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朱桂,安徽 鳳陽人, 明太祖第十三子,母 郭惠妃。
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十八日,誕生。
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豫王。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 代王,同年,就藩于 大同府。
他性格暴躁,建文元年(1399年)時(shí),因罪被廢為庶人。
明成祖即位后,恢復(fù)了朱桂的 王爵?墒侵旃鹑匀粵]有改進(jìn)。 成祖曾賜璽書給他說:“聞弟縱戮取財(cái),國人甚苦,告者數(shù)矣,且王獨(dú)不記建文時(shí)耶?”又下令從今起王府不得擅役軍民、斂財(cái)物。當(dāng)時(shí)朱桂已經(jīng)多次被人控訴行為不軌,成祖 賜敕列其32條罪狀,召朱桂入朝,可是朱桂不來。成祖第二次召他時(shí),在中途把他遣還,把他的三護(hù)衛(wèi)革去,直到 永樂十六年(1418年)才恢復(fù)護(hù)衛(wèi)。
朱桂的 王妃是 徐達(dá)次女、 仁孝文皇后之妹。
正統(tǒng)十一年(1446年)十二月十二日,薨,共 在位55年,壽73歲,謚曰簡,由孫朱仕壥繼承王爵。
家族狀況
起源
南宋晚期 句容 朱家巷人 朱仲八,娶 陳氏,生 三子:長子 朱六二、次子 朱十二、第三子 明德祖 朱百六。
明德祖 朱百六,娶 胡氏,生 二子:長子 朱四五、次子 明懿祖 朱四九。
明懿祖 朱四九,娶侯氏,生四子:長子 明熙祖 朱初一、次子 朱初二、第三子 朱初五、第四子 朱初十。
明熙祖 朱初一,娶 王氏,生二人:長子 明仁祖 朱五四,后改 朱世珍;次子壽春王 朱五一。
明仁祖 朱世珍,娶 陳氏,生四子: 長子南昌王 朱興隆,本名 朱重五; 次子盱眙王 朱興盛,本名 朱重六; 第三子臨淮王 朱興祖,本名 朱重七; 第四子 明太祖 朱元璋,本名 朱重八,后改 朱興宗;朱世珍還生有 二女: 太原長公主和 曹國長公主( 李文忠之母)。
南昌王 朱興隆生二子:長子山陽王 朱圣保、次子 大都督 朱文正。
大都督 朱文正生一子: 靖江王 朱守謙。
盱眙王 朱興盛生一子:昭信王 朱旺。
壽春王 朱五一生四子: 長子霍丘王 朱重一、 次子下蔡王 朱重二、 第三子安豐王 朱重三、 第四子蒙城王 朱重四。
霍丘王 朱重一生寶應(yīng)王 朱鐵哥。
安豐王 朱重三生四子:長子六安王 朱轉(zhuǎn)、次子來安王 朱記、第三子都梁王 朱臊、第四子英山王 朱潤。
明太祖 朱元璋,有 二十六子: 高皇后馬氏生太子 朱標(biāo)、秦王 朱樉、 晉王 朱棡、明成祖 朱棣、周王 朱橚;胡充妃生楚王 朱楨; 達(dá)定妃生齊王 朱榑、 潭王 朱梓; 郭寧妃生魯王 朱檀; 郭惠妃生 蜀王 朱椿、代王朱桂、谷王 朱橞;胡順妃生湘王 朱柏;韓妃生 遼王 朱植;余妃生慶王 朱木旃(也作 朱栴); 楊妃生寧王 朱權(quán);周妃生岷王 朱楩、 韓王 朱松;趙貴妃生沈王 朱模; 李賢妃生唐王 朱檉(又名 朱桱);劉惠妃生 郢王 朱棟;葛麗妃生伊王朱木彝(也作 朱彝,又名朱鹥);郜氏生 肅王 朱楧;趙王朱木巳(又名 朱杞)、安王 朱楹、皇子 朱楠,皆不詳其生母。
子嗣
長子 朱遜煓 代戾王
次子 朱遜? 廣靈榮虛王
第三子 朱遜 潞城僖順王
第四子 朱遜煁 山陰康惠王
第五子 朱遜燂 襄垣恭簡王
第六子 朱遜烇 靈丘榮順王
第七子 朱遜炓 宣寧靖莊王
第八子 朱遜焴 懷仁榮定王
第九子 朱遜熩
第十子 朱遜熮 隰川懿安王
第11子 朱遜燔
代王世表
代簡王 朱桂 (1378年─1446年)
代隱王 朱仕壥 (1448年─1463年)
代惠王 朱成煉 (1466年─1489年)
代懿王 朱俊杖 (1499年─1527年)
代昭王 朱充燿 (1530年─1547年)
代恭王 朱廷埼 (1549年─1573年)
代定王 朱鼐鉉 (1581年─1594年)
代王 朱鼐鈞 (1596年─1627年前)
代 康王 朱鼎渭 (1627年─1629年)
代王 朱彝?(1632年─?)
代王 朱傳火齊(1639年前─1644年)
歷史遺跡
代王府早于明末清初時(shí)毀于戰(zhàn)火, 府邸位于今 大同市 大南街一帶, 九龍壁即代王府前照壁,為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臨近建筑有東城墻、 鼓樓、南城墻、 華嚴(yán)寺、 圓通寺、 鳳臨閣等。 大同九龍壁與 北京故宮九龍壁、北京北海九龍壁合稱“明清三大九龍壁”。 大同九龍壁來歷有這樣一個(gè)故事,據(jù)說朱桂的王妃徐氏生性貪婪,一次隨朱桂入京朝見,見到故宮九龍壁華麗漂亮,便要求朱桂在大同也建一個(gè)比 故宮還大的九龍壁,朱桂回 藩國后,便建下了這座最大的九龍壁,并且一直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