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劉懷肅最初任劉敬宣寧朔府 司馬,在東征 孫恩時立下戰(zhàn)功,又任龍驤司馬、費縣 縣令。他得到劉裕起兵的消息,就棄去縣令之職投奔劉裕。
京都平定后,振武將軍 劉道規(guī)追討 桓玄,以劉懷肅為司馬;感粝潞五V、郭銓等人守桑落洲,劉懷肅率軍進擊,打敗桓軍。平定潁川太守劉統(tǒng)后,劉懷肅被任為高平太守。
桓玄死后,桓玄的侄子桓振在楊林大敗官軍,官軍退守尋陽。劉懷肅與江夏相張暢之在西塞進攻何澹之,打敗了他;杠婃(zhèn)東將軍馮該守夏口東岸,孟山圖據(jù)魯山城,桓仙客守偃月壘,三處壁壘相望,彼此策應。劉懷肅與劉道規(guī)發(fā)動進攻,他們都親自作戰(zhàn),攻陷二城,馮該敗逃石城,桓仙客被活捉。義熙元年正月,桓振敗逃,劉道規(guī)派劉懷肅平定石城,殺死馮該和他的兒子馮山靖。
三月,桓振又襲擊江陵,荊州刺史 司馬休之出逃,劉懷肅從云杜馳往救援,日夜兼程,七天時間就趕到了。桓振統(tǒng)率三萬人馬,軍旗遍布田野,劉懷肅策馬馳騁,手橫長矛,親自帶頭沖鋒。當時流箭射傷了劉懷肅的額頭,軍士害怕,想要逃跑,但劉懷肅怒目圓睜奮力作戰(zhàn),士兵的斗志更加旺盛,于是人人爭先恐后,將桓振斬首。
江陵平定后,司馬休之回到荊州,他握著劉懷肅的手說:“如果沒有你,我就沒有地方可去了。”桓楚輔國將軍符嗣、馬孫和龍驤將軍金符青、樂志等人聚集江夏,劉懷肅又率兵進討,將樂志等人斬首示眾。.劉道規(guī)加劉懷肅督江夏九郡,暫且鎮(zhèn)守夏口。
劉懷肅被除授通直郎,并任輔國將軍、淮南歷陽二郡太守。義熙二年,又領劉毅撫軍司馬,輔國將軍、進直歷歷二郡太守如故。因起義有功,封為東興縣侯,食邑千戶。這年冬天,桓石餒、司馬國瑤、陳襲在胡桃山聚眾為寇,劉懷肅率領步兵騎兵討伐,打敗了他們。江淮地區(qū)的各蠻族部落以及桓氏余黨作亂,劉懷肅請求出兵討伐。出兵后與劉裕意見不和, 劉毅上表彈劾,罷免了劉懷肅的官職。
義熙三年,劉懷肅死去,死時四十一歲,朝廷追贈為左將軍。他沒有兒子,以其弟劉懷慎之子劉蔚祖為嗣襲爵。劉蔚袓官至江夏內史。
史書記載
偽鎮(zhèn)東將軍馮該戍夏口東岸,孟山圖據(jù)魯山城,桓仙客守偃月壘,皆連壁相望。懷肅與道規(guī)攻之,躬擐甲胄,陷二城,馮該走石城,生擒仙客。義熙元年正月,振敗走,道規(guī)遣懷肅平石城,斬馮該及其子山靖。三月,桓振復襲江陵,荊州刺史司馬休之出奔,懷肅自云杜馳赴,日夜兼行,七日而至。振勒兵三萬,旗幟蔽野,躍馬橫矛,躬自突陳。流矢傷懷肅額,眾懼欲奔,懷肅瞋目奮戰(zhàn),士氣益壯。于是士卒爭先,臨陣斬振首。江陵既平,休之反鎮(zhèn),執(zhí)懷肅手曰:“微子之力,吾無所歸矣!眰屋o國將軍符嗣、馬孫、偽龍驤將軍金符青、樂志等屯結江夏,懷肅又討之,梟樂志等。道規(guī)加懷肅督江夏九郡,權鎮(zhèn)夏口。
