)一步擴(kuò) 大清洗的范圍,通過 徽政院使向英宗“請更朝官”。英宗顯然不滿太皇太后的作為,回答說:“此豈除官時耶?且先帝舊臣,豈宜輕動。俟予即位,議于宗親、元老,賢者任之,邪者黜之可也。”

    英宗于 大都即帝位后,在有關(guān)朝廷中樞機構(gòu)的人事安排問題上,帝、后雙方長期爭持不下。鐵木迭兒以 趙世延嘗劾其奸,誣以不敬下獄,請殺之,并究省臺諸臣。英宗不允,私下對近臣說:“頃鐵木迭兒必欲置趙世延于死地。朕素聞其忠良,故每奏不納!辫F木迭兒又以和市織幣薄惡,請免右丞 高昉,英宗還是不允。時而仍有后黨得逞的跡象。最早揭發(fā)張弼案的上都留守 賀勝,即于英宗繼位以后兩個月,被后黨乘隙奏準(zhǔn),以“便服迎詔”罪棄市。英宗的態(tài)度,有時也很強硬。賀勝坐棄市的同月,有告嶺北平章 阿散(原中書左丞相)、新任中書平章 黑驢、徽政使失列門等謀廢立,英宗不待鞠狀,命悉誅之。他估計此案很可能與答己有關(guān),所以急忙將案犯誅殺了事,一則除去太皇太后的幾名心腹,二則也阻止了案犯旁牽蔓引,致使帝、后矛盾進(jìn)一步表面化。

    孛兒只斤·碩德八剌

    盡管有后黨的牽制,英宗登基之后,還是急切地希望有所動作,求收速效以逞快一時。他下詔由吏入官,秩止從七品,恢復(fù)了仁宗時曾經(jīng)公布但又很快收回的規(guī)定。但是這些措置的實際效果究竟如何,不是沒有問題的。英宗的詔旨,有一些在京城之內(nèi)都不克實行。關(guān)于罷建寺之費等規(guī)定,更被他本人熱衷營造的行為所破壞。延祐七年十一月,詔“各郡建帝師 八思巴殿,其別視 孔子廟有加”。這應(yīng)是在全國范圍修建帝師寺的開始。這一時期的其他營建項目也不少,甚至已到“民勞役巨”的地步。

    主政改革

    至治二年(1322年)八、九月, 鐵木迭兒、太皇太后相繼去世。英宗感受到的政治壓力頓時減輕,他推進(jìn)新政的決心也大為加強。十月,英宗擢升 木華黎后人 拜住為中書右丞相,虛左丞相之位而不拜,以示對拜住信任之專;次年五月又以 鐵失獨署 御史大夫事,與專任拜住用意相同。這時兩人還已分別兼領(lǐng)左、右欽察衛(wèi)和宗仁衛(wèi)事,以及左、右阿速衛(wèi)和中翊衛(wèi)事。軍政權(quán)力的高度集中也隱約反映出,英宗身邊堪受信用的人似乎不是很多。農(nóng)歷十月二十五日,元英宗任命拜住為中書右丞相,并且不設(shè)左丞相,以拜住為唯一的丞相。在右丞相拜住、 中書省 平章政事張圭等的幫助下,元英宗進(jìn)行改革,并實施了一些新政。

