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1894年農(nóng)歷二月二十二日生于大邑南門外冷石橋。1913年赴南京參加二次革命,后在四川從事反袁活動,1916年在成都被捕,四川反袁獨立后獲釋,任護國軍左翼 羅佩金部第12支隊副支隊長兼營長。1918年,赴 川北楊柏純部參加護法戰(zhàn)爭。1919年,任川軍第2混成旅 陳洪范部參謀,后歷任營長、川軍第8師16旅32團團長。1925年4月任川軍第8師第1混成旅旅長,后任川軍第12師師長,1928年9月任 川康邊防軍副總指揮兼第1師師長,1933年隨 劉文輝參加 四川軍閥大戰(zhàn),失敗后卸職,1936年任四川省第6區(qū)( 宜賓)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3年改任四川省政府委員,1947年任四川省禁煙善后督理處處長,1948年春被免職,1949年4月任成都市市長,后兼任成都市民眾自衛(wèi)總隊總隊長,12月25日在成都參加起義。1950年出席川西區(qū)各界 人民代表會議代表,任川西行署委員。1953年任四川省府委員兼江津?qū)^(qū)副專員。1958年任四川省政協(xié)常委。1980年任全國政協(xié)第五屆委員。1982年10月11日病逝,時年88歲。
一生坎坷
冷寅東(1894年~1982年),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四川省 大邑縣人,原名廷桂,字薰南。早年考入四川陸軍小學, 辛亥革命時期投入四川保路運動,后入四川陸軍軍官學校學習。民國2年(1913年),參加討袁戰(zhàn)役,于民國5年被捕入獄,護國軍占成都始被釋。民國7年參加護法戰(zhàn)爭。民國8年任川軍第二混成旅參謀,后歷任營長、團長、旅長等職。民國16年收歸 劉文輝部。民國17年任川康邊防副總指揮兼川康邊防司令,其后又兼任 川康邊防軍第一師師長!岸⻊⒅畱(zhàn)”中,冷于民國22年8月引退。民國24年6月,出任四川省第六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兼保安司令部司令,同時兼任 宜賓縣縣長。冷寅東在任第六區(qū)(即 宜賓)專員近10年間,采取“保境息民”政策,在興辦文化教育、救災賑濟、治匪肅毒、清除積弊、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等方面,多有建樹。民國32年,冷寅東調(diào)任四川省政府委員。民國36年起兼任四川省禁煙善后督理處處長。民國37年, 王陵基任四川省主席后,冷被免職。民國38年4月,冷出任成都市市長,在任內(nèi)掩護中共地下黨員,并組織保護成都市政設施,迎接成都解放,參加成都起義。
解放后,冷寅東歷任 川西行署委員、四川省人民政府委員兼江津?qū)^(qū)副專員、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政協(xié)常委、全國政協(xié)委員,1982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