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馬克西姆·文格羅夫年僅29歲時,就已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激動人心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他四歲半開始學琴,從一位早熟的天才兒童成長為一位名副其實的演奏大師。他五歲在故鄉(xiāng)新西伯利亞的諾沃西比爾斯克舉行了首演獨奏會,后師從加琳娜·托恰尼諾娃和扎克哈爾·布羅恩教授,10歲時贏得波蘭維尼亞夫斯基少年小提琴比賽一等獎。1990年,15歲的文格羅夫在卡爾·弗萊什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得最高獎,從而確立了他的世界一流音樂家的地位。
文格羅夫的演奏被認為糅合了海菲茲與米爾斯坦的特色,技巧與音樂感覺、濃郁的抒情性得到很好的結合,是目前俄羅斯學派繼承人中的佼佼者。他與當今知名樂團和指揮有過許多合作,在與阿巴多合作的柴科夫斯基協(xié)奏曲、與羅斯特羅波維奇合作的肖斯塔科維奇協(xié)奏曲中,他都給予了新的詮釋和活力。
在文格羅夫作為Teldec古典唱片公司專屬藝術家的10年中,獲得了許多榮譽和嘉獎,包括1994年的《留聲機》年度青年藝術家”,西班牙里特莫“年度藝術家”兩項嘉獎。1996年,他錄制的肖斯塔科維奇和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一小提琴協(xié)奏曲,獲得《留聲機》雜志的年度唱片獎,并榮獲格萊美獎的兩項提名:“年度古典唱片”和“最佳器樂獨奏家與樂隊”獎。1997年的肖斯塔科維奇和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二小提琴協(xié)奏曲獲愛迪生獎中的“最佳協(xié)奏曲”唱片獎;2000年5月,他與EMI古典唱片公司簽訂專屬藝術家合同,2003年為該公司錄制了巴赫、伊薩伊、謝德林的獨奏作品。2002年9月文格羅夫榮獲《留聲機》年度藝術家稱號;2004年,他錄制的布里頓小提琴協(xié)奏曲和沃爾頓中提琴協(xié)奏曲,獲格萊美“最佳器樂獨奏表演”獎。
1997年,文格羅夫23歲時,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委任他為親善大使,成為第一位擔任此職的古典音樂家。通過為烏干達、紐約哈萊姆區(qū)、泰國、科索沃等國家和地區(qū)的兒童演奏,使他有機會去鼓勵世界各地的兒童,并鼓勵其他人為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救助項目提供資助活動。他“理解用音樂可以為兒童們帶來奇跡,是每個人都懂得的語言,使人心心相映。”文格羅夫對音樂的熱情還體現(xiàn)熱心教育活動。英國電視臺第四頻道為此錄制了紀錄片《用心演奏》,1999年2月在嘎納電影節(jié)上映。自2000年起,文格羅夫成為薩爾州高等音樂學院的教授。他的學生不僅作為獨奏家演出,還以演奏小組的形式與文格羅夫在許多音樂節(jié)包括在2002年柏林舉辦的歐洲青年古典音樂節(jié)演出。
馬克西姆·文格羅夫與所有主要的管弦樂團和著名的指揮定期合作。他還學習指揮。在文格羅夫和英國室內樂團巡演期間,他首次同時擔任獨奏家和指揮。他與特雷弗·平諾克上演獨奏會時使用巴洛克時期的小提琴,接著在個人獨奏音樂會巡演中,演奏巴赫、謝德林和伊薩伊的奏鳴曲,在一場音樂會中同時使用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和巴洛克小提琴,并在與英國室內樂團的一次巡演和為EMI唱片公司錄制沃爾頓中提琴協(xié)奏曲時,使用中提琴演奏。
2003/2004年音樂季,他以拉羅的《西班牙交響曲》和圣桑的第三小提琴協(xié)奏曲在歐洲和美國巡演;2004年他還將在歐洲和美國各地舉辦獨奏會。文格羅夫希望向切西納夫人表達謝意,感謝她的長期支持、建議和巨大幫助,使他能夠購置到獨特的斯特拉迪瓦里“克魯采爾”小提琴。
職業(yè)生涯
馬克西姆·文格羅夫說:“近來我走出了事業(yè)上謹慎的一步,準備把更多的時間用于教學。”如果他年紀再大些,做出這一聲明也許還不至于這么讓人感到意外,可他現(xiàn)在才二十八歲,而且事業(yè)如日中天,一天演兩場都不成問題!斑^去我一年大約演奏一百三十場音樂會,差不多天天在趕路,常常一天內演了一場再趕一場。但我的學生需要關心,需要有人陪著,他們的老師不該像個四處游蕩的鬼魂!蔽母窳_夫現(xiàn)在是薩爾布呂肯音樂大學的教師,每月中有一周時間獻身于教學事業(yè)。
文格羅夫減少音樂會日程還另有理由。他說:“音樂就像一瓶上等好酒,透出醇香需要一點時間——你可不能打開瓶塞就喝。開過一場音樂會之后你需要恢復一下精神狀態(tài)。如果你給出很多,那么也應該知道如何去補充養(yǎng)料,不然就會落得才思枯竭!