    英宗新政的主要措施包括:第一、大量起用漢族官僚和士人, 張珪、 王結(jié)、 王約、吳險等人都被召超擢!笆看蠓蛟獗艞壵,咸以所長收敘;文學(xué)之士,則待以不次之除”。為召起虞集,朝廷遣使赴蜀未遇;求之 江西,又不見;時虞集方省墓吳中,使至,乃受命趨朝?梢姰(dāng)時朝廷起用儒臣心情之迫切。第二、推行“津助賦役法”,即在各地確定一部分田畝,“使應(yīng)役之人更掌之,收其歲入以助役費,官不得與”。在蘇湖地區(qū),“凡民田百畝,令以三畝入官,為受役者之助”。此處所謂“入官”,僅指在各義上被征用為官田,實際上助役田多被分配到承當(dāng)差役的各人戶,歸他們經(jīng)營(自種或招佃),以其收入作為當(dāng)役補貼。第三、至治三年(1323年)正月,詔令朝臣聽讀審議仁宗時編纂的累朝格例,并將延祐二年之后新頒格例類集增補入內(nèi)。二月,遂定名《 大元通制》,頒行天下,一共有二千五百三十九條,其中斷例七百一十七、條格千一百五十一、詔赦九十四、令類五百七十七。是書條格和斷例部分的篇目和編排,分別依照金《泰和律令》和《 泰和律義》!洞笤ㄖ啤分械脑S多條款,在形式上雖然屬于臨事制宜的個別指令或紀(jì)錄公文,但它們作為單行法,對處理類似事務(wù)具有普遍的法律效能。因此,《大元通制》是具有法典性質(zhì)和權(quán)威的官方政書,對于統(tǒng)一元朝的政制法程起了積極的作用,也體現(xiàn)了元廷通過頒布法典來加強它作為一個中原王朝的正統(tǒng)形象的用心。第四、清算太后集團(tuán)遺毒,澄清吏治。十一月, 答己死后甫兩月,英宗再次發(fā)出“罷世祖以后冗置官”的詔令。翌日,即罷去徽政院。按徽政院原是侍奉皇太后的機構(gòu),答己死后撤罷徽政院本來理屬當(dāng)然,但在當(dāng)時情況下,減罷“徽政院斷事官、江淮財賦之屬六十余署”,這一行動難免帶有雷厲風(fēng)行、傾其巢穴的政治色彩。與此同時,拜住把原先受鐵木迭兒壓制而未加追究的“誑取官幣”案重新提出來,遂誅殺當(dāng)時尚在世的鐵木迭兒之子八里吉思以及劉夔、囊加臺,仆鐵木迭兒父祖碑,追奪其官爵及封贈制書,他的另一個兒子鎖南也被黜職。

    元英宗曾經(jīng)想把 征東行。ǜ啕愅鯂┛たh化,罷征東行省,改立三韓行省,完全和元朝的其他行省一個待遇,“制式如他省,詔下中書雜議”,因為集賢大學(xué)士 王約說:“高麗去京師四千里,地瘠民貧,夷俗雜尚,非中原比,萬一梗化,疲力治之,非幸事也,不如守祖宗舊制!钡玫截┫嗟馁澩O(shè)立三韓行省奏議沒有實行。最終 高麗 國祚得以存續(xù),高麗人知道后,為王約畫像帶回高麗,為之立生祠,并說:“不絕國祀者,王公也!

    政變被弒

    元英宗的新政使得元朝國勢大有起色,但新政卻觸及到了蒙古保守貴族的利益,引起了他們的不滿。英宗對 鐵失的寵信,似乎并未因他涉及誑取官幣案而馬上改變。以鐵失獨署御史大夫事,就發(fā)表在事后兩個多月的至治三年(1323年)五月。但是到六月,形勢突然發(fā)生了變化。由于拜住等人將鐵木迭兒的“過惡”反復(fù)陳奏,英宗對這個死去已近一年的權(quán)臣的憎惡,竟急劇加深而不能自抑。他的怒火開始發(fā)泄到被視為鐵木迭兒“奸黨”的那些朝臣,包括先已宣布赦免不究的鐵失身上。此時恰逢英宗在上都夜寐不寧!皯终D者”于是唆使番僧建言作佛事 禳災(zāi),希冀作佛事而獲得大赦。但拜住卻聲色俱厲地責(zé)備 番僧:“爾等不過圖得金帛而已,又欲庇有罪邪?”鐵失等人把拜住的話理解為英宗又要懲治“有罪”的暗示!奥勚鎽,乃生異謀”。而且英宗下令清除朝中鐵木迭兒的勢力,隨著清理的擴(kuò)大化,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在至治三年八月初四(1323年9月4日)準(zhǔn)備刺殺英宗。

    英宗從上都出發(fā),準(zhǔn)備回到大都去。上都一向是保守派蒙古貴族勢力盤踞的據(jù)點。那天晚上,元英宗碩德八剌住宿在上都以南30里的南坡店。鐵失糾集了一批對他心懷怨恨的守舊貴族,其中就有鐵木迭兒的兒子鎖南發(fā)動兵變。他們沖進(jìn)碩德八剌的住宿地,殺掉宰相 拜住。鐵失親自闖進(jìn)碩德八剌的幄殿,殺害了英宗。史稱“ 南坡之變”。英宗去世時年僅20歲,后從葬諸帝陵。泰定元年二月,上尊謚曰睿圣文孝皇帝,廟號英宗。。

    從表面上看來,南坡之變完全是一次難以事先預(yù)料的突發(fā)性事件。但它的發(fā)生,又與英宗的個人性格以及當(dāng)時的蒙古—回回貴族與漢法派之間的斗爭形勢,具有某種程度的必然聯(lián)系。雖然漢族文人經(jīng)常喜歡按照儒家觀念將元英宗的形象理想化,英宗的個人性格卻絕非如此單純;蛟S恰恰是由于長期受太皇太后的壓抑,他似乎比在他之前的任何一位皇帝都熱衷于表現(xiàn)天子的威嚴(yán)。

