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曾任江蘇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掛職揚州市副市長。兼任江蘇省電工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氣工程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1982年1月畢業(yè)于江蘇工學院(現(xiàn)江蘇大學)電師資班,后留校任教并在職攻讀研究生學位。1991年9月至1993年12月任江蘇工學院電氣工程系副主任,1994年1月至2004年4月任江蘇工大學電氣工程系主任(江蘇理工大學電氣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江蘇大學電氣信息工程學院院長)。2003年12月至2010年4月任江蘇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其間2006年4月至2009年8月掛職揚州市副市長,負責科技工作。分管科技局(知識產權局)、地震局、聯(lián)系科協(xié)。
2010年4月--2018年3月,任南京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2018年1月,任江蘇省政協(xié)教育文化委員會副主任。
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江蘇省勞動模范、機械工業(yè)部和江蘇省優(yōu)秀骨干教師等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17日,政協(xié)江蘇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20次常委會議通過,孫玉坤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江蘇省第十二屆委員會委員。
2018年1月,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江蘇省第十二屆委員會教育文化委員會副主任。
2018年3月,經(jīng)研究決定:免去孫玉坤同志的南京工程學院院長職務。
成就榮譽
國家重點學科“農業(yè)電氣化與自動化”第一方向帶頭人、江蘇省重點學科帶頭人,江蘇省品牌專業(y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帶頭人,江蘇大學校級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帶頭人。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勞動模范、江蘇省教學名師、江蘇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機械工業(yè)部青年科技專家、江蘇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機械工業(yè)部和江蘇省優(yōu)秀骨干教師等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長期從事運動控制、智能控制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近5年來,主持完成和正在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省高新技術項目及企業(yè)協(xié)作課題10余項。授權和受理發(fā)明專利7項。獲省部市級科技進步獎6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4項。主持獲國家精品課程1門。發(fā)表論文100余篇,被SCI、EI收錄50余篇。
所獲獎項
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fā)明獎一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4項。主持獲國家精品課程1門。主編教材2部
兼任職務
國家重點學科“農業(yè)電氣化與自動化”第一方向帶頭人、省重點博士學科帶頭人,省品牌專業(y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帶頭人。兼任江蘇省自動化學會和電工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電力電子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智能控制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氣工程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教學成果
為博士研究生、碩土研究生和本科生開設課程10多門,指導博土研究生21人、碩士研究生60余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人物生平
1977年8月,當時年僅19歲的孫玉坤,生活、工作在靖江的一個小鎮(zhèn)上,得知恢復高考的消息后,當過民辦教師、做過工廠的技術領導的他,興奮地報了名。由于當時參加高考的考生年齡跨度很大,年長的已30多歲,19歲的孫玉坤就顯得有點“嫩”了。當年10月16日,孫玉坤順利通過了江蘇省的初考,進入了只有約10%考生參加的省統(tǒng)考。在當年12月舉行的省統(tǒng)考中,他又以優(yōu)異的成績,成為了能夠跨入大學校門的那4%人群中的一員。
孫玉坤考取的是鎮(zhèn)江農機學院(江蘇大學前身)工業(yè)自動化專業(yè)。他告訴記者,當時他們班上人不多,只有18人,但人人刻苦學習的勁頭卻讓他終身難忘:雖然那時候沒有班主任,但同學們讀書非常發(fā)奮,教室燈光徹夜難熄,各人對自己的要求都相當高。大學4年,大伙兒不僅圓滿完成了本科學習任務,而且都把研究生的課程一并學習完畢!霸谀莻特殊的年代,有這樣一個學習的機會,怎能不讓人倍加珍惜?”孫玉坤感慨地說。
從19歲踏入大學校園開始,在其后寶貴的30年中,孫玉坤一直沒有離開過母校,只不過隨著學校不斷發(fā)展壯大,他擔任的角色也在一步步轉變。從學生到老師,再從普通教師到教研室主任、江大電氣信息工程學院院長。現(xiàn)在,他不僅是江蘇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而且,還兼任分管科技、協(xié)管工業(yè)的揚州市副市長。
今年67歲的郎黔山老師,退休前是江大電氣信息工程學院自動化系系主任。郎黔山告訴記者,他與孫玉坤的關系比較“復雜”,屬于“亦師亦友”的那一種——孫玉坤進入大學后,自己是孫玉坤的老師;孫玉坤留校任教后,他們是同事;此后,孫玉坤擔任電氣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后,則成了自己的領導。
說起孫玉坤,郎黔山表示,他在各個時期都有著鮮明的特點:剛進入大學時,孫玉坤顯現(xiàn)出了極強的學習能力,接受知識非?,學習非?炭嚆@研;作為一名教師,孫玉坤的教學技藝精湛,科研成果豐碩,屢屢獲獎;走上領導崗位后,孫玉坤富有開拓精神,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在他的帶領下,不斷壯大。
江大退休教師王麗敏同樣是孫玉坤的老師,她說,孫玉坤他們這批學生,雖然年齡跨度大,經(jīng)歷有差異,但是對于學習都非常用功,很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而孫玉坤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那股努力上進的精神更加突出,他不僅擔任班級的團支書,學習成績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經(jīng)常獲得滿分。
在大學學習、生活、工作了這么多年,孫玉坤接觸到的大學生數(shù)以萬計。他深有感觸地說,與那個年代相比,現(xiàn)在的大學生基本功要比以前好,底子也不錯。但是,在自我管理能力、讀書能力等一些綜合能力上,現(xiàn)在的大學生要弱一些,對大學生活的珍惜程度上也不如從前。這么多年來,高等教育的理念在不斷變化。孫玉坤認為,其實高等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一個勞動者,面向社會、自主擇業(yè)的勞動者。作為大學生,要有遠大的目標,要有一技之長,根據(jù)自我情況準確定位,只有這樣,才能在各行各業(yè)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