最近在一場與羅斯特羅波維奇及紐約愛樂樂團合作的音樂會上,文格羅夫拉了布里頓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這位小提琴家似乎給那些平時聽音樂會時坐立不安的聽眾施了催眠術。他對這一難度很大的譜子在技術上的熟練處理自然令人驚嘆,但真正使聽眾們心醉神迷的還在于他對此曲深刻的情感把握。這首協(xié)奏曲為紀念在西班牙內戰(zhàn)中與弗朗哥為首的法西斯進行戰(zhàn)斗的人們而作,亦是一首器樂安魂曲。樂曲既有深沉的痛苦,又包含了絢爛的美。文格羅夫的演奏,尤其是結尾部分,完全包容了這兩方面的內容。當最后一個音符消散,聽者不由得沉醉在悲痛至心碎又優(yōu)美至精神升華的狀態(tài)中。這并不是一首討巧的曲子,但文格羅夫此次的演釋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文格羅夫去年為百代(EMI)唱片公司錄過布里頓的這首協(xié)奏曲,由羅斯特羅波維奇指揮,倫敦交響樂團協(xié)奏。雖然這個錄音棚內做出的版本比不上紐約愛樂樂團的那場演奏來得那么激情,但依然扣人心弦。真心期望他充滿激情的推崇能使聽眾相信這是一首本不該遭人忽略的名曲。“是羅斯特羅波維奇提出我倆合作錄制布里頓的這首曲子。后來我才意識到差點就錯過了一首偉大的作品,它的確是被人們低估了。事實上我認為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杰作之一!”
文格羅夫毫不懷疑布里頓的這部協(xié)奏曲將躋身于名曲之列:“這只是時間問題,還要做些推廣。與其他偉大的協(xié)奏曲相比,它毫不遜色。比如第三樂章那段帕薩卡利亞,充滿戲劇性的展開、結構的緊湊、配器的簡潔,簡直讓人驚嘆不已,真像是室內樂作品,而非樂隊伴奏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當然這部作品要演奏成功,需要一位非凡的指揮,一位能夠激發(fā)樂隊去感悟音樂中所蘊含的超凡靈性的音樂家,也需要完美的通力合作。”
文格羅夫與羅斯特羅波維奇合作已有十二年,錄制的唱片包括獲1995年《留聲機》雜志年度最佳唱片獎的普羅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一小提琴協(xié)奏曲合錄版。文格羅夫談起比他年長的羅斯特羅波維奇時充滿感激之情:“他真是位了不起的人。他教會我去深入理解與他合作過的作曲家的作品,其中有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布里頓、沃爾頓。我們一起錄音時,他告訴我許多有關布里頓的個性方面的事。我還記得我倆一起聽那首協(xié)奏曲的最后剪輯錄音時,羅斯特羅波維奇哭了起來!睂τ谧髌分凶詈蟮臉肪渌牟淮_定內涵及使人感到震撼的因素,文格羅夫是如何闡述的呢?“這是一個迷人的結尾,尤其在困難的時刻(說的是伊拉克戰(zhàn)爭的頭幾天),聽這個結尾更感覺如此。這是為我們講出真理的音樂,就在此地,就在此時!北M管他的詮釋是如此激昂,但文格羅夫卻又說自己在結尾聽到的是樂觀主義而非荒涼凄苦。“這音樂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理想的世界,一個我們期待著在其中生活的世界,那是個剛剛出現(xiàn)在地平線上的新世界!
