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陵樹亭侯,即 荀攸(157-214)字公達,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 三國時期 魏臣, 荀彧之侄, 曹操的 魏國五大謀士之一,杰出戰(zhàn)術(shù)家,,被稱為曹操的“ 謀主”,官至尚書令,謚封敬候。在曹操的眾多謀士中,荀攸的地位僅次于荀彧,也是貢獻最大的之一。他在輔佐曹操過程中,共奉獻重大計謀12次,每次都能使曹軍絕處逢生或出奇制勝,成為曹操行必求計的重要謀士。
封號由來
平定河北期間,荀攸力排眾議,主張曹操消滅 袁紹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為陵樹亭侯。
相關(guān)事件
1、荀攸在 何進掌權(quán)時期任黃門侍郎,在 董卓進京時曾因密謀刺殺董卓而入獄,后棄官回家。
2、曹操迎天子入許都之后,荀攸出任濟南太守,又任尚書令,并為曹操軍師。
3、曹操征伐 呂布時荀攸勸阻了曹操退兵,并獻奇計水淹下邳城,活捉呂布。
4、 官渡之戰(zhàn)荀攸獻計聲東擊西,斬大將顏良。又策奇兵,派徐晃燒袁紹糧草,同時力主曹操接納許攸,畫策烏巢,立下大功。
5、平定河北期間,荀攸力排眾議,主張曹操消滅 袁紹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為陵樹亭侯。
6、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年)出任中軍師,魏國建立之后出任尚書令。
7、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荀攸死于曹操伐吳路上。正始年間追封謚號敬侯。
相關(guān)作品
《三國志·魏書·荀攸傳》《三國演義》
軼事典故
一
十三歲的時候,祖父去世。過去祖父手下一個叫張權(quán)的官吏,主動找來要求為祖父守基(孝)。荀攸對叔父說:“這個人臉上的神色反常,我猜他是做了什么奸猾的事情!”叔父似乎明白了,就趁機盤問。果然張權(quán)是因殺了人,逃亡在外,想以守墓隱藏自身。
這件事傳了出去,大家對荀攸都另眼相看。后來荀攸在朝廷做了黃門侍郎。董卓作亂,荀攸參與了謀劃殺死董卓的事件,被關(guān)入獄。董卓被除掉后,荀攸才出獄。
二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荀攸隨曹操征討張繡。荀攸看出當時的形勢對曹操很不利,就對曹操說:“張繡與劉表聯(lián)合,互為犄角之勢,但是張繡人馬靠劉表供給,時間一久,劉表力不能支,必然與張繡分裂。我不如緩兵以待其變;若急切進攻,劉表必拼死相救,我軍不易取到。那時就會形成進退維谷之勢!
曹操沒聽勸告,出兵對張繡作戰(zhàn),劉表果然發(fā)兵相救,曹軍失利,曹操幾乎死在那里。
后來,太祖(就是曹操)對荀攸說:“沒有用你的計策才至如此!睆拇,曹操對荀攸言聽計從,甚為倚重,再也不敢輕易否定他的意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