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劉北辰,昆明工學院建工及力學系主任、力學教研室主任、昆明理工大學柔性結構研究所所長;曾任九三學社云南省第二屆委員會委員、第三屆委員會常委、副主委、第四屆委員會主委、第五屆委員會名譽主委;九三學社第九屆中央委員、第十屆中央常委;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九屆云南省人大副主任;第七屆云南省政協(xié)委員、第八屆云南省政協(xié)常委、第九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
1956年,畢業(yè)于昆明工學院機械系機械制造工藝及設備專業(yè)并留校任教,先后任基礎部力學教研室主任、建工及力學系主任、力學教研室主任。
1992年9月,任昆明理工大學柔性結構研究所所長。
1996年6月,任九三學社云南省委副主任委員。
1997年6月任九三學社云南省委主任委員。
2000年1月,任云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2004年7月,劉北辰退休。
2016年6月13日上午10時10分,劉北辰在昆明逝世,享年82歲。
研究方向
劉北辰長期從事材料力學、彈性力學、非線性力學及計算力學與大變形柔性結構的研究工作,具有較高學術成就。
主要貢獻
出版《彈性力學》、《非線性彈性力學》、《工程計算力學》等專著四部,獲國家專利兩項。
其中對索道的研究,首次采用并得出雙線索道承載索磨擦力總和折減系數(shù);主持了大變形柔性結構的研究;研制出一種能實現(xiàn)荷載轉移從而使工作變形大為減小的鋼索橋;出版專著教材4部,培養(yǎng)研究生19名,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基金項目2項,省重點項目1項主持完成各單位委托的橫向科研項目10余項,國家專利1項。
利用自己工程力學和結構分析的專長,他主持了大變形柔性結構的研究,與其他同志一起研制出一種能實現(xiàn)荷載轉移從而使工作變形大為減小的鋼索橋——倒張拱鋼索橋,在古今已有的索橋基礎上,發(fā)展了一種既能保持索橋的各種優(yōu)點,又能克服其缺點的新型索橋,造價僅為鋼混橋的1/2一1/6;第一座倒張拱鋼索橋建在蘭坪縣橫跨瀾滄江、載荷30噸的公路橋。實踐證明,這種結構的索橋穩(wěn)定性好、投資省、工期短、承載能力強,很有推廣價值。如今,十余座“倒張拱鋼索橋”,已經(jīng)橫跨在云貴高原的瀾滄江、紅河、大盈江、烏江上,分別用作交通、水利及旅游用橋,造福于人民。
獲獎記錄
曾獲云南省科技成果二等獎、中國發(fā)明金獎、中國專利十年成果展覽金獎、機械工業(yè)部優(yōu)秀教材二等獎、云南省高校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1993年,被授予“全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1989年,獲云南省普通高校優(yōu)秀教學成果1等獎。
1994年,獲云南省科技成果2等獎。
1996年,獲機械工業(yè)部優(yōu)秀教材2等獎。
1993年,被授予全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勞動模范稱號。
1996年,被評為云南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獲中國專利十年展覽金獎,中國發(fā)明成果金杯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