有人可能會注意到布里頓的這首協(xié)奏曲與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之間有相似之處。這一相像性通過文格羅夫直抒胸臆的表達得到了強調。如果有人覺得在這部作品中出現(xiàn)俄羅斯風格的樂音聽起來不協(xié)調,那么別忘了布里頓為DECCA唱片公司錄這首協(xié)奏曲時,就是選中俄羅斯小提琴家馬克魯勃茨基擔任獨奏的。文格羅夫洋溢著熱情,說話時充滿著希望和良好的愿望。但他也像許多蘇聯(lián)人一樣經歷磨難!皰暝俏宜芙逃谋仨毥M成一部分!彼芴拱椎卣f。
文格羅夫出生于西伯利亞的新西伯利亞群島。他的母親指揮過一個兒童合唱團,父親在新西伯利亞群島愛樂樂團中擔任過雙簧管演奏員。“我在充滿音樂的氛圍中長大,音樂構成了我的生活。大家都把西伯利亞看成一個遙遠的地方,一個流放地,那里遍地是雪,非常寒冷。可是那兒的居民卻性格熱情,與氣候正好來個反差。我們缺少吃的和穿的及許多日用品,但我們也擁有像音樂這一類美好的事物!
為什么當初選擇了小提琴呢?“這是顯而易見的選擇,我父親吹雙簧管,在我很小的時候常常坐在音樂廳內的第一排看樂隊演奏。我無法看到父親,因為雙簧管的位置太靠后了,我只看得見第一小提琴。所以那時候我就想干嗎要吹雙簧管?沒有人看得見我!我要為大家演奏,不但要讓人聽到,還要給人看到!蔽母窳_夫決定學習小提琴僅兩年之后,就在他父親的樂隊伴奏下演奏了貝里奧的《第九小提琴協(xié)奏曲》。但文格羅夫不是唯一有天賦的學生!拔覀儼嗌细偁幒芗ち。我有不少競爭對手。我記得第一位教師加琳娜·圖爾查尼諾娃教我學琴的事。我們在一間教室里一起拉琴。有個比我大一歲的家伙拉得非常出色。我在家跟母親學會曲子,到了班上卻不肯拉給老師聽。老師對我太嚴格了,我已經習慣了母親的教學方法:帶著歡笑,充滿了愛。每當我拒絕為圖爾查尼諾娃演奏時,她就叫那個家伙來演奏。這樣上了幾堂課之后,圖爾查尼諾娃就對我母親說:u2018如果他再這樣下去,我教不了他了,他應該退學。u2019我母親就哭了。我看著母親說:u2018媽媽,別哭。我現(xiàn)在就拉給她聽。u2019”從那一刻起,文格羅夫就一路往前不再回頭了。
自十五歲獲得1990年卡爾·弗萊什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一名起,他的事業(yè)就開始大踏步進步了!拔也痪镁碗x開了第二位老師扎哈·布龍,開始自己練習。這之前我已經開始巡回演出,十二歲時首次到日本,然后在歐洲開音樂會!
這樣的開端顯然很有利,但對有些人也可能變成不利因素,最終讓人厭倦并導致才思枯竭。文格羅夫幾乎是出于本能地讓自己面對一些新的挑戰(zhàn)以避免發(fā)生這種情況。比如他自學拉中提琴。學習中提琴的決定起自于要與布里頓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一起加錄一首協(xié)奏曲以合成一張唱片!傲_斯特羅波維奇要我拉沃爾頓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但我覺得這首中提琴協(xié)奏曲更有力度。其實這首曲子的難度和布里頓的協(xié)奏曲同樣很大。”他于2002年4月開始著手準備,同時與英格蘭室內樂團一起排練巡回演出的曲目。在英格蘭室內樂團巡回演出時他拉莫扎特的《降E大調交響協(xié)奏曲》的中提琴部分,十二月錄制了沃爾頓的中提琴協(xié)奏曲。他把這首協(xié)奏曲研究了九個月。“九個月!”文格羅夫似乎特別加重語氣地說道:“就像懷胎九個月生個孩子差不多!
這個懷胎九個月的“孩子”長得十分美麗,聽錄音就知道了。文格羅夫在中提琴上奏出的音色豐富而圓潤,是許多小提琴家一生夢寐以求的效果。他在處理音色時心目中是否有個榜樣呢?“音色基本上發(fā)自我內在的想象力。我要用中提琴來表達出小提琴無法表達的某些內容,尤其是用我最喜歡的低音弦,也就是C弦,來表達更深沉的感情。我在拉小提琴時感到非常遺憾,我一直希望小提琴多一根低音弦,而中提琴正好彌補了這一缺憾。拉小提琴的感覺就像在開跑車,拉起中提琴,你就感覺像是開了一輛大卡車!
