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阿爾·史密斯(Alfred Emanuel "Al" Smith,1873年12月30日-1944年10月4日), 美國政治家, 美國民主黨成員,曾四次出任紐約州州長,為 天主教徒競選總統(tǒng)的第一人(1928)。
生平
史密斯早年喪父,艱辛的生活使他不得不中途輟學,但堅強的史密斯依然通過 頑強的毅力 自學成才。1895年,史密斯進軍政壇,接受紐約市民主黨政治團體坦曼尼協(xié)會任命,成為市陪審委員會調(diào)查員,后選入州議會下院(1903-1915),以忠于選民,和藹親人,作風嚴謹務(wù)實、清廉正派著稱。1913年當選為議長,自從1911年參加工廠調(diào)查委員會和1915年參加州憲法修改委員會議會,眼界進一步開闊,1915年由坦曼尼協(xié)會任命為紐約縣行政司法長官,1917年當選為大紐約參政會主席。1918年史密斯出人意料的以微弱多數(shù)當選成為 紐約州州長, 1920年因共和黨大勝而去職, 1923年再次當選,連任三屆,任內(nèi)致力于克服住宅恐慌,改進工廠法,妥善安置精神病患者,增進兒童福利事業(yè)及開辟州立公園。州長任期內(nèi)的卓越表現(xiàn),使他成為了競選總統(tǒng)的熱門人物,1924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由于他的 天主教信仰和反對禁酒的主張,和主張禁酒的候選人 威廉·吉布斯·麥卡杜長時期的對峙,后兩人均未獲得提名, 1928年他卷土重來,他是 美國歷史第一位信仰 天主教的總統(tǒng)候選人,并成功贏得了民主黨黨內(nèi)提名,但由于西部和南部的農(nóng)業(yè)區(qū)的不支持,不幸敗于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手下,直到30年后 約翰·肯尼迪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信仰天主教的總統(tǒng)。1936年和1940年,他支持共和黨的候選人反對本黨的 富蘭克林·羅斯福。
前任: 查爾斯·S·惠特曼 | 紐約州州長 1919年- 1920年 | 繼任: 內(nèi)森·L·米勒 |
前任: 內(nèi)森·L·米勒 | 紐約州州長 1923年- 1928年 | 繼任: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