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鄭麟趾(1396—1478),高麗李朝學者。字伯雎,號學易齋。1414年文科狀元及第,歷任集賢殿學士、刑曹參判等文職。學識淵博,擅文史、語言。其次子鄭顯祖是朝鮮的駙馬都尉,朝鮮世祖的次女懿淑公主之婚。癸酉靖難時(1453年),因協(xié)助世祖參贊決策,拜議政府右議政,賜推忠衛(wèi)社協(xié)贊靖難功臣號,封河東府院君。世祖即位后(1455年),升領議政,賜同德佐翼功臣號。1456年遞封府院君,尋復拜領議政。1458年遞封府院君,世祖嘗與麟趾論儒釋是非,忤旨謫扶余縣,逾月召還,封府院君。1465年,七十歲的鄭麟趾請求致仕,世祖不同意,并賜其幾杖。睿宗時,南怡謀逆伏誅,賜定難翊戴功臣號,成宗即位,賜純誠明亮經(jīng)濟佐理功臣號,成宗九年過世,享年83歲,謚文成。
主要成就
1449年與金曹瑞等撰修《高麗史》,后又與成三問、申叔舟等創(chuàng)《訓民正音》,改變了朝鮮語言文字不統(tǒng)一的現(xiàn)象,創(chuàng)造了廣大民眾廣泛使用朝鮮文字的前提。
個人作品
他在朝鮮文字、歷史、語言方面做出卓越貢獻,著作頗豐,有《學易齋集》、《資治通鑒訓義》等。
藝術形象
赫權:《根深蒂固的樹》(另名:《樹大根深》)
李振宇飾 鄭麟趾《大王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