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相關(guān)資料
據(jù)記載王曾因奚是票友而相輕視,后被承桓感化而“歸順”。解放后的錄音--十道本與郭世恩合作,郭為富社弟子,余聽其嗓音甚是不佳,猶如重感冒且有呲花情況,不知是否一貫如此。奚到石家莊后與高永奇合作,不知此先生情況。只在范進(jìn)中舉中塑造白秀才這一丑生形象,有一段流水別致新穎,高演老戲如失空斬的王平亦能勝任。楊寶森,楊三爺?shù)膽蚵牭幂^多,他身邊的里子也都不孬。首先說下上世紀(jì)90年代初才去世的哈寶山先生,哈先生藝尊馬派,從干凈處入手(引吳小如先生語),唱做俱佳。據(jù)說哈年輕時即與楊小樓先生合作過晉陽宮,做工老道,不怵大角。貧道聽其40年代錄音配演《伍子胥》的公子姬光,刺僚一場一句“謝王兄”,很有激情。先生晚年嗓音大不如前,反覺與楊三爺合作貼切,解放后楊三爺?shù)匿浺艟泄壬穆曇?-楊家將的八賢王,失空斬的王平,戰(zhàn)樊城的武尚,文昭關(guān)的東皋公,洪洋洞的八賢王等。先生晚年于天津執(zhí)教,弟子有溫玉榮,溫在新編劇華子良中演陸所長,一句“這瘋子倒教我刮目相看”用言腔(二版改編本變詞,仍落言前轍,末四字似為“無牽無念”),婉轉(zhuǎn)動聽。楊班中第二里子可推今仍健在的曹世嘉老,世家出身,腹笥淵博,前些年仍不顧年高為振興京昆發(fā)揮余熱,參與音配像等工作。余聽其錄音--珠簾寨的程敬思、魚腸劍的姬光等,惜其嗓音單薄,為白玉之瑕。然近日購得《漢津口》錄像,其中曹老飾孔明,仿佛另換宮羽,令貧道驚奇。楊班中還有一位劉盛通先生,多演些掃邊角色--文昭關(guān)的皇甫訥,戰(zhàn)樊城的伍奢等,此君畢生深研余派,時常指導(dǎo)后學(xué)者。譚富英,解放前曾與哈寶山合作,哈歸楊后易他人,解放后里子老生多由其學(xué)生高寶賢承貶,高初為榮春社高榮庭(也是名里子老生)弟子,后從譚富英學(xué)習(xí),隨師演出擔(dān)任里子角色--定軍山的嚴(yán)顏,朱砂痣的病鬼吳惠泉,魚腸劍的孫武子等等,同時與眾多名家合作--為侯喜瑞配張飛闖帳的孔明,為李多爺配太君辭朝的宋王,為裘盛戎配李七長亭的老陳唐等。年過七旬仍參與配像工作,郭世恩并登臺主演定軍山的黃忠,寶刀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