    為政舉措

    至治二年(1322年),元英宗推行新政的政治改革。太皇太后 答己及 鐵木迭兒相繼病死后,英宗專任 拜住,表示要勵精求治、銳意于改革。

    他首先召集了德高望重而頗有治國經(jīng)驗的前朝老臣,起復(fù)他們的官職,給予優(yōu)厚的待遇,使他們議事中書;廣泛起用漢族地主官員和儒士,如張圭、 吳元圭、 王約、 吳澄等。

    其間主要改革措施有:推行助役法,民田百畝抽三,以歲入助役;頒行 《大元通制》,以加強法制,督責(zé)國家政制法規(guī),革除以往的政令不一、罪同異罰的混亂現(xiàn)象;發(fā)布《振舉臺綱制》,要求推舉賢能,選拔人才;裁撤冗職,節(jié)省浮費,減免賦役,以舒農(nóng)力。清除鐵木迭兒余黨,查處他們的貪贓枉法事件。當(dāng)時天下為之風(fēng)動,政治為之一新。但這些措施遭到一部分保守的蒙古貴族反對。

    歷史評價

    朱元璋《 皇明祖訓(xùn)》:元朝英宗遇夜被害,只為左右內(nèi)使回避太遠(yuǎn),後妃亦不在寢處,故有此禍。

    宋濂:“英宗性剛明,嘗以地震減膳、徹樂、避正殿,有近臣稱觴以賀,問:u2018何為賀?朕方修德不暇,汝為大臣,不能匡輔,反為諂耶?u2019斥出之。拜住進(jìn)曰:u2018地震乃臣等失職,宜求賢以代。u2019曰:u2018毋多遜,此朕之過也。u2019嘗戒群臣曰:u2018卿等居高位,食厚祿,當(dāng)勉力圖報。茍或貧乏,朕不惜賜汝;若為不法,則必刑無赦。u2019八思吉思下獄,謂左右曰:u2018法者,祖宗所制,非朕所得私。八思吉思雖事朕日久,今其有罪,當(dāng)論如法。u2019嘗御鹿頂?shù),謂拜住曰:u2018朕以幼沖,嗣承大業(yè),錦衣玉食,何求不得。惟我祖宗櫛風(fēng)沐雨,戡定萬方,曾有此樂邪?卿元勛之裔,當(dāng)體朕至懷,毋 忝爾祖。臺除者,中書亦然。今山林之下,遺逸良多,卿等不能盡心求訪,惟以親戚故舊更相引用邪?u2019其明斷如此。然以果于刑戮,奸黨畏誅,遂構(gòu)大變云!

    邵遠(yuǎn)平《元史類編》:“冊曰:三載承干,庶務(wù)銳始;大饗躬親,致哀盡禮;剛過鮮終,肘腋禍起;不察幾先,勵精徒爾!

    畢沅《 續(xù)資治通鑒》:“帝性剛明,嘗以地震,減膳,徹樂,避正殿,有近臣稱觴以賀,問:u2018何為賀?朕方修德不暇,汝為大臣,不能匡輔,反為諂耶?u2019斥出之。嘗戒群臣曰:u2018卿等居高位,食厚祿,當(dāng)勉力圖報。茍或貧乏,朕不惜賜汝;若為不法,則必刑無赦。u2019巴爾濟(jì)蘇下獄,謂左右曰:u2018法者,祖宗所制,非朕所得私。巴爾濟(jì)蘇雖事朕日久,今有罪,當(dāng)論如法。u2019嘗御鹿頂?shù),謂拜珠曰:u2018朕以幼沖,嗣承大業(yè),錦衣玉食,何求不得!惟我祖宗櫛風(fēng)沐雨,戡定萬方,曾有此樂耶?卿元勛之裔,當(dāng)體朕至懷,毋忝爾祖!u2019拜珠頓首謝曰:u2018創(chuàng)業(yè)維艱,守成不易,陛下言及此,億兆之福也。u2019又謂大臣曰:u2018中書選人署事未旬日,御史臺即改除之。臺除亦然。今山林之士,遺逸良多,卿等不能盡心求訪,惟以親戚故舊更相引用耶?u2019其明斷如此。然以果于刑戮,奸黨懼誅,遂構(gòu)大變云!

