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打假
2008年10月底,旅居荷蘭的祝國光在網(wǎng)絡上看到有人揭露 浙江大學中醫(yī)學院 博士后賀 海波論文造假的消息,立即上網(wǎng)搜集了與賀海波相關的一系列 學術論文,發(fā)現(xiàn)這些發(fā)表在國際頂級 學術期刊上的論文,具有明顯的造假 痕跡。另外,還有發(fā)表在德國《 NSA藥理學》雜志的《 丹酚酸B和貝爾普力對小鼠慢性心肌梗塞心臟保護作用的比較》等文章,都涉嫌剽竊、 一稿多投等學術造假,這些文章的作者包括逝江大學藥學院博士后賀海波、吳理茂、逝江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 李連達。
2009年2月份,確認賀海波發(fā)表于國際期刊上的14篇論文,系剽竊、抄襲之作。目前,造假論文的第一作者賀海波已經(jīng)被撤職。浙江大學在《情況說明》中稱,“論文造假事件主要是李連達院士所帶的博士后賀海波個人行為,其他作者并不知情”。
對于 李連達的免責,祝國光稱作為賀海波的導師,并且是造假論的共同作者,他不可能不知道造假的事實。祝國光希望李連達能夠承認錯誤。
對于李連達被賀海波造假事件連帶追責,有網(wǎng)民稱祝國光窮追不舍要求李連達出面承認錯的原因是因為經(jīng)濟。李連達注意到復方 丹參制劑有9個劑型,近800家藥廠生產(chǎn)、質量混亂、優(yōu)劣難分,不利于合理用藥,提高療效,不利于廣大病人選用質優(yōu)價廉的好藥,有必要進行再評價研究。經(jīng)過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 天士力集團生產(chǎn)的復方丹參滴丸存在較多 缺欠:有效成分含量低、藥理作用差,療效不理想,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性質較嚴重,長期大量用藥可能給病人造成嚴重傷害,且藥價過高,超過其他藥廠產(chǎn)品的6倍。并且他們在宣傳、推銷過程,有大量欺騙、 違法行為。
這項研究結果將影響天士力商業(yè)利益,引起他們的恐慌與憤怒,多次利誘“封口”,不讓公布研究結果,不準公布事實真相,遭到拒絕后,惱羞成怒,由天士力操縱,天士力集團高級顧問祝國光為首,組織力量,進行 人身攻擊。一方面到十多個部、委、局、辦及科研、教育等部門進行誣告,并散布謠言說李院士已被“開除”、“ 雙規(guī)”,但是誣告未達到目的。另方面就由祝國光發(fā)動網(wǎng)上攻擊,四處收買同伙,企圖形成萬炮齊轟的局面,達到“ 三人成虎”的目的,網(wǎng)上制造假象。他們利用研究生的錯誤, 借題發(fā)揮, 混淆是非, 張冠李戴、“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李連達在多次學術報告中一再強調:“藥品再評價與整頓工作,有利于國家、社會和人民大眾,有利于廣大病人用“好藥”。不論遇到多大阻力,多大干擾破壞,也不論付出多大代價,藥品再評價與整頓工作,勢在必行,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