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129年,白河法皇死去, 鳥羽天皇才開始自己的 院政時代。鳥羽照搬乃祖的 老一套,“政天下者上皇一人”,把失去 白河天皇保護(hù)的崇德天皇牢牢攥在手里。1139年,他把自己與 藤原得子所生的兒子體仁 親王送給崇德天皇做養(yǎng)子,三個月后立為太子。1141年,鳥羽天皇出家為法皇。他唯恐日久生變,半年后,在婦人藤原得子的嗾使下,廢掉崇德天皇,立3歲的體仁親王為 近衛(wèi)天皇。而且在崇德天皇的讓位聲明上面寫著“天皇讓位于 皇太弟”,這樣,崇德天皇失去以天皇之父身份監(jiān)護(hù)年幼天皇的資格。鳥羽法皇與崇德天皇的矛盾日益激化,深刻地影響著以后的宮廷政治。1156年, 鳥羽天皇去世后因繼位問題引發(fā)的“ 保元之亂”就是這一矛盾的結(jié)果。
幼帝
元永2年(1119年)5月28日出生,6月19日受封 親王。 保安5年(1123年)正月28日,5歲的顯仁親王被立為皇太子,同日 鳥羽天皇讓位給了他,2月19日正式即位,是為崇德天皇。 大治4年(1129年), 關(guān)白 藤原忠通的長女圣子(皇嘉門院)進(jìn)入宮中。同年7月7日,白河法皇逝世,鳥羽上皇開設(shè) 院政。翌年(1130年)藤原圣子被冊立為中宮。崇德天皇與圣子關(guān)系非常好,但二人沒有生育。 保延6年(1140年)9月2日,崇德天皇的女房兵衛(wèi)佐局為天皇生下了第一皇子重仁親王,這引起了圣子和父親藤原忠通的不快。這就是為什么忠通在后來的 保元之亂中敵視崇德上皇和重仁親王的原因。
鳥羽法皇在開設(shè)院政期間,寵幸 藤原得子(美福門院),因此在 永治元年(1141年)12月7日脅迫崇德天皇退位,由得子所生的體仁親王即位,是為 近衛(wèi)天皇。體仁親王被崇德天皇的中宮藤原圣子育為養(yǎng)子,稱皇太子;但讓位詔書中卻稱作 皇太弟。(《愚管抄》)由于繼位的是異母弟,崇德天皇認(rèn)為未來開設(shè)院政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對此事耿耿于懷。崇德上皇被遷往鳥羽田中殿居住,人稱新院。
沒有實權(quán)
崇德天皇自在位以來頻繁舉辦 和歌的歌會,退位成為上皇之后更是完全沉迷在了和歌的世界里,撰寫了《久安百首》、《詞花和歌集》等歌集。而 鳥羽法皇也非常熱衷于和歌,法皇表面上贊揚(yáng)崇德上皇對和歌的貢獻(xiàn),讓美福門院收重仁親王為養(yǎng)子。
久壽2年(1155年)7月24日,體弱多病的 近衛(wèi)天皇駕崩,朝廷召開會議討論繼位的人選。本來確定由重仁親王為新君,但由于 藤原忠通的極力反對,決定改立美福門院的另一個養(yǎng)子守仁親王繼位。但是守仁親王年幼,最終由守仁親王的生父雅仁親王登上皇位,是為 后白河天皇。崇德上皇建立院政的愿望徹底破滅。
保元之亂
保元元年(1156年)5月,鳥羽法皇病倒,7月2日申時駕崩。崇德上皇在其臨終前曾前往探望,但被法皇身邊的寵臣藤原惟方逐出,崇德上皇憤怒地返回鳥羽田中殿。鳥羽法皇的駕崩使崇德上皇和 后白河天皇之間的矛盾激化, 京都風(fēng)傳崇德上皇將要勾結(jié) 藤原賴長等人謀反,因此后白河天皇在7月8日下令沒收賴長及其父親 藤原忠實的莊園;同時派藏人高階俊成和武士 源義朝闖入藤原賴長的官邸。次日崇德上皇和藤原賴長糾集了自己的勢力藤原教長、平家弘、 源為義、 平忠正、 源為朝等部,在鳥羽田中殿集結(jié)。崇德上皇方面的勢力較為弱小,因此 平清盛等人投入了后白河天皇的陣營,重仁親王乳母池禪尼的兒子 平賴盛也投奔了天皇陣營。 后白河天皇于11日黎明時分襲擊了崇德上皇所居住的鳥羽北殿,崇德上皇逃出御所。
