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889~1960)
Gutenberg,Beno
德國 地球 物理學家。 美國科學院院士。
生平
1889年6月4日生于德國的達姆施塔特,1960年1月25日卒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1911年獲博士學位。曾任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和氣象學教授。1914年他首次求得核幔界面為2900千米,因此有人稱這一界面為谷登堡不連續(xù)面。谷登堡和G.F.里克特一起創(chuàng)立了地震的 震級標度。
人物發(fā)明
古登堡使用金屬的字母將它們排列成印刷的書頁,約翰內斯·古登堡這個方式嶄新的地方是這些字母可以被重新使用,過去的木刻的底板無法重新使用,它們只能印刻在上面的那一頁,而無法用來印其它的頁了。直到今天為止古登堡的圣經(jīng)算做是印刷藝術中的一份珍寶。尤其它的排版非常美麗。
古登堡的發(fā)明在歐洲受到非?斓钠占啊T50年中用這種新方法就已經(jīng)印刷了三萬種印刷物,共1200多萬份印刷品。
維克多·雨果稱印刷術為世界上最大的發(fā)明。古登堡使用的字母由鉛、鋅和其它金屬的合金組成。它們冷卻得非?,而且能夠承受印刷時的壓力。印刷本身是使用轉軸印刷法,印的是紙和羊皮紙。
折疊編輯本段重要意義
古登堡的印刷術使得印刷品變得非常便宜,印刷的速度也提高了許多,印刷量增加。它使得歐洲的文盲大量減少。他的發(fā)明在西方應用了三百年才被新的機器代替。介于古登堡這項發(fā)明的重要意義,美國學者麥克·哈特在他所著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將古登堡排在第8位,可見其在人類歷史上巨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