文格羅夫給自己找來的另一個挑戰(zhàn)空間是學習巴洛克音樂的演奏技巧并使用古弓弦來拉奏。在特雷沃爾·平諾克的鼓勵下他做了嘗試,結果發(fā)現(xiàn)這些經歷完全改變了他對巴赫作品及其演奏方式的看法。“我完全是受了樂器的啟發(fā),尤其在使用了這把巴洛克時代的弓之后,才找到了完全不同的音色和表達方式,比起現(xiàn)代樂器,古樂器的演奏需要更為細致的手法!
他的新經歷所帶來的成果記錄在巴赫那首《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的改編曲中,此曲與演奏得很出色的伊薩依的四首技巧高深的獨奏奏鳴曲錄在同一張碟片上。“很可惜,那次錄音結束后,這把小提琴淋到了雨,結果就暫時不能用了,只能另尋一把。”文格羅夫說這話時雖然輕描淡寫,但事實上后果是非常嚴重的,因為他要實現(xiàn)錄完巴赫全部奏鳴曲和帕蒂塔的夢想就只能往后推遲了!耙业揭话押线m的樂器完全取決于個人的口味。”
他又開始了另一個追求——指揮!拔腋晃粋ゴ蟮慕處煂W過兩年指揮,他就是瓦格·帕皮恩,過去曾是我的鋼琴伴奏。他跟傳奇人物伊利亞·穆辛學習過,穆辛曾教出許多偉大的指揮家,如:貝奇科夫、特米爾卡諾夫、杰吉耶夫等等。帕皮恩力勸我一定得跟他學習指揮技巧,因為他是穆辛最后一位學生了。當然我也一直對指揮是怎么處理音樂的很感興趣,并且想以指揮的語言來表達音樂。把整個過程串起來,從指揮、樂隊到獨奏家,這么做能帶給我快樂,同時也有助于我u2018立體u2019而不僅僅是u2018平面u2019地看待音樂,幫助我深刻理解總譜,了解樂隊奏出的每一個音符。這就不知不覺地對自己的演奏產生了影響!
他還未完全準備進入指揮這個行當,雖然已經開始公開指揮了!拔抑笓]過莫扎特的交響曲,包括《朱庇特交響曲》以及貝多芬的《第二交響曲》,由貝爾格萊德愛樂樂團演奏。這些經歷很妙,非常有用,令人滿足,不過我認為自己的指揮研究還屬于實驗性質,也許將來情況會有所不同!彼敫嗟匮葑嗍覂葮贰!皩ξ襾碚f最了不起的事是與別人分享音樂。沒錯,一個人獨奏確實很好,就像我最近一次巡回獨奏音樂會這樣。但是演奏三重奏尤其是四重奏(全是弦樂器),把音色融合起來并挖掘出音樂的內涵,這簡直妙不可言,而且又是一種奇妙的親密關系,就像靈魂之間的交談。并且在我看來,最偉大的音樂就是室內樂。”他把與羅斯特羅波維奇合奏的肖斯塔科維奇的四重奏看成他音樂生涯的最高成就!傲硪淮坞y忘的經歷是我和巴倫博伊姆、馬友友在芝加哥合作的一場三重奏音樂會。我們演奏了舒伯特的《降B大調鋼琴三重奏》及柴科夫斯基的三重奏作品。三個人的個性完全不同,背景各不相同,卻融合得非常好。力度變化極富創(chuàng)意,我永遠不會忘記。整場音樂會的氣氛——那種熱烈的程度,可以把雞蛋煮熟了!”
巴洛克時代的小提琴、中提琴、指揮、室內樂,所有這些似乎能讓最難滿足的小提琴大師也覺得心滿意足。但文格羅夫依然每個月都要抽出時間從舞臺走向課堂。把這么多時間投進教學是否稍嫌早了些?“我在洛杉磯第一次開大師班時是十六歲。忽然間我發(fā)覺自己要給學生講解他們所演奏的音樂內容,被迫用言辭去思考音樂是很奇妙的。我發(fā)現(xiàn)音樂是一種能讓人發(fā)現(xiàn)自我的工具。自那時候起我就在世界各地開大師班課,后來我決定成立自己的大師班,與一小部分學生保持穩(wěn)定的關系,指導他們成為音樂家!
