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記載
《三國志·曹仁傳》
從平荊州,以仁行征南將軍,留屯江陵,拒吳將周瑜。瑜將數(shù)萬眾來攻,前鋒數(shù)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將牛金逆與挑戰(zhàn)。賊多,金眾少,遂為所圍。長史陳矯俱在城上,望見金等垂沒,左右皆失色。仁意氣奮怒甚,謂左右取馬來,矯等共援持之。謂仁曰:“賊眾盛,不可當也。假使棄數(shù)百人何苦,而將軍以身赴之!”仁不應,遂被甲上馬,將其麾下壯士數(shù)十騎出城。去賊百馀步,迫溝,矯等以為仁當住溝上,為金形勢也,仁徑渡溝直前,沖入賊圍,金等乃得解。馀眾未盡出,仁復直還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數(shù)人,賊眾乃退。矯等初見仁出,皆懼,及見仁還,乃嘆曰:“將軍真天人也!”三軍服其勇。
《晉書》
(魏青龍)三年,蜀將馬岱入寇,帝遣將軍牛金擊走之,斬千余級。
歷史年表
【公元209年】東漢獻帝建安十四年
周瑜軍數(shù)萬人來攻,前鋒數(shù)千人始至,曹仁登城望,乃募得三百人,遣部將將牛金迎戰(zhàn)。但對方兵力較多,牛金遂被圍困。曹仁親自殺入陣中救出牛金。
【公元231年】魏明帝太和五年
司馬懿使牛金輕騎餌誘蜀軍,剛交戰(zhàn)諸葛亮就退兵,追至祁山。
【公元235年】青龍三年
蜀將馬岱入寇,司馬懿遣將軍牛金擊退,斬千余級。
【公元238年】景初二年
公孫淵反,司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發(fā)自洛陽,后平定遼東、帶方、樂浪、玄菟四郡。(《魏將相大臣年表》認為是這一年遷后將軍,其后則再沒有后將軍為牛金的記錄,但牛金往后幾年還未死的,故存疑。)
死因
(有《晉書》和《魏書》兩大正史記載了牛金與司馬睿千絲萬縷的關系,此外《鶴林玉露》也有相關記載):
據(jù)說司馬懿忌其功高,將他鴆殺;還有另一種說法,魏明帝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繼馬后之說。
《晉書·帝紀第六·司馬睿傳》:初,玄石圖有「牛繼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遂為二榼,共一口,以貯酒焉,帝先飲佳者,而以毒酒鴆其將牛金。而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氏而生元帝,亦有符云。
《魏書·列傳第八十四·僭晉司馬睿傳》:僭晉司馬睿,字景文,晉將牛金子也。初晉宣帝生大將軍、瑯邪武王伷,伷生冗從仆射、瑯邪恭王覲。覲妃譙國夏侯氏,字銅環(huán),與金奸通,遂生睿,因冒姓司馬,仍為覲子。由是自言河內(nèi)溫人。
《鶴林玉露》:司馬氏欺人孤寡,而奪之位,不知魏滅未幾,而晉亦滅矣。何也?元帝乃牛金之子,則是司馬氏為牛氏所滅也。