配流贊岐
13日,崇德上皇逃入 仁和寺,投奔同母弟覺性法親王。但覺性卻將其逮捕,關(guān)押在寬遍法務(wù)的舊房里,由源重成看押。23日,崇德在數(shù)十名武士的押解下乘船流放 贊岐國,時人稱之為贊岐院。天皇和上皇被流放外地,自764年 藤原仲麻呂之亂 淳仁天皇流放 淡路以來這是首次。此后崇德上皇再也沒有回到京都,8年后在贊岐國駕崩,享年46歲。一說是被三木近安暗殺。
流放
根據(jù)《 保元物語》記載,崇德上皇到達(dá) 贊岐國之后,過著軟禁的生活。其間他投身于佛教信仰之中,愿往生 極樂世界,抄寫了 五部大乘經(jīng)( 法華經(jīng)、 華嚴(yán)經(jīng)、 涅槃經(jīng)、 大集經(jīng)、 大品般若經(jīng))獻(xiàn)上京都(有用墨抄寫和用血抄寫兩種不同版本的說法)。但 后白河天皇懷疑他是在詛咒自己,拒絕接受并退還了回去。此后崇德上皇對后白河天皇恨之入骨。據(jù)《國史略》載,崇德上皇發(fā)愿“愿為 大魔王,擾亂天下。以五部大乘經(jīng),回向惡道。”《 保元物語》載,“愿為日本之大魔緣,擾亂天下。取民為皇,取皇為民!保┳源瞬皇巢恍,憤懣而死,死狀猶如 夜叉。死后亂世相仍不止,世間以為祟。是日本三大惡妖怪之一。
院政制度
院政制度到堀河、鳥羽、崇德三朝變得格式化?墒窃 政和攝關(guān)之間的矛盾也愈加尖銳起來。幾個權(quán)勢巨大的寺院,如京都的延歷寺、 奈良的 興福寺的干預(yù)其中,更使這種矛盾激化。皇室的利益日益依賴于地方的“國”,因為需要他們維持地方政權(quán)的運作,提供皇室私人禁衛(wèi)武士,所以導(dǎo)致權(quán)力的下移。
院政時代 藤原氏的勢力受到抑制和排擠,皇族出身的源氏逐漸從藤原氏手中奪回被篡奪的權(quán)力。院政政治依靠的是地方的中下級官員和寺院僧侶的勢力,他們和 攝關(guān)政治爭斗的結(jié)果,不過是把莊園從攝關(guān)家族轉(zhuǎn)移到院政方面而已。 太上皇作為院政的代表,一樣的腐化墮落,各種社會矛盾日益突出,終于釀成保元、 平治之亂。
人物軼事
大魔緣
流放 贊岐的崇德上皇。 歌川國芳根據(jù) 百人一首為題材創(chuàng)作的 浮世繪
保元之亂后,崇德上皇被當(dāng)作罪人。在崇德上皇的死訊傳到京都之后,后白河上皇不給他行國葬和國喪,“付 國司行彼葬禮,自公家無其沙汰”(《皇代記》)。后來 安元2年(1176年),建春門院、高松院、六條院、九條院相繼死去,而這些都是與后白河法皇和 藤原忠通親近的人。次年,日本在一年之間發(fā)生了大量災(zāi)異和事件,如延歷寺強(qiáng)訴、安元大火、鹿谷陰謀事件等。朝廷認(rèn)為是贊岐院和 藤原賴長的怨靈作祟,因此在8月3日謚贊岐院為崇德天皇,同時追贈藤原賴長正一位太政大臣的官位。
壽永3年(1184年)4月15日,在保元之亂的古戰(zhàn)場春日河原設(shè)立崇德院廟(后改為栗田宮)。
明治天皇即位之際,遣使到贊岐,將崇德天皇之靈迎回京都并創(chuàng)建白峰神宮。
傳說
在“八百萬神”的日本號稱第一怨靈的第75代天皇崇德,退位后號“崇德上皇”,世稱“日本第一大魔王”。崇德天皇是 白河天皇與待賢門院亂倫所生,因白河天皇當(dāng)時已是太上皇,而待賢門院是其孫 鳥羽天皇的妻子,崇德從一出生便要稱自己的侄子為父親。崇德天皇5歲登基,23歲時父兄將其廢黜,另立新君(既 近衛(wèi)天皇)。1156年 鳥羽上皇去世,崇德上皇與 后白河天皇之間為爭奪政權(quán)發(fā)生沖突,二人各自與藤原氏、源氏、 平氏等諸家族勢力集團(tuán)結(jié)成同盟并爆發(fā)戰(zhàn)爭,史稱“ 保元之亂”。同年7月11日凌晨后白河天皇突襲 白川殿,崇德上皇戰(zhàn)敗被俘。 藤原賴長在逃亡奈亮途中箭傷發(fā)作而死,死后被掘墳拋棺。崇德的追隨者被全部斬首,這是日本350年間首次恢復(fù)死刑。