文格羅夫有六名學生,年齡在十五至二十九歲,來自各個國家,有俄羅斯人、德國人、土耳其人、波蘭人和西班牙人,雖然他言語輕柔、年紀又輕,但有時卻讓人感到一種不動聲色的自信!坝袝r我們上課的內容會變?yōu)檎務搨性而不是音樂。我們演奏音樂的同時也就是在進行自我創(chuàng)造,我們深挖自己以求發(fā)現(xiàn)美,我們向世界敞開了自己。我們掌握自己以后就變得頭腦清晰。”他說自己上課時付出很多,也得到許多回報。也許有一塊領域文格羅夫未曾給予很多的關注,那就是新音樂。他擁護過一些過去遭人忽略的名曲,其中有布里頓的協(xié)奏曲,還有尼爾森的作品,但二次大戰(zhàn)以后創(chuàng)作的作品他卻幾乎沒有接觸!拔疫x曲目很挑剔。道理很簡單,因為我演奏的作品必須自己非常喜歡才行,這是我的必須條件!边@似乎和作品的風格沒有較大關系,而是取決于作品的交流表達能力!耙徊恳魳纷髌窇摪鞔_的信息,不論是什么樣的信息。音樂應該反映我們的生活。音樂可以表達出人們的心聲,也能對人傾訴衷腸。音樂應該在我們的社會中越來越多地擔當起這樣的角色!
文格羅夫經常會十分認真地講到音樂的思想交流、移人易性等作用。“在這新世紀的開端我們終于認識到音樂和藝術為我們點亮了前進之路。演奏音樂使我變得更好,并且我深信音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正在扮演越來越強有力的角色。感覺音樂并不必須具備音樂知識,音樂不再是奢侈品,而是一種必需品!彼f自己已經發(fā)現(xiàn)了一位當今的作曲家本杰明·尤蘇波夫,很喜歡演奏他的作品,并充滿激情地談起將為他的一首中提琴作品錄音的事!斑@肯定是一首很特別的作品,我已經看到了第一部分,非常美妙,很出色!
“今年我原本不打算開任何一場音樂會,但這一年仍然會很忙,我要做的事實在太多了。我想學跳舞,想學作曲,我還一直夢想能騎著哈雷·戴維森大功率摩托車橫跨美國,但先要拿到摩托車駕駛執(zhí)照。我還想拿到摩托艇駕駛執(zhí)照、直升機執(zhí)照、飛機執(zhí)照……”說到這里他停頓了一下,似乎陷入幻想中:“那么多的事要列入計劃,我不會感到無聊的!
個人評價
文格羅夫的演奏被認為糅合了海菲茲與米爾斯坦的特色,技巧與音樂感覺、濃郁的抒情性得到很好的結合,是目前俄羅斯學派繼承人中的佼佼者。他與當今知名樂團和指揮有過許多合作,在與阿巴多合作的柴科夫斯基協(xié)奏曲、與羅斯特羅波維奇合作的肖斯塔科維奇協(xié)奏曲中,他都給予了新的詮釋和活力。TELDEC為他出版了11張唱片,其中好幾張獲得了包括《留聲機》在內的獎項。他使用的是一把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
文格羅夫的錄音,是著名古典唱片品牌TELDEC在1995年發(fā)行的,DDD數(shù)字錄音,效果非常不錯,動態(tài)和層次感都很強。擔任管弦樂部分演奏的是世界頂級的柏林愛樂樂團,指揮是當時該團音樂總監(jiān)、首席指揮,大名鼎鼎的克勞迪奧·阿巴多。年輕的文格羅夫在這部作品的演繹中更多的是展現(xiàn)出了其激情的一面,在華麗而歡快的琴弦下,不失作品原本蘊含的多情與憂郁。而柏林愛樂樂團在管弦部分強勁有力的烘托,讓整部作品顯得力度感非常足。兩者的配合雖然還不能說“天衣無縫”,但起碼稱得上“相得益彰”。所以這張唱片是企鵝指南的三星推薦,精彩程度可見一斑。
個人作品
TELDEC4509-92256普羅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維奇第一小提琴協(xié)奏曲
TELDEC9031-73266帕尼尼尼第一小提琴協(xié)奏曲等
相關資訊