    魏源《元史新編》:“舊史謂英宗果于誅戮,奸黨畏懼,遂構(gòu)大變。烏乎!是何言與?以鐵木迭兒之奸,不明正其誅,但疏遠(yuǎn)俾得善終于位,已為漏網(wǎng),而復(fù)任用其子,曲貸其子,釀成梟鏡。此失之果乎?失之不果乎?英宗在位數(shù)載,除誅戮外無一善政可紀(jì)?”

    曾廉《 元書》:“論曰:英宗知趙世炎之非辜,抑亦漢昭之流亞也。然漢昭能誅燕王、上官桀,而專任霍光,英宗不能誅鐵木迭兒諸權(quán)幸之徒,獨任拜住也。抑考元時蒙古人橫不可悉裁以法度,以拜住之世舊勛貴而不能驟正也。夫自古無無小人之朝,在振紀(jì)綱而已。自世祖好貨開幸進(jìn)之門,安童不能與阿合馬、桑哥爭,況幼沖在位乎?使霍光處此,則必射隼,于高墉藏器,儃回操刀,弗割明君賢相,胥受其禍,悲夫!”

    屠寄《 蒙兀兒史記》:“汗性剛明,勵精圖治,承延祐寬政之后,思濟(jì)之以猛,御下甚嚴(yán),在諒闇中。每戒群臣曰:u2018卿等居高位,食厚祿,當(dāng)勉力圖報。茍或貧乏,朕不惜賜汝;若為不法,則必刑無赦。u2019八思吉思下獄時,汗謂左右曰:u2018法者,祖宗之制,非朕所得私。八思吉思雖事朕日久,今既有罪,當(dāng)論如法。u2019其明決如此。然過信喇嘛,大起山寺,不受忠諫,飲酒逾量,有時至失常度云!

    柯劭忞《 新元史》:“英宗誅興圣太后幸臣失列門等,太后坐視而不能救,其嚴(yán)明過仁宗遠(yuǎn)甚。然蔽于鐵木迭兒,既死始悟其奸,又置其逆黨于肘腋之地。故南坡之禍。由于帝之失刑,非由于殺戮也。舊史所譏殆不然矣!

    家族成員

    父母

    父親: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dá)

    母親: 阿納失失里

    妻妾

    速哥八剌皇后,1327年元泰定帝追謚莊靜懿圣皇后

    牙八忽都魯皇后

    朵而只班皇后

    軼事典故

    處事主見

    元英宗碩德八剌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很想在政治上大有作為。他其實并不柔懦,處事很有主見。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dá)剛一去世,他就同答己在政事的處置上開始交鋒。有一個叫乞失監(jiān)的臣子,因為賣官鬻爵,被刑部按法律規(guī)定判處杖刑。答己卻出面干預(yù),叫改行笞刑。杖刑是元代“五刑”中的第四等刑,最少要打67板子;最多打到107板子。笞刑是第五等刑,最多只打57鞭子;最少的,打上7鞭子,表示一下懲戒之意就算了。英宗碩德八剌得知祖母要賣人情,立即加以制止。他對祖母說道:“法律的規(guī)定體現(xiàn)了天下的公意。遷就個人感情,隨意調(diào)輕調(diào)重,那就不能在天下人面前維護(hù)法律的威信了!彼麛嗳幻,維持原判,對乞失監(jiān)執(zhí)行杖刑。過了沒有半個月,又有一個大臣,叫失列門,受了答己的指使,向碩德八剌提出要調(diào)整人事,撤一批人,任命一批人。碩德八剌馬上駁回:“現(xiàn)在哪里是封新官的時候!先帝的舊臣,也不宜輕易變動。等到我正式即位,自然會同宗室親王、元老大臣仔細(xì)商議。到時候,賢能者都可得到任用,奸邪者都要被罷免!贝鸺哼B著碰了幾個不硬不軟的釘子,氣憤極了,恨恨地說:“我真不該養(yǎng)這個孫子!”

