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66年生于貴州省。1998年四川農業(yè)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yè)博士,2001年德國慕尼黑工業(yè)大學博士后,德國洪堡學者,F(xiàn)貴州師范大學遺傳學教授,貴州師范大學生物技術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植物遺傳育種研究所所長。 從事蕎麥、小麥等植物遺傳、進化與育種研究20多年。1999年參加和獲得貴州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2003年主持和獲得貴州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2003年獲得貴州省青年“五四獎章”和貴州省青年科技獎。 目前主持和在研2項國家基金項目和1項貴州省優(yōu)秀人才基金項目和2項自選項目。主持和完成1項德國洪堡基金項目、1項貴州省基金項目、3項自選項目。參加和完成1項國家教委高教司項目。 到目前為止,已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30篇。其中,以第1作者發(fā)表論文中有7篇發(fā)表在美國雜志Crop Sciences, 英國雜志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德國雜志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和Plant Breeding等雜志上,并都被國際著名學術文獻數(shù)據(jù)庫SCI收錄。主編和參編高等師范院!哆z傳學》教材1部。 主要貢獻:發(fā)現(xiàn)了中國蕎麥新種3個,建立了蕎麥屬種間系統(tǒng)關系新理論,創(chuàng)建了普通蕎麥三體系列。提出了中國特有小麥起源新觀點。創(chuàng)建了新型雜交小麥制種模式。目前的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特有小麥、貴州特色小雜糧、貴州地道中草藥、貴州特色飲料等植物的遺傳、進化與育種。最終目標是培育新型特色小雜糧、新型雜交小麥、高產優(yōu)質的貴州地道中藥材和特色飲料植物新品種,創(chuàng)建貴州特色植物產業(yè),促進科學技術快速進步。這些研究將對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重要意義。 主要學術論著: Cytogenetical studies on diploid and autotetraploid common buckwheat (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and their autotriploid and trisomics Chromosome location of the gene for brittle rachis in the Tibetan weedrace of common wheat Inheritance of disarticulation derived from some hexaploid brittle rachis wheat CROP BREEDING, GENETICS & CYTOLOGY Hybridization between Fagopyrum (Polygonaceae) species native to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