崇德被流放到讃岐(今 香川縣),歷時三年血書五部大乘佛經(jīng),希望借此贖罪,并懇求朝廷將佛經(jīng)送往京都納于寺中,可這個要求也遭到拒絕,天皇還說他“活著已沒有意義”。崇德終于在被流放八年之后精神徹底崩潰,從此不理發(fā)不剪指甲,“變成天狗的模樣”。崇德在自己血書的經(jīng)文上寫道:我抄寫佛經(jīng)是為了積累善業(yè)而贖罪,既然不被寬恕,就讓那些業(yè)力投入三惡道,助我成為日本的大魔緣,“為君戮民,為民弒君(皇を取て民となし、民を皇となさん)”。 寫罷將經(jīng)文沉入海底,咬舌自盡,享年四十六歲。
崇德死后日本災(zāi)禍不斷,朝野上下無寧日,朝廷畏于其愿力而修廟宇供奉,甚至在永萬元年(1165)將崇德上皇靈位與 大物主神合祀,但這似乎并未平息崇德的怨氣,于是一場朝廷的滅頂之災(zāi)----“平氏專權(quán)”降臨了。日本從此陷入了長達(dá)七百年的戰(zhàn)亂中,直到 明治天皇在即位前派特使去 白峰御陵將崇德靈位接到京都的白峰神宮里供奉,日本才算迎來短暫的和平。人們畏懼崇德的咒怨,稱其為“日本國大魔緣”和“禍崇神”,傳說中崇德上皇的形象是金色的大鳶,酷似佛教中的護(hù)法神,手執(zhí)鋼杵,身插雙翅,率眾天狗鎮(zhèn)守白峰。
記載
據(jù)《 雨月物語》記載,一位行者遇到崇德的亡靈,亡靈說道:“近來世道之亂,乃寡人所為。在世之日,寡人深信魔道,死後要繼續(xù)為后繼的朝廷留下禍殃。天下不久又將大亂,天下將永無寧日!眴柤俺绲抡冎聲r,崇德說道:“帝位乃人中之極位,若天子做出違背人道之事,臣下則應(yīng)上達(dá)天命,下順民意,予以討伐。不以德才選人,將天下大事由后宮決定,這本來就是 父皇的過錯。盡管如此,父皇在世之時,朕仍堅守孝悌之道,直到父皇駕崩,朕始崛起雄心,如昔日周武王以臣伐君,應(yīng)天命,順民望,開創(chuàng)周朝八百年基業(yè)。朕本是執(zhí)政國君,當(dāng)取代牝雞司晨之亂世!
不管是在 神道、鬼道還是世俗信仰中,崇德上皇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延續(xù)近千年的咒怨使他與崇道天皇( 早良親王)一起成為最令日本君臣和平民敬畏的 邪神。每逢君王無道,崇德上皇的怨靈便出來令天下大亂,江山易主。
文/Manchuhead(A.K.A. 王利夫)
家族成員
父: 鳥羽天皇
母: 藤原璋子
中宮: 藤原圣子(皇嘉門院,藤原忠通之女)
兵衛(wèi)佐局(法印信緣女、源行宗義女)
重仁親王
三河權(quán)守源師經(jīng)女
覺惠(元性)
鳥丸局
影視形象
2012年 NHK大河劇《 平清盛》, 井浦新飾。
參考文獻(xiàn)
《日本簡史》----------------- 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日本學(xué)基礎(chǔ)精選叢書》-------高等教育出版社
《崇徳上皇の怨霊》-----------------樋口州男
《雨月物語》-----------------------上田秋成
《新釈雨月物語》---------------------石川淳
《魔の系譜》-----------------------谷川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