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坤俊
生于1912年3月4日,山東煙臺人,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曾任西安植物園副主任、該園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西北植物學報》副主編,西北植物研究所分類研究室主任,該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政協咸陽市楊陵區(qū)委員會常委,中國植物學會理事,陜西省植物學會副理事長,陜西省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陜西省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高級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曾獲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和陜西科技精英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傅坤俊研究員是著名的植物分類學專家。從事植物分類研究工作近60年。參加過由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陜西和甘肅省等單位組織的有關黃河、秦嶺、東西太白山的水土流失、野生經濟植物利用,以及陜西、甘肅薯蕷及巴山月桂酸等考察隊。陪同波蘭、蘇聯等專家到秦嶺、巴山、峨嵋山等地考察。先后到過內蒙、山東、新疆、西藏、云南、江西等20個省的山川峽谷,歷盡千辛萬苦,克服艱難險阻,共采集植物標本6萬余份,發(fā)現植物新屬、新亞屬各1個,組、系新分類群20余個,新種100余個。
傅坤俊研究員學術造詣深厚,治學嚴謹,執(zhí)著追求和深入探索,取得了豐碩成果。主持和參加編寫專著17部,20余冊,主要有《中國植物志》、《秦嶺植物志》、《黃土高原植物志》、《中國珍稀瀕危植物》、《橫斷山區(qū)維管束植物》、《中國植物圖鑒》、《Flora of China》、《中國大百科全書》等。撰寫和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主要有《中國景天屬山景天組的修訂》、《中國景天屬楚雄亞屬》、《中國景天科一新屬孔巖草屬》、《中國植物志黃耆屬預報》、《秦嶺巖風屬的研究》、《中國橫斷山景天屬新分類群》、《秦嶺光頭山植物區(qū)系概述》、《西藏山景天組植物的地理分布》等!肚貛X植物志》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其中第3冊獲陜西省科技成果二等獎,第4、5冊獲陜西省科學院一等獎;《中國植物圖鑒》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植物志》參編集體獲香港求是獎,個人獲吳征鎰求是獎;《中國黃芪屬五亞屬的研究》獲陜西省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培養(yǎng)出一大批科研人員和研究生。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傅坤俊研究員雖然年近九十,但壯心不已,除繼續(xù)主編《黃土高原植物志》外,94年完成《中國植物志》景天科部分20多萬字的英譯工作,98年完成《中國高等植物》景天科部分約10萬字的編輯和編寫工作。他在有生之年仍繼續(xù)為我國植物分類研究嘔心瀝血,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