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簡介
熊心,稱楚懷王,又稱楚后懷王,項羽封他為義帝。
在位時間:公元前208年~前205年
熊心,戰(zhàn)國時楚懷王熊槐的孫子(又稱楚前懷王)。
公元前223年,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壽春(今安徽壽縣西),楚王負(fù)芻被俘虜,楚國隨即滅亡。熊心也逃出首都,隱匿民間為人牧羊。
立為楚王
秦二世二年(前208)六月,項梁獲悉陳勝確已遇害的消息,遂召集劉邦等各路將領(lǐng)至薛縣(今山東滕縣)商議反秦大計。謀士范增獻(xiàn)策說:“陳勝敗固當(dāng)。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 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u2018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u2019。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勢不長。今君(項氏叔侄)起江東,楚蜂起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不復(fù)立楚之后也!薄妒酚·項羽本紀(jì)》
項梁采納范增的建議,訪楚王后裔懷王之孫熊心立為楚懷王,定都于盱臺(今江蘇盱眙)。熊心與其祖父謚號相同,以期承襲其威望,“從民所望也”。
楚后懷王被立為王,提拔自己親信宋義,確保自己掌控兵權(quán),他拒絕了項羽同劉邦一起攻秦的請求,讓他同宋義去攻打趙國。項羽殺了宋義,凱旋歸來,劉邦已入咸陽,按照懷王“先入秦者為王”的要求,劉邦本已確立為關(guān)中王。項羽不憤,便請求懷王改變先前的要求。楚王不允許。
義帝之死
項羽原本就對懷王不肯遣他與沛公俱西入關(guān)有所怨恨,此時更為惱怒。正月,項羽佯尊懷王為義帝,“實(shí)則不用其命”。二月,項羽仿效舊制,大行分封王侯。并自立西楚霸王,將義帝都城彭城據(jù)為已有,借口“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迫義帝遷都于長沙郡郴縣。郴縣地處五嶺北麓,古為南蠻百越之地,位于湘江干流耒水上游河谷。戰(zhàn)國初期,仍處于“各以邑落自據(jù)”的氏族社會,楚人稱其為“菻”,意為長滿青蒿的地方。戰(zhàn)國中期,楚悼王拜吳起為相“南平百越”,“菻”為楚征服,為楚南邊陲。楚懷王熊槐時期,方形成一定規(guī)模的城邑,故改稱為“郴”,(據(jù)楚“鄂君啟舟節(jié)”銘文考證,原篆左從“邑”,右從“廩”之初文的楚篆字是“郴”的通假字,原意引申為“邊遠(yuǎn)之邑”)。郴城怎比得上彭城繁華。義帝自然不肯移身遷都,仍居彭城。公元前206年四月,項羽欲還都彭城。怎肯義帝與其共居一城,故派遣將士迫義帝徙郴,義帝無奈只得出都就道,但左右群臣,依戀故鄉(xiāng),怨聲載道,未肯速徙。項羽大怒,暗令義帝途經(jīng)之地的三王(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欲將義帝擊殺于途中。公元前205年十月,英布遣將追殺至郴縣,將義帝弒于郴城窮泉旁。后來義帝葬于城邑西南邊的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