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民主革命時期,1911年武昌起義,各省宣告共和,時焉耆知府張銑奉省電懸掛五色國旗,4月25日張銑被當(dāng)?shù)馗缋蠒蓡T黨浚泉等刺殺。5月6日回隊營長安益元率部將黨浚泉等7人捕殺。1913年3月楊增新在回隊營長李壽福的招撫下,解決了哈密維吾爾農(nóng)民暴動。同年7月31日馬福興被北洋政府授予陸軍少將銜。回隊從當(dāng)初5營擴大到15營后,“分駐省城、阿爾泰、焉耆、綏來、烏蘇、哈密等處,以資防范!币殉蔀闂钤鲂略谛陆y(tǒng)治的一支重要部隊。馬福興自然成為楊增新統(tǒng)治集團的重要人物。為了表示酬謝,1914年提升為喀什喀爾提臺,其子馬繼武任喀什喀爾協(xié)臺。赴喀什噶爾就任后,自恃功高,驕奢淫逸,作威作福。妻妾成群,“還廣漁民間婦女,霸占公私田地,聚斂民間財富,濫用各種肉刑,刖人手足,戕人生命。”成為喀什地區(qū)的土皇帝。1916年1月15日被北洋政府授予陸軍中將銜。1918年3月31日又被晉加為上將銜陸軍中將(戴上將銜,中將待遇)。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后,直系軍閥控制了北京政權(quán)。這時馬福興讓第三個老婆“杭州夫人”在京活動,向曹錕賄買了個“建威將軍”的虛銜,妄圖取楊增新而代之!昂贾莘蛉恕钡膩硗鶗,被楊增新以郵政檢查為名所偵知。楊增新不動聲色,決定除去馬福興。利用新疆回族內(nèi)部的教派矛盾,急調(diào)時任烏什縣長的馬紹武面授機宜。馬紹武則手捧《古蘭經(jīng)》,面朝西方宣誓:“不殺馬福興,提頭見督軍!瘪R紹武為新教首領(lǐng)的后裔,馬福興則為老教首領(lǐng)。
大革命時期,1924年夏,馬紹武、張子清率步兵10營,騎兵2營急行軍襲取喀什噶爾,偷襲一舉成功,逮捕了馬福興父子,并親手槍殺于喀什噶爾城北門,時年60歲。昔日高貴顯赫的馬福興家族,隨著馬福興的去世,一夜之間便敗落下來。
在解決了馬福興后,馬紹武先被任命為和田道尹,不久即改任喀什喀爾道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