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說
愛新覺羅永璘(1766-1820)是乾隆帝的第十七個兒子,慶僖親王。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永璘是乾隆最幼子。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永璘封貝勒,嘉慶四年(1799年),永璘晉慶郡王,嘉慶帝將和珅府第賜給他作為慶王府。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永璘晉慶親王。
咸豐初年,內(nèi)務(wù)府把慶王府從永璘后裔手中收回。咸豐二年(1852年),咸豐帝賜給恭親王愛新覺羅奕?作為恭王府。
永璘年譜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1 歲,出生。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24歲,封貝勒。
嘉慶四年(1799年),34歲,正月,仁宗親政,封惠郡王,后改封慶郡王;三月,和珅誅,沒其宅賜永璘。
嘉慶五年(1800年),35歲,正月,以祝穎貴太妃七十壽未奏明,命退出乾清門,仍留內(nèi)廷行走。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51歲,永璘奏事把奏折交于內(nèi)奏事太監(jiān),與體制不符,被罰俸祿。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55歲,三月,永璘病重,上親臨視,命進(jìn)封親王。尋薨,謚曰僖。
永璘妻妾
嫡福晉鈕祜祿氏,公戶部尚書阿里袞之女;
繼福晉武佳氏;
側(cè)福晉劉佳氏;側(cè)福晉孫佳氏;
庶福晉李佳氏;庶福晉趙佳氏;庶福晉張佳氏。
永璘子嗣
長子:綿恒;
次子:早夭;
三子:慶良郡王綿愍,初封輔國公,襲郡王,道光16年10月,薨,謚曰良。
四子:早夭;
五子:已革慶郡王綿悌,封不入八分鎮(zhèn)國公,奕彩奪爵,綿悌奉永璘祀。旋又坐事,降鎮(zhèn)國將軍。道光29年,卒。
六子:輔國公綿性,其子奕劻,出繼為綿悌嗣子,是為慶密親王。
永璘手跡
慶郡王_行書八言聯(lián):
含和履中天與厥福,年豐歲稔民說無疆
影視形象
《嘉慶皇帝》黃超 飾 愛新覺羅永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