    權(quán)力之爭

    延佑七年(1320年)正月二十一日,仁宗去世。二十四日,大子碩德八刺奉皇太后答己之命罷免中書右丞相伯答沙,以鐵木迭兒為中書右丞相。鐵木迭兒復(fù)相后,立即著手報復(fù)政敵。他先是誣諂中書省參議韓若愚有罪,請求處以極刑。太子知道韓若寓冤枉,拒絕了這一請求,但懾于答己大后和鐵木迭兒的淫威,不得不將韓若愚革職。

    鐵木迭兒在誅除政敵的同時,大批提拔親信,把江浙行省左丞相哈律(一寫黑驢)、 陜西行省平章 趙世榮提升為中書平章。他的黨羽、宜徽院使失列門以答已太后的名義要求太子大規(guī)模更換朝臣。太子以先帝舊臣,豈宜輕動為理由加以拒絕。中書左丞 張思明也勸鐵木迭兒不要鬧得人心惶惶,引起諸王、駙馬們的不滿。這樣,鐵木迭兒才稍加收斂。三月十一日,太子碩德八刺即位,是為英宗。英宗一面和太后、鐵木迭兒周旋,加封鐵木迭兒為開府儀同 三司、 上柱國、 太師,甚至下詔禁止官員非議鐵木迭兒。尊答己太后為太皇太后。一面積聚力量,提拔自己的親信。四月十一日,英宗將木華黎后裔、安童之子、太常禮儀院使拜住提升為中書平章,以牽制鐵木迭兒。拜住素來主張以儒學(xué)治天下,與英宗一拍即合,成為他的主要助手。以英宗、拜住為一方與太皇太后答己、鐵木迭兒等人展開了激烈的斗爭。四月十三日,鐵木迭兒請求禁止各大臣越級上奏,企圖阻塞言路。英宗同意了這一要求。五月初三,鐵木迭兒誣陷上都留守賀伯顏穿便服迎接詔書,以大不敬之罪處死,抄家。英宗仍不動聲色,但在賀伯顏死后不到十天,便將拜住提升為中書左丞相,地位僅次于鐵木迭兒。五月二十日,英宗又根據(jù)拜住的建議,以陰謀廢立皇帝的罪名將 阿散、哈律、脫忒脫、失列門等人處死并抄家,沉重打擊了太皇太后、鐵木迭兒這一派的勢力。于是,鐵木迭兒又一再要求處死趙世延,被英宗拒絕。至于鐵木迭兒一再陷害拜住,英宗更是置之不理,反而對拜住更加信任。

    相關(guān)史籍

    泰定元年(13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元泰定帝命翰林國史院修纂《英宗實錄》、《顯宗實錄》。

    至順元年(1330年)五月十七日,翰林國史院修《英宗實錄》成,進(jìn)呈元文宗。《英宗實錄》,包括《英宗皇帝實錄》40卷,《事目》8卷,《制詔錄》2卷,總計50卷。明朝初年史官修《元史》,參照實錄修成《英宗本紀(jì)》2卷,《英宗實錄》今已失傳,其主干內(nèi)容保存在《英宗本紀(jì)》中。

    《 大元圣政國朝典章》,簡稱《 元典章》

    《元史·英宗本紀(jì)》,明朝官修 正史

    《新元史·英宗本紀(jì)》,民國官修正史

    《續(xù)資治通鑒》,清朝史學(xué)家畢沅撰寫。

    《元史類編》,清朝史學(xué)家邵遠(yuǎn)平撰寫。

    《元史新編》,清朝史學(xué)家魏源撰寫。

    《 元書》,清朝史學(xué)家曾廉撰寫。

    《 蒙兀兒史記》,清末民初史學(xué)家 屠寄撰寫。

    TAGS: 政治人物 君主 中國
    名人推薦
    • 約翰六世·坎塔庫澤努斯
      拜占庭皇帝,政治家、歷史學(xué)家。
    • 君士坦丁十世·杜卡斯
      君士坦丁十世·杜卡斯 Constantine X Doukas (1006——1067年5月) 拜占庭皇帝(1059年到1067年在位),杜卡斯王朝(1059——1081年)開國皇...
    • 孛兒只斤·圖帖睦爾
      孛兒只斤·圖帖睦爾(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蒙古帝國可汗,汗號“札牙篤可汗”。元朝第八位皇帝,廟號文宗,謚號圣明元孝皇帝。
    • 唐廢帝
      唐廢帝,鎮(zhèn)州平山人也。本姓王氏,其世微賤,母魏氏,少寡,唐明宗為騎將,過平山,掠得之。魏氏有子阿三,已十余歲,明宗養(yǎng)以為子,名曰從珂。
    • 邁克爾七世·杜卡斯
      邁克爾七世·杜卡斯 Michael VII Ducas (1059——1078年) 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世的長子,1067年5月21日父皇死時,他尚年幼,由母后攝政...
    • 朝鮮真宗
      李緈(朝鮮語:??,1719年-1728年),字圣敬,幼名萬福。 是朝鮮王朝的第21代君主朝鮮英祖之長子。由靖嬪李氏所出,但由于靖嬪早死,他一直是貞...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