宋書除通直郎。仍為輔國將軍、淮南歷陽二郡太守。二年,又領 劉毅撫軍司馬,軍、郡如故。以義功封東興縣侯,食邑千戶。其冬,桓石綏、司馬國璠、陳襲于胡桃山聚眾為寇,懷肅率步騎討破之。江淮間群蠻及桓氏余黨為亂,自請出討,既行失旨,毅上表免懷肅官。三年,卒,時年四十一。追贈左將軍。無子,弟懷慎以子蔚祖嗣封,官至江夏內史。
宋書蔚祖卒,子道存嗣。太祖元嘉末,為太尉江夏王義恭咨議參軍。世祖伐元兇,義軍至新亭,道存出奔,元兇殺其母以徇。前廢帝景和中,為義恭太宰從事中郎。義恭敗,以黨與下獄死。
宋書懷肅次弟懷敬,澀訥無才能。初,高祖產(chǎn)而皇妣殂,孝皇帝貧薄,無由得乳人,議欲不舉高祖。高祖從母生懷敬,未期,乃斷懷敬乳,而自養(yǎng)高祖。高祖以舊恩,懷敬累見寵授,至會稽太守,尚書,金紫光祿大夫。
十四年,出為梁、南秦二州刺史。十八年,氐帥楊難當侵寇漢中,真道討破之,而難當寇盜猶不已,文帝遣龍驤將軍裴方明率禁兵五千,受真道節(jié)度。十九年,方明至武興,率太子積弩將軍劉康祖等進軍,大致克捷,以真道為建威將軍、雍州刺史,方明輔國將軍、梁南秦二州刺史。又詔故晉壽太守姜道盛殞身鋒鏑,可贈給事中,賜錢十萬。道盛注古文尚書行于世。真道、方明并坐破仇池斷割金銀諸雜寶貨,又藏難當善馬,下獄死。懷敬弟懷慎,少謹慎質直。從宋武帝征討,位徐州刺史。為政嚴猛,境內震肅。以平廣固、盧循功,封南城縣男。十二年,武帝北伐,以為中領軍、征虜將軍,宿衛(wèi)輦轂。坐府內相殺免官。雖名位轉優(yōu),而恭恪愈至。每所之造,位任不逾己者,皆束帶門外下車,其謹退類如此。
永初元年,以佐命功,進爵為侯,位五兵尚書,加散騎常侍、光祿大夫。景平元年,遷護軍將軍。祿賜班于宗族,家無余財,卒諡肅侯。
子德愿嗣。大明初,為游擊將軍,領石頭戍事。坐受賈客韓佛智貨,下獄奪爵。后為秦郡太守。德愿性粗率,為孝武狎侮。上寵姬殷貴妃薨,葬畢,數(shù)與群臣至殷墓。謂德愿曰:「卿哭貴妃若悲,當加厚賞!沟略笐暠闾枒Q,撫膺擗踴,涕泗交流。上甚悅,以為豫州刺史。又令醫(yī)術人羊志哭殷氏,志亦嗚咽。他日有問志:「卿那得此副急淚?」志時新喪愛姬,答曰:「我爾日自哭亡妾耳!怪净茷橹C謔,上亦愛狎之。
德愿善御車,嘗立兩柱,使其中劣通車軸,乃于百余步上振轡長驅,未至數(shù)尺,打牛奔從柱間直過,其精如此。孝武聞其能,為之乘畫輪車,幸太宰江夏王義恭第。德愿岸著籠冠,短朱衣,執(zhí)轡進止,甚有容狀。永光中,為廷尉,與柳元景厚善。元景敗,下獄誅。
懷慎庶長子榮祖,少好騎射,為武帝所知。及盧循攻逼,時賊乘小艦入淮拔柵,武帝宣令三軍不得輒射賊。榮祖不勝憤怒,冒禁射之,所中應弦而倒,帝益奇焉。以戰(zhàn)功,參太尉軍事,從討司馬休之。彭城內史徐逵之敗沒,諸將意沮,榮祖請戰(zhàn)愈厲,上乃解所著鎧授之。榮祖陷陣,身被數(shù)創(chuàng)。及帝北伐,轉鎮(zhèn)西中兵參軍。水軍入河,與朱超石大破魏軍于半城。帝大饗戰(zhàn)士,謂榮祖曰:「卿以寡克眾,攻無堅城,雖古名將何以過此。」永初中,為輔國將軍。追論半城功,賜爵都鄉(xiāng)侯。榮祖為人輕財貴義,善撫將士;然性褊,頗失士君子心。卒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