當馬克西姆·文格洛夫(Maxim Vengerov)突然宣布他要放棄小提琴演奏時,唯一感到驚訝的大概就是他的唱片公司 EMI,外加世界上一半的頂級音樂廳。這位小提琴家的朋友以及一些樂評人早就從他頻頻取消演出的行為中覺察到了他的不滿,有些人甚至已經開始觀望,因為大家都知道,雄心勃勃踏上古典音樂的征途,遲早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
德國冰美人、小提琴家安妮 -索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已經宣布在 50歲之前——也就是接下來的幾年中退休。奈杰爾·肯尼迪(Nigel Kennedy),這位胡子拉碴、穿著街頭混混的釘靴、戴著 Jimi Hendrix式頭巾的英國叛逆中年小提琴家,此前也休息了好幾年。
夜復一夜地演奏相同的協(xié)奏曲、乘飛機從奧斯陸趕往大阪??這樣的日子,頂多幾年就會令人生厭。于是有人總結說,得先多多體驗生活,才有下一次的鼓掌歡呼。
33歲的文格洛夫是個特例。他出生于新西伯利亞諾沃西比爾斯克(Novosibirsk)的一戶窮苦人家,1990年隨父母移居以色列,這一年他在倫敦贏得了卡爾·弗萊什(Carl Flesch)國際大獎賽。接著華納公司同他簽下唱片合約,他開始與俄國大提奏任何曲目,而且比所有的對手都更快更熟練,這巫術般的能力將他推到了演出費梯隊的頂端,傳聞每場音樂會都要價 4-5萬美元。
由于從小家境貧寒,他張開雙臂擁抱財富。我第一次遇見他是10年前在瑞士的維爾比耶音樂節(jié),他當時每年演出120場。我好奇地問他:“你就不怕一朝耗盡? ”“不會,我年輕著呢,感覺好極了!彼肿煨Φ馈
透支青春是要付出代價的,這點他很快就意識到了。一家唱片公司拋棄他,他會找到另一家,不過策略依然如故。他先玩巴洛克小提琴,再玩電子樂;2004年他休養(yǎng)了半年,回來后開始玩探戈音樂;他甚至委約過一部“搖滾協(xié)奏曲 ”。去年,他在浴室里不慎摔倒,弄傷了肩膀。從 2007年 6月起,他就再也沒有公開演出過。
今年 4月 5日的《倫敦泰晤士報上,文格洛夫表示他已經痊愈,但失去了演奏的欲望。“我打算離開小提琴休息一段時間,這樣才能不分神地專注于指揮事業(yè)。 ”他和英國小號演奏家愛麗森·鮑爾姍(Alison Balsom)開始了一段新感情,住在提貝里亞斯(Tiberias)的海邊小鎮(zhèn),平日在米格代爾(Migdal)的學校教教小孩。
“終于有一天你需要停下來不再滿世界亂飛,”文格洛夫說,“想回報一些東西!钡⒉磺宄约耗茏鍪裁。比起一個票房大熱如日中天的小提琴家音樂世界并不需要一個沒有經驗的新手指揮。文格洛夫又說有一天他會回到小提琴舞臺上,但時間由他定。
他的朋友們說他在“徹底厭倦了乏味的巡演之后“放了一個大假”!斑@在 30多歲的小提琴家中很常見!币晃痪鞯膬炔咳耸窟@樣說,“他們看看周圍,發(fā)現(xiàn)生活中還有很多有趣的東西。 ”
韓國小提琴家鄭京和曾經休息了一年,去巴黎學習法語;肯尼迪在休養(yǎng)過后,演奏也比之前更迷人。
但在文格洛夫身上,還有很多疑問,F(xiàn)在是他事業(yè)的巔峰期,是他嘗試新曲目、培養(yǎng)新觀眾的關鍵時刻,他的缺席帶來的損失將不僅僅是金錢上的。這好比一個足球運動員在 22歲退役,誰還指望他幾年后復出時便立刻能沖鋒陷陣?
更令人擔憂的是,文格洛夫的隱退也許是音樂會體制的病癥日益加深的征兆。其他一些獨奏家也向我抱怨過,他們不應該提前 3年就定好日程和曲目,因為等到踏上舞臺的那一刻,他們也許早就喪失了對這些曲目的興趣。
當一顆如文格洛夫般閃耀的明星突然消失時,我們應該考慮一下,是不是整個古典音樂產業(yè)出了什么嚴重的問題。人們必須吸取教訓,而且要快,因為藝術只能在藝術家最完美的狀態(tài